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中澳-4班 09 吴少强
摘要
随着教育国际化快速发展,教育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一个重要的新型领域。

本文将对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我国教育贸易发展存在的服务贸易逆差严重,政府管理混乱以及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服务贸易,贸易逆差
一、引言
根据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的规定,教育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国与国之间主要出于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教育输入输出,是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服务贸易相结合的产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急剧增长,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教育已经成为他们国家服务贸易的重要部门,全球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额每年高达300亿美元以上,国际教育成为名符其实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发展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教育市场竞争,从而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服务贸易主要有四种形式,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其中境外消费方式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留学服务,主要包括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两种方式。

.出国留学现状
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2010年出国留学人数有284700人次,2011年出国人数有339700人次,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有399600人次,2013年出国留学人数有413900人次,2014年出国留学人数有377054人次。

而且从总体来看,我国留学服务贸易的发展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留学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出国留学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其所占比重比较大的是美国30%、英国21%、澳大利亚13%、加拿大10%、香港7%。

出国留学所选专业主要商业管理、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生命科学、社会学等专业。

从出国留学费用来看,我国赴国外留学的留学生花费在20万――25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赴美国留学的留学生学费每年20000美元(折合人民币124000元)是十分普遍的,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生活费每年14000美元(折合人民币86800元),二线城市生活费每年为12000美元(折合人民币74400)。

.来华留学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来华留学人员的不断增加。

在教育服务方面也有着许多优势学科,吸引了许多的国外留学生来华留学。

据统计,2010年来华留学生有265090人次,2011年来华留学生292611人次,2012年来华留学生328330
人次,2013年来华人数356490人次,2014年来华人数459800人次。

1根据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来华留学的留学生在逐年上涨。

当前来华留学专业,所学专业主要是文学、医学、经济、管理、工学、法学、教育、理学、历史、哲学、农学等。

总体来说,文科专业所占比重较大,其次是医学,再次是理工科专业。

按洲统计,来自亚洲的留学生占到70%,欧洲15%,美洲10%,非洲5%。

从国家来看,来华的韩国留学生居首位,其次是美国、日本、越南、泰国、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从留学花费上来看,国外留学生来华的花费大概在6万――10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学费仅有13000―68000人民币左右,生活费每年为
22000―73000人民币左右。

中等收入国家逐渐成为主要的留学生源国。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2000年至2012年出国接受高等教育
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数据
的学生来源国中,增长最快的主要是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中高收入国家。

2012年,中高收入国家的出国留学人数达到142万人,与2000年的54万人相比,增长率高达%。

其次是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低收入国家,留学人数从2000年的34万人增长至2012年的75万人,实现了%的增长。

相比之下,高收入的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的留学人数输出相对稳定,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下。

2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指出,全球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更为明显;留学目的国和来源国格局均有所改变,新兴国家成为热门留学目的国,中等收入国家成为留学主要生源国;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欧共体、东盟积极建设高等教育市场。

中国的相对劣势
(1)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同度较低
我国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同度较差,是制约我国国际教育服务出口贸易发展的瓶颈,也是进口贸易规模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尽管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已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签署了《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但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承认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和学位。

而且,由于高等教育中各个院校有权制订各自的录取标准,对于每一个国际学生而言,要顺利进入某所国外院校就读,仅有政府层面的资格保证是不够的,还必须达到该院校的具体录取要求。

(2)教育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育服务仅仅视为公共产品,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即使举办各类民办学校也主要是针对政府对教育投资的不足。

由于产权制度和竞争机制的缺失,在教育处于卖方市场的条件下,教育服务提供者就既无动力又无压力去提高效率和改善品质,这是我国教育服务低效和优质教育供给匮乏的基本原因。

面对竞争的、开放的国际教育服务市场,我国似乎并没有做好足够的市场准备。

2数据来源:《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
三、发展我国留学服务贸易的对策
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
我国留学机构的国际营销做的不是很好,缺乏到国际市场上的宣传。

虽然相关部门和组织机构也经常组织或参加一些关于留学服务的说明会和展览,但由于宣传方法和策略能力不强,宣传手段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市场需求的,影响力有限,导致国内许多优秀的留学服务产品不能被国外所了解,造成来华留学服务贸易市场发展不够健全,影响了来华留学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因此,我们应提高营销产略的应用。

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随着我们国家的日渐昌盛,许多国家都希望与我们国家加强了解,对我们国家的兴趣越来越大,对中华文化的了解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国家都掀起了’汉语’潮,来华学习汉语文化的留学生日渐增多。

我们国家应该顺应时机,发展我国的优势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例如我们国家的汉语、戏曲、武术的教育水平,这都是我们国家具有绝对有事的产品,也是来华的留学生最想了解和学习的。

加强中药领域的绝对优势,深入挖掘我国在国际上的中药教育市场,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以及一些其它的中国学院,加强世界对我们的认识。

同时,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开辟国际教育市场,与国外高质量大学合作办学,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知识技术,引进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弥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上产品质量不足的情况。

完善教育体制制度
奖学金和医疗制度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来华的留学生。

2014年开始实施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相关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对我国的奖学金制度和医疗制度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在生活费、住宿费、医疗费等方面都给予了留学生很好的条件。

例如在生活费的方面来说,自2014年9月1日起,在中国留学的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可领取相应标准的生活费。

从住宿费方面来说,在校住宿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可以由学校提供住宿,不发放住宿金。

在医疗费用的方面看,我国已不再将单独设置门诊医疗费用,而是将门诊医疗费
用并入生活费当中。

这些都有利于国外留学生的政策将会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

四、结论
根据蓝皮书报告,留学“赤字”这一近十多年来中国留学发展的突出现象显得十分的严重。

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在外深造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达到万人,比2013年增长了万人。

然而同期来华留学的数据却相差甚远。

2014年共有万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相比前几年,处于比较平缓发展的态势,但增速从2012年%的增速下降到2014年的%。

蓝皮书指出,近些年我国对来华留学愈加重视。

但是与出国留学人员相比,来华留学生的增幅和数量上都存在着明显差距。

这也造成了中国的留学“赤字”依然高位运行。

2014年,我国的留学“赤字”略有收窄,为万人,尽管与高峰时期的2011年度相比,留学“赤字”已经收窄了超过10万人,但是中国留学“出超”的状况仍没有根本缓解。

不仅数量上有明显的差距,质量上差距更为明显。

2014年,我国在外深造的万留学生,全部为攻读专科以上学历的学历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

而同年,约万来华国际留学生中,只有万即%的学生来华是为了攻读相应学历和学位,与在外留学的学历生相比差距近6倍;其中读取硕士和博士的人数相对更少,仅分别为万人和万人,约占总人数的%和%。

而且出国留学的学生主要以学习商科、理工科为主,来华留学生大多以学习语言、文化等社会学科为主。

留学“赤字”现象的持续发展,一方面表明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仍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国际化水平较低,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吸引来华留学生的政策力度尚待加大。

参考文献:
【1】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中国留学发展蓝皮书2014》,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
【2】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中国留学发展蓝皮书2015》,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