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创新的内涵、源泉与战略(ppt 22页)实用资料

技术创新的内涵、源泉与战略(ppt 22页)实用资料

品等的层出不穷的发展 ……
14
19.3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 任何企业都在执行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 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是一系列 综合选择的结果,这些选择一般涉及
• 创新的基础、 • 创新的对象、创新的水平、 • 创新的方式 • 以及创新实现的时机
等多个方面
15
19.3.1 创新基础的选择
16
19.3.2 创新对象的选择
• 材料、产品、工艺、手段的创新 • 材料创新属于上游企业的创新范畴 • 产品与工艺的创新主要是由(本)企业
完成的 • 生产手段创新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和
生产条件。外购、自产、合作研发 • 核心技术的保密问题很重要
17
19.3.3 创新水平的选择
• “领先策略”——先发制人 • 给企业带来良好声誉、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8
19.2.3 过程改进的需要
对企业内部现存的各种流程(过程), 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进行改 善(流程优化、规范化、再造) 瓶颈工序 落后工序 劳动密集型过程 高成本、高废品率、高危险、高难度、高消 耗、高强度、高度简化、高污染。
9
19.2.4 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 行业结构:行业中不同企业的相对规模和竞争 力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业的集中或分散度;
• 如轿车平民化引起轿车行业结构的巨大震荡、 分化、重组、创新
• 市场结构:主要与消费着的需求有关,也与行 业内或市场内的参与企业有关
• 如变频空调进军市场,使空调市场结构发生变 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轿车市场结构产生 了巨大变化。
10
19.2.5 人口结构的变化
• 人口结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收入 构成、就业水平、受教育程度
13
• 激光发明引发系列基于激光的新产品; • 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彻底改变了现代通讯; • 计算机软件系列产品将世界经济推进了知识经济
时代; • 液晶显示器的发明引发了计算机、仪器仪表、彩
电、通讯设备与装置的巨大革新; • 基于等离子弧发光的显示器将引发显示屏的革命; • 纳米知识促进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
所用的技术都是已有的,关键在于综合。” 3
19.1.2 技术创新的内涵
1.材料创新 2.产品创新 3.工艺创新 4. 生产手段创新
4
19.1.3 技术创新的贡献
• 产品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产品的特色竞争 力和成本竞争力
• 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流程综合 应用导致了新产品的产生,该类产品将 在特色和成本方面具有足够的竞争力
• 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的假设与 现实相冲突,或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与理想经 营情况不相一致,便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
• 宏观的或行业的经济状况与企业的运作状况 • 对市场前景的判断失误(1956年赫鲁晓夫访美:
“苏联人永远不会想拥有小轿车,对他们来说, 便宜的出租汽车更有意义”) • 企业对消费者的价值观判断与实际不一致
——双方的观念将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
12
19.2.7 新知识的产生
• 一种新知识的出现将为企业提供异常丰富的机 会
• 发明(产生)新知识 应用技术 产品市场化 是一个过程——有漫长的前置期,随着科
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前置期越来越短。 • 以多种不同类型的知识的组合为条件,有
时是以一种或少数关键技术或知识为基础,相 关技术或知识为辅助支撑进行创新。
进入最有利的销售渠道、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付出高额的市场开发费用、需求的不确定性、 技术的不确定性 • “追随策略”——后发制人 • 起点高、投资少、风险小 • “模仿策略”
• 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 劳动市场的供给——劳动者的素质、就
业、劳动成本
• 消费市场的变化:数量、功能、质量、 造型、色彩、使用性能、消费档次、售 后服务的完善程度
11
19.2.6 观念的改变
• 对商品的认知和观念消费态度消费行为该 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 案例:英、美两国各一家制鞋商各派一名推销员 到太平洋某岛推销各自的产品。该岛无人穿鞋。 英国的推销员给厂部的电报强调该岛无人穿鞋而 没有市场,并表明自己将迅速归厂;美国的推销 员给厂部的电报要求企业立即发货来该岛,强调 该岛无人穿鞋而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且无其它 厂家参与竞争。
• 基础理论上的创新需要有关人员长期地、持久 地、而且经常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可能带来巨 大的成功,也可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而一无所 获
• 应用性研究是利用现有知识和技术去开发新产 品或探寻一种新工艺。所需时间短、资金少、 创新风险也小。
• 发明晶体管(基础理论)集成线路大规模 集成线路超大规模集成线路(应用性研究)
第十九章 企业技术创新
❖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 技术创新的源泉 ❖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1
19.1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19.1.1 创新与技术创新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把创 新定义为企业家的职能。(资金、创新)
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 组合”,它包括五个方面: (1)生产一种新产品; (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 ; (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推销家用电器”。而后来(70s)则是经过企业高 管层的更迭才得实施 “向来买家用电器的人推销 时装”的转换 • 重视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1)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这种变化会将企业引向何方 (4 )企业应采取何种对策才能充分利用这种变化,
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契机 7
19.2.2 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5
19.2 技术创新的源泉
• 美国学者德鲁克把诱发企业创新的各 种因素归纳成七种不同的创新来源:
• 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 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 过程改进的需要 • 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 人口结构的变化 • 观念的改变 • 新知识的产生
6
19.2.1 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 1950s,纽约最大的一家百货公司“向来买时装的人
2
• 发明:在新知识、新理论创造基础上一种全新 技术的出现
• 创新:既可能是这种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能 是原有技术的改善,甚至可能是几种未经改变 的原有技术的简单重组
• 例如: • 集装箱并无一项新技术,但它使远洋轮的生产
率(上下载货物)提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