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关于贯彻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宝市建规发〔2010〕88号各县(区)建设局、高新区规划局、各有关单位:为了认真贯彻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房屋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通知》(陕建发(2009)1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招标投标监管,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贯彻实施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加强监督管理:1、市城乡建设规划局负责全市各类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招投标监督管理;各县建设局负责管理辖区范围内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监督管理;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建设局、高新区规划局按照统一报建、分级管理原则,负责所管理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监督管理。
2、全市工程总投资额500万(以项目审批部门核准或备案数额为准,下同)以上的国有投资及国有投资占主导的工程项目、总投资额超过7000万以上住宅小区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0万的单体工程项目,其招标控制价均应同时在宝鸡市建筑经济定额管理站进行审查备案,其招投标活动接受市招标办监督指导。
3、全市各类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承发包活动必须在依法批准成立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接受招投标监管部门的监管。
二、规范招投标行为:1、规范行政审批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的组织形式、评标办法等招投标内容,需按照管理职责经项目审批部门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招投标监管机构按审批意见进行监督。
评标办法分为合理低价评标法和综合评估评标法两种,审批机关只对这两种评标办法的方式予以审批,评标办法的具体内容应随招标文件在招投标管理机构备案。
工程造价500万元以下的邀请招标工程项目可采用合理低价评标法进行评标,除此以外的其他工程未经审批均采用综合评估评标法评标。
2、规范投标报名投标报名须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指定地点,由招标办监督进行。
招标人或其委托代理机构应设专人接待报名企业,报名采用直接报名或智能卡报名两种方式,报名企业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报名,直接报名时应向招标办交纳一份报名资料备查。
投标报名的同时招标人或其委托代理机构可发放资格审查文件。
3、完善资格审查制度资格审查文件必须在发出前3个工作日由招标人向招投标监督机构备案,资格审查文件中必须写明预选投标人的具体方法。
公开招标确定投标人时,可由招标人在全部资格预审合格的队伍中确定3家施工企业为投标人,其余投标人在资格预审合格的施工企业中随机抽取。
三、加强招标控制价的管理:1、依法招标的工程项目必须编制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最高限价)。
招标控制价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并进行审查。
2、招标控制价的审查分为政策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政策性审查主要是审查计价依据的执行情况,编制招标控制价的机构、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和资格。
技术性审查主要是审查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执行招标文件、计价文件的严格性。
3、政策性审查由造价管理机构实施,在招标控制价公示前2个工作日,将招标控制价报造价管理机构审查并备案。
技术性审查的具体办法另行出台。
四、工程造价200万以下结构形式简单功能单一、非公开招标的小型工程招标时可采用以下简易程序:1、工程报建;2、向不少于四家资质符合要求的施工企业发出投标邀请书;3、编制招标文件;4、发出招标文件;5、投送投标文件;6、开标、评标、定标。
发标到开标时间最短不可少于10天。
采用合理低价评标法并由计算机辅助评标时,可不成立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直接确定中标人;7、发出中标通知书;8、签订施工合同。
五、完善投标担保:投标担保可采用保证金担保,也可采用商业银行保函担保,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在招标文件中注明。
六、实行施工企业业绩加分制度:施工企业投标时其业绩予以加分,加分的办法为:投标人投标时提交加分卡,加分卡密封在投标文件中。
采用综合评估评标法评标时直接将卡上分值加入总分排序,确定中标候选人;采用合理低价评标法评标时,在商务标评审排序后,以加分卡分值高低重新排序,确定中标候选人。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六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维护招标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以及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陕西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有形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必须实行招标的各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指城市道路及桥涵、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地下公共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土建、管道、设备安装工程。
第三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符合《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的范围和规模标准的,应当进行招标。
第四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查处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市(示范区)、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示范区)、县(市)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实施中央驻陕及省属单位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管管理;市(示范区)、县(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市(示范区)、县(市)属单位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建筑工程招标项目的计价方式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第六条建筑工程施工的招标投标活动应当在依法设立的有形建筑市场公开进行。
第二章招标第七条建筑工程施工招标由招标人按项目归属,在具有相应权限的招投标监管机构的监督下自行或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招标代理机构依法组织实施。
招标人自行组织施工招标的,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第八条建筑工程施工招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需要履行审批手续且已获得批准;(二)具有相应工程建设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三)有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招标需要并经过审查的设计文件;(四)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它条件。
第九条建筑工程施工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国有单位住宅建设项目的施工,应当公开招标。
其它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实行邀请招标。
应公开招标的建筑工程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经批准可以邀请招标:(一)因项目技术复杂或者有特殊要求,只有少数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二)受自然资源或者环境限制的;(三)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的;(四)公开招标所需费用和时间与项目的价值不相称,不符合经济合理性要求的;(五)法律、法规规定其他不宜公开招标的。
第十条工程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不进行招标:(一)停建或者缓建后恢复建设的单位工程,且承包人未发生变更的;(二)建筑施工企业自建自用的工程,且该企业资质等级符合工程建设项目要求的;(三)在建工程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或者主体加层工程,且原中标人仍具备承包能力的;(四)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它可以不进行招标的。
第十一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并报送下列书面材料:(一)营业执照、法人证书或者证明文件;(二)内设专门招标机构的基本情况;(三)有与工程规模、复杂程度相适应并具有同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经验、熟悉有关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法律法规的工程技术、经济及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其中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自有专业人员不少于三人;招标人自行编制工程量清单或最高投标报价限价的,应具有专业齐全及具备相应资格的注册于本单位的工程造价执业人员,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不少于一人。
(四)其它材料。
第十二条建筑工程施工招标应按下列程序进行:(一)实施招标备案;(二)发布经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后的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书;(三)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四)对投标申请人进行资格预审,确定投标人;(五)发标;(六)组织投标人踏勘现场、答疑;(七)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八)开标、评标、定标;(九)发出中标通知书;(十)签订建筑工程施工发包承包合同。
第十三条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在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的五个工作日前,向具有相应监管职责的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下列材料:(一)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各项批准文件;(二)本办法第十一条所要求的书面材料,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名单、职称证书、执业证书及其工作经历的证明材料,或受托招标代理机构的资质证书及委托代理合同;(三)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它材料。
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对报送的材料在三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异议的,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可以实施招标投标活动。
第十四条公开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应按规定在相应媒体和将要交易的有形建筑市场网站上发布招标公告。
招标公告规定的报名时间不得少于五个工作日。
邀请招标的建筑工程项目,招标人应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的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第十五条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一般应当载明下列主要内容:(一)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二)招标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三)工程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四)工程承包方式;(五)投标人的资质要求;(六)招标工作时间安排;(七)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的方法和所需费用。
第十六条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实行资格预审,并且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的,招标人必须邀请所有合格申请人参加投标,不得对投标人的数量进行限制。
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实行资格预审,并且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的,当合格申请人数量过多时,一般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特殊情况也可以采用评分排名的方法选择规定数量的合格申请人参加投标。
其中,工程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邀请的合格申请人应当不少于12个;工程投资额10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邀请的合格申请人应当不少于9个。
实行资格后审的,招标文件应当设置专门的章节,明确合格投标人的条件、资格和后审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方法。
投标人资格的确认依其法定的资质(资格)和信誉档案为基本条件,依其所取得的业绩为优先条件。
投标报名、资格预审、确定投标人应在具有相应监管资格的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