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访提纲经验分享

采访提纲经验分享

新闻采访个人总结采访分三步:访前准备、采访提纲、(预采访)、采访访前准备:包括对采访对象或事件的基本了解,了解方式可以是上网搜索资料、通过他人了解等方式,对于从他人处了解到的信息,在采访时尽量使用疑问语气;对于新闻事件的采访,需要分析事件的过程,理清事件涉及的人物身份、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所起到的作用等采访提纲:一份顺畅的采访提纲需要具备清晰的主线,要理清自己的采访目的,首先要有一个引入问题,然后逐层深入。

通常对一个人的专访是由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形式,从三个方面去提问,但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流畅;对事件的采访,需要在分析事件的基本信息后,对不同人针对不同身份和他们彼此之间不同的关系设立具体相关的问题。

采访过程:所谓“预采访”一般是电视采访和政治采访时才会有的,就是把列好的采访问题提前提问给采访对象,方便去掉采访人不愿回答的问题和涉及政治因素的问题。

而采访过程,一般是不能看采访提纲的,这些需要牢记在心中。

如果没有必要回避问题的话,按自己的主线去采访,注意被采访者的回答,可以随机追问,但尽力不要被不要被牵离主线。

采访提纲事例:一、关于“分专业工作”采访记录1、(对戴娜老师)此次各专业第一志愿填报情况如何?答:新闻学61人、广播电视学63人、广告学48人、传播学(企业传播方向)9人、传播学(舆情调查与分析方向)5人、编辑出版学25人、网络与新媒体35人2、(对谢蓓老师)今年分专业工作较之往年有什么变化。

答:最主要的就是13级学生实行学分制,那为了让学生尽快了解自己下学期要修的学分,我们选择提前一个月进行分专业工作,这样我们可以在5月份排出学生下学期的课表,方便学生尽快了解下学期的课表。

另外,提前分专业也有利于处理下学期的缴费和注册问题。

3、(对谢蓓老师)今年广告学有面试环节,其他专业还会有吗?这是根据什么来定的?答:今年只有广告学专业面试,其他专业没有面试打算。

这个是由各个专业的负责老师共同商议后决定的结果。

4、(对谢蓓老师)那么对于各专业的录取模式是怎样的?是根据什么进行专业录取?答:录取模式还是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由高到低的录取,同时参照他们的志愿填报,有面试的需要结合笔试和面试的考试成绩,综合考虑,这个往年没有什么差别。

各个专业的具体录取标准我不太清楚,这需要去问各个专业的负责老师。

5、(对谢蓓老师)那么对于此次分专业,您有什么特别的感想吗?答:首先就是经过这将近一年的学习,以及和老师、学长学姐们的交流,学生们对于专业方面都有了基础的了解,也都形成了自己对于专业的独特见解。

在选择专业时学生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具备了选择学习方向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觉得这一点很值得欣慰。

另外,就是学生们对于像网络舆论调查这种发展潜力很大的专业不是非常感兴趣,毕竟这是一门新学科,在经验上还有欠缺,缺乏长期的积累过程,学生对此的认知还不全面,同学们还需要时间去慢慢认知。

6、(对郭子辉老师)关于此次专业录取,您确定的标准是什么?答:每年填报广播电视学为第一专业的人都很多,而我们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录取主要看学生是否具有画面思维、视听感是否敏锐,同时也会考虑学生捕捉新闻的能力。

因为广播电视学说到底其实还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只是需要通过视听双面结合的形式表达而已。

7、(对刘星河老师)关于此次专业录取,笔试和面试的比例是如何分配的?答:笔试成绩占百分之七十,面试成绩占百分之三十。

8、(对刘星河老师)那么对此次面试学生们的表现您感觉如何?答:最大的感触就是学生都是有备而来的。

从面试就能看出来,很多同学早早地就来到了面试场地准备,具有很高的积极性。

另外在学生面试过程中,同学们都还是很有思想的,也有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已经开始接触广告学的专业知识,还有的甚至在广告公司有过实习经验并且有自己制作的作品,这就让我很受触动,我觉得这批孩子真的很有潜质,让我有些不忍割舍,但广告学的名额就是那么多,这就让我有一些痛心了。

9、(对刘星河老师)那您最终确定的专业录取标准是侧重于学生的哪些能力?答:广告专业的录取,七分看笔试,三分看面试。

笔试主要看学生对广告的了解和自己独特的见解。

而面试方面则更看重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广告思维以及学习态度,面试其实用一种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创造潜能。

我院分专业工作提前启动今年我院提前开展学生分专业工作,先以专业宣讲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填报专业志愿,再通过考试选拔进行学生的专业分配工作,结果将在近期发布。

据了解,本次分专业中,学生第一志愿填报结果为:新闻学61人、广播电视学63人、广告学48人、传播学(企业传播方向)9人、传播学(舆情调查与分析方向)5人、编辑出版学25人、网络与新媒体35人。

各专业负责老师将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志愿填报顺序进行专业录取工作,广告学专业成绩须综合笔试与面试成绩。

关于专业录取,郭子辉老师说:“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录取主要看学生是否具有画面思维、视听感是否敏锐,同时也会考虑学生捕捉新闻的能力。

”刘星河老师说:“广告专业的录取,七分看笔试,三分看面试。

笔试主要看学生对广告的了解和自己独特的见解。

而面试方面则更看重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广告思维以及学习态度,面试其实用一种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创造潜能。

”此次分专业工作开始于4月7日,我院先是正式发布开展对13级学生分专业工作的通知,又在学院各班级分发专业志愿填报调查表,共有7个专业方向可供学生选择。

4月9日下午,我院对学生进行专业宣讲会,院长助理谢蓓、教务秘书戴娜、辅导员徐喆、各专业负责老师和学院全体学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谢蓓老师主持。

会上,谢蓓表示:“由于采取了学分制,13级的学生会在这个学期末了解清楚需要修的学分,并且也涉及到下学期的缴费和注册问题,所以提前展开分专业。

”,学院也会展开相关工作,“我们会在5月底完成排课,学生6月就能够查询到自己的课表消息。

”随后,由舆情调查与分析专业负责老师赵前卫、广告学专业负责老师刘星河、新闻学专业负责老师李劭强、广播电视学专业负责老师郭子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负责老师郑旭、编辑出版专业负责老师唐凯芹、企业传播专业负责老师梁舞依次上台向学生介绍了各自专业的优势、就业方向以及需要的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各个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宣讲会后,我院学生开始进入指定考场参加分专业的笔试,第一志愿填报广告学的学生还参加了9日晚上的面试考核,4月10日,分专业工作进入了成绩评分环节。

今年的分专业志愿填报结果中,舆情调查专业依旧被冷落。

“尽管舆调在行业中的发展潜力非常大,但专业建设需要长期的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也需要时间。

”谢蓓对专业报考情况也作出了回应。

关于此次分专业工作,谢蓓老师说了自己的感触:“通过在学校一年的学习,与专业老师、学长学姐的沟通,学生们对学校各个专业方向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看到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选择学习方向,谢蓓很欣慰。

二、对安徽市场星报社张崴老师的采访1、老师,平时您工作忙吗?忙,我是社会新闻部的,随时有新闻随时跑。

2、那您现在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吗?还可以,干的很顺手3、那老师您在小时候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您还会坚持小时候的梦想吗?小时候没有这个想法,不过到高中时想着进入媒体圈4、选择南广,选择新闻学专业时,您内心是什么想法?有过迷茫吗?当时我是想报考播音主持,结果专业课复赛没过,最后下定决心一定要进入这个学校,所以通过普通招考考进来了。

选择新闻学,当时的想法就是当一名记者也不错,比主持人估计还要有意思。

说实话大一时很迷茫,跟想象的不太一样。

整天学些古文什么的,感觉和高中没区别。

慢慢的到了大二下学期后发现,原来之前所学的都是基础,没有基础是没法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的5、不少人都说学一行就会恨一行,之前觉得好的专业,等到自己学时就会有各种不满意。

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是的,我也有过这种意识,一段时间好讨厌当记者,好想立马辞职。

这也是目前一个社会问题,我觉得,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就要冷静下来,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出去玩玩,散散心。

如果实在真心不爱这行了,可以选择专业。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难处6、那在专业课学习方面,您觉得它是否符合您的口味和性格?个人感觉符合我的口味。

我比较外向。

新闻素材来源,都是靠各个部门提供线索,所以要跟他们打好关系。

这个上面需要的就是情商。

我觉得我情商不是很高,有待提高。

贺明这点比我好,他就一人来熟。

7、我知道新闻学是需要不断实践才能进步的,那您都是通过哪些经历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寒暑假的实习能提高专业水平,不过,大学里的实习生往往会有迷茫,会以为这是学校布置的任务。

其实,不然,这是好机会。

实习期间要勤快些,多跟老师出去采访,回来主动写稿件。

这样会有很大进步。

我真正提高专业水平时是毕业实习期间,在报社,领导各种派任务给我,而且没有老师带,全靠自己。

被逼到一定程度,也就成熟了。

给你个建议,实习期间一定要勤快,这是第一位的。

你的个人能力,比如,采访、写稿都不怎么样都没关系。

老师会慢慢指导你。

我也带过不少实习生,唯一能记住名字的就一个小伙子。

他就很勤快8、您觉得谋求一份新闻工作容易吗?首先是媒体公开招聘,然后报考,笔试、面试、见习,正式上岗。

谋求一份新闻工作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如果你在某一单位实习期间,成绩卓越,引起领导注意,他一句话你就留下来了。

我们单位就有不少实习生直接留下的这就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了,毕竟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是并重的是的。

平时多看看报纸,南京几家大报刊的报纸都要看看。

比如同一件事,对比下哪家写的好。

9、您现在已经是专业的新闻记者了,工作这么多年,对于新闻行业的认识和上学期间有什么不同吗?大学生说实话很迷茫,对新闻行业真的认识的不多,很单一。

工作这么多年后,感觉媒体行业水真的很深,需要学习的太多了。

一篇好的稿件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体力的。

这个要等自己有了经验和实践后才能体会,靠老师讲述自己真心感觉不到。

你们现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积累知识,什么年龄干什么事,这句话很多。

不要太多想未来,做好现在就行了。

10、您觉得,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价值观念?个人感觉一个合格的记者首先要爱好这行,此次要遵循新闻伦理干事,不能违法。

什么是一名合格的记者呢,这个真不好定义。

11、工作这么久,您觉得自己的哪些经历是比较难忘的?挺多的。

记得刚进入这个单位,采访一名癌症晚期的小学老师。

她就是一普通教师,但是,获知她重病消息后,不少她以前带过的学生和学生家长纷纷赶来照顾她。

不少学生已经结婚,有的从国外赶来。

经过采访后发现,这名老师真的很厉害。

这个报道连续报了一个星期,引起社会各界很大的反响。

最后,老师还是离开了。

还有不少突发事件,记得有一次,在合肥汽车站,安检人员发现一包裹里藏在一名婴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