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法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共同构成了我们党执政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
关于依法执政,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B、依法执政要求选择性执法C、依法执政要求强化效能D、依法执政要求以人为本>>>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是不好的,不是依法执政的要求,必须消除。
2.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制。
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A、改进法律起草机制,重要的法律草案由有关部门组织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起草B、完善立法协调沟通机制,对于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C、完善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和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D、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建立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
故,A选项错误。
BCD选项均正确。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2016年卷一1题,单选)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我国《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故C项错误,应选。
4.司法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于我国的司法改革,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只要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就能实现司法公正B、跨行政区划设立法院和检察院的目的是让司法机关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C、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有利于方便当事人诉讼D、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有利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司法独立只是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并非其充分条件,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不一定就能实现司法公正。
故A选项错误。
其余三项正确。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5.关于完善立法体制,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B、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正案,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C、建立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为主导,组织有关部门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D、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①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政治、政策、思想、决策、人事等宏观方面。
故A选项正确。
②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有权提出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全体代表2/3以上同意后通过。
故B选项错误。
③依法治国要求立法工作必须由立法机关主导。
立法的各个程序:提案、审议、表决通过、公布均应当由人大主导。
因此,必须建立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为主导,组织有关部门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
故C选项正确。
④法律应当反映人民意志和人民利益6.某县医院在两个月内连续发生5起“医闹”事件,当地公安部门开展了“打击医闹专项行动”,共处理涉嫌违法、犯罪人员24人,但“医闹”仍时有发生。
之后,该县政府倡导发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医患调处组织的作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来解决问题。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第三方医患调处组织的处理决定具有国家强制力B、“医闹”的解决依赖源头治理,国家机关不应介入C、“医闹”的存在说明法律在矛盾化解中的权威地位仍待加强D、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不利于公正地解决医患矛盾>>>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①在我国,只有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依法授予其一定的国家职权的主体的决定才能具有国家强制力。
第三方医患调处组织属于民间组织,其处理决定没有国家强制力。
A选项错误。
②“医闹”问题已经涉及违法犯罪,国家机关应当介入。
B选项错误。
③不能违法是底线,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也应当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进行。
“医闹”问题说明在相关人群中依然存在着“不信法、不遵法”的现象,而该现象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法律在矛盾化解中的权威性地位仍待加强。
C选项正确。
④法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些事情是法律无能为力的。
同样,政府的作用7.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要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2016年卷一4题,单选)A、甲省推行“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将风险评估作为省政府决策的法定程序B、乙市聘请当地知名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对重大决策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C、丙区因发改局长立下“军令状”保证某重大项目不出问题,遂直接批准项目上马D、丁县教育局网上征求对学区调整、学校撤并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意见>>>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C项的“直接批准项目上马”的做法违反上述关于决策程序的要求。
8.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认识是错误的?A、依法治国要求构建科学完善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B、依法治国要求坚持“法律中心主义”,强调法律在治理和管理国家中的作用C、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D、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正确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①依法治国的内涵包括五大法治实践步骤: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包括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以及道德的制约。
故A选项正确。
②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具体包括:第一,充分发挥依法治国方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作用。
第二,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
这意味着,依法治国除了依靠法律制度,还要依靠道德、党纪党规等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因此,我们要排除法律万能论和绝对的法律中心主义。
故B选项错误。
③C.D选9.关于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 )A、公众参与B、专家论证C、合法性审查D、逐级汇报>>>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考查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的内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这是对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主要内容提出的明确要求。
10.某省政府向社会公布了政府在行政审批领域中的权力清单。
关于该举措,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旨在通过政务公开约束政府权力B、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C、体现了比例原则D、符合法治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①法治状态下,政府的权力应当为公民权利服务。
为了更好地让政府权力服务于公民权利,要求政府权力应当做到:法无授权即禁止。
政府的权力清单符合法治原则,既能够约束政府按照事先规定的权力行为,又有利于保障相对人的权利。
故ABD选项均正确。
②比例原则要求政府在行使权力时,要注意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要求政府在行使权力时,应当在合法的范围内选择对相对人伤害最小的行为方式。
这里尚不涉及政府权力的选择行使问题,法律明文规定,政府信息必须公开,政府并无选择余地。
故C选项错误。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11.某法院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方式,在增加陪审员数量的基础上建立“陪审员库”,随机抽选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
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应避免陪审员选任的过度“精英化”B、若少数陪审员成为常驻法院的“专审员”,将影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公信力C、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司法养成守法习惯D、陪审员的大众思维和朴素观念能够弥补法官职业思维的局限性>>>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力。
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陪审制度发端于英国,在司法审判中,陪审团确认事实,法官在陪审团确认的事实的基础上适用法律。
陪审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法官专断,而在专业思维中引入生活中的经验思维。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英国陪审制度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己的特色,增加人民陪审员的数量,完善随机抽选方式,人民陪审12.自觉接受监督是政法机关的职责。
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实行依法治国,要求构建“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B、政法机关既要接受国家监督,又要接受社会监督C、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D、建设法治国家,首先是公民要遵守法律>>>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权之治”,要从法律上构建起“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
故,ABC选项均正确。
D选项错误。
建设法治国家,首先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13.关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B、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C、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让党组织推荐的人直接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D、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是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之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而不是直接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故C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