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民版)课件:专题五+第10讲 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民版)课件:专题五+第10讲 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2.国共合作抗日 抗战史实 特点、结果(意义)
淞沪会战(1937 年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 八一三事变后) 正面 太原会战(淞沪会 战场 战期间) 国的计划 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徐州会战(1938 年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是抗战 春) 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抗战史实 (1)中共在洛川会议上制 定了全面抗战路线;(2) 敌后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 战场 成立;(3)1940 年彭德怀 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 百团大战
特点、结果(意义)
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 场的抗战,最终成为 抗战的中坚力量
四、春。 (2)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 想。 (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 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1)1945 年 8 月,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3)中国军队的反攻: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正面 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3.胜利标志: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并于 9 月 2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 月 25 日,台湾光复。
考纲考情
命题分析 命题立意:通过设计新材料、新情境探究中 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及土地革命的
全国卷五年 15 考 高考指数
历史意义。结合材料中历史事件的时空信 息,甄别材料体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通过考查抗日战争史实,激发民族凝聚力, 珍视和平。通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表现, 形成正确的评判标准,即以客观史实为依 据,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图解历史] 抗战时期两大战场的关系
[易错易误] 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的抗战 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的合作,而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 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 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 帜,起一个引领、带头作用。
[名师指津]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5)国民党爱国官兵 ①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十九路军在淞沪抗击日军。 ②安德馨率全营 300 名官兵在山海关力战殉国。 ③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在长城内外英勇抗战。 ④冯玉祥与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 多伦,将日军赶出察哈尔省。 ⑤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 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
考点一
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侵华原因 (1)既定国策: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2)可乘之机: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
2.罪行表现 (1) 军事侵略: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 变”。 (2)烧杀抢掠:制造南京大屠杀,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殖民统治: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汉奸傀儡政权,进 行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
三、全民族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背景 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 ②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过 ①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 力。 ②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 编为新四军。 ③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式建立。 (3)意义: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原因: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 抗政策。 2.表现 (1)中国共产党 ①九一八事变后,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出中国”。 ②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在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军民: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3)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4)爱国学生:1935 年 12 月 9 日,发动“一二· 九运动”。
[辨析比较] 1.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 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 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 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 作。
2.“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 “革命根据地”,特指 1927 年至 1937 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 的地区。由于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 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 1937 年到 1945 年即抗日战争时 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 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 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 解放区 ” ,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 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4.胜利意义 (1)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经 过 14 年抗战,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 胜利。 (2) 中华民族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 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题五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
考纲考情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2 考) (2)新民主主义革命(4 考) (3)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 国军民的抗日斗争(8 考)
命题分析 常考角度: 五四运动的意义; 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及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土 地革命的意义; 国民政府“围剿”红 军。 日本侵华罪行; 国民党抗战期间的对 内政策;中国军民的抗日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主要应从中国内部进行分析,苏联和 美国的进攻只是加速胜利的外部条件。而内部因素既不能完全 归功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也不能无限夸大中共敌后战场的作 用,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应归结为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抗 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