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动物有关的寓言故事

与动物有关的寓言故事

与动物有关的寓言故事
【虎项金铃】
明朝年间,在金陵城的西面,有一座清凉山,山势十分险峻。


凉山上,有一座清凉寺。

寺里有好几百名和尚。

香火十分兴旺,寺内
的方丈叫法眼禅师,道行十分高深,慧眼识人。

当时,寺内有位法灯
和尚,性情豪爽洒脱,就是不肯好好念经,和尚们都看不起他。

但法
眼禅师却认为法灯和尚很有灵气,对他另眼相看。

有一天,法眼禅师在宣讲佛法以后,和大家一起随便聊天。

他问
大家:“如果老虎的颈项上系着一只金铃,你们说谁能解得开?”和尚
们听了这个问题,有的瞠目结舌,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相互观望。


默了好一会,一个人也回答不出。

这时,法灯正好从外面回来,法眼
禅师便问他:“法灯,你说说看,如果老虎的颈项上系着一只金铃,
谁能解得开?”法灯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个问题很容易。

这个
金铃是谁系上去的,谁就一定能解下来!”法眼禅师听了,面带微笑,说:“对!你回答得不错!”然后他对和尚们说:“法灯是很有才气的,你们可不能小看他呀!”后来,
寓言启示:从这则故事还引申出“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样一句成语。

【虎死撤备】
一个名叫若石的人在冥山北面建造了一幢房屋。

这幢房屋四周山
林茂密,没有别的人家,所以若石一家住在那里,生活过得安逸清静。

不过没过多久,他发现一只老虎总是蹲在不远的山崖上朝他的住
所张望,所以他的生活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了一块大石头那样,顿时起
了波澜。

若石全家因为老虎的出现而人心惶惶、坐立不安。

作为应急
的措施,他一面带领全家老小日夜监视老虎的动向;一面用日出鸣锣、
日落燃火和夜间摇铃的方法驱赶老虎。

为了增强防范水平,减少精力
消耗,若石一家把篱笆改成高高的土墙;在墙的四周树起一道用荆棘筑
成的屏障;在山谷里挖掘了可供防守用的洞穴。

这些周全的举措、巩固
的设施使老虎望而却步。

整整一年过去了,老虎没有从若石家里得到任何好处。

一天,若
石听山里人说发现了一只死老虎。

他跑去一看,认出它就是经常出没
在自己住宅周围的那只虎,所以非常高兴。

若石以为威胁自己的那只
虎死了,等于根除了心腹大患。

于是,他放松了对野兽的监视;撤除了
打虎的装备。

家里的院墙损坏了也不去修复;荆棘围成的篱笆破烂了也
不去整补。

他每天过着高枕无忧的生活。

没过多久,一只貙(chu)在追
逐麋鹿的时候从若石的屋后经过。

它听见若石家里有牛、羊、猪的叫声就止了步。

这只貙闯进院子,躲在若石的屋角边窥视了一会儿,见四周没有人,于是跑进牲畜棚里
乱咬乱抓起来。

若石闻讯后赶去观察,发现一个像山猫的家伙正在咬
吃一只山羊。

他不知道那就是性情凶猛的貙,所以用大声的喝斥去赶它。

不过貙并不害怕,它仍然咬着羊不放。

若石见这个家伙不肯走,
拾起一块石头向它砸去。

谁知那只貙突然丢开了羊,转过身先举起两
只前腿像人一样直立起来,接着猛然扑向若石,用利爪把他抓死了。

一些有学问的君子议论说:“若石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自然会落到
这种下场。


寓言启示: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掌握看问题的准确方法,善于透
过现象总结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一只虎想吃人,饥饿的虎都吃人;一种
凶猛的野兽会害人,所有凶猛的野兽都害人。

【楚王葬马】
楚庄王酷爱养马,把那些最心爱的马,都披上华丽的绸缎,养在
金碧辉煌的厅堂里,睡清凉的席床,吃美味的枣肉。

有一只马因为长
得太肥而死了。

楚王命令全体大臣致哀,准备用棺椁装殓,一切排场
按大夫的葬礼隆重举行。

左右大臣纷纷劝谏他不要这样搞,楚王非但
不听,还下了一道通令:“谁敢为葬马向我劝谏的,一律杀头。


优孟听说了,闯进王宫就号啕大哭。

楚庄王吃惊地问他为什么哭,优孟回答:“那匹死了的马啊,是大王最心爱的。

像楚国这样一个堂
堂大国,却只用一个大夫的葬礼来办马的丧事,未免太不像话。

应使
用国王的葬礼才对啊!”
楚王说:“照你看来,应该怎样呢?”优孟回答:“我看应该用白
玉做棺材,用红木做外椁,调遣大批士兵来挖个大坟坑,发动全城男
女老幼来挑土。

出丧那天,要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面敲锣开道,让
韩国、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摇幡招魂。

建造一座祠堂,长年供奉它的牌位,还要追封它一个万户侯的谧号。

这样,就能够让天下人都知道,
原来大王把人看得很轻贱,而把马看得最贵重。


楚王这时终于恍然大悟,知道这是优孟在含蓄地批评他,便说:“我的过错就这样大吗?好吧,那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呢?”优孟答到:“事情好办,依臣之见,用灶头为椁,铜锅为棺,放些花椒桂皮,生
姜大蒜,把马肉炖得香喷喷的,让大家饱餐一顿,把它葬到人的肚子里。


寓言启示:对人做思想工作,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哪种方式最
易使对方接受就采用哪种方式。

而“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这个朴
素的辩证法观点,是首先值得考虑的。

【鼠屎断案】
三国吴主孙亮喜爱吃生梅子,吩咐太监去库房里取来蜂蜜渍梅。

孙亮津津有味地吃着,忽然在蜜中发现了一颗老鼠屎。

大家都吓得面
面相觑。

太监连忙跪下奏道:“这个定是库吏渎职所致,请陛下治罪。

”库吏被召到堂上。

孙亮问他:“刚才太监是从你手上取蜜的吗?”库吏战战兢兢地回答:“蜜是臣下交给他的,但给他时并没有鼠
屎。

”“胡说!”太监指着库吏鼻子,“鼠屎早就在蜜里了,这是你欺
君罔上!”
太监一口咬定是库吏干的,库吏死不承认,说是太监放的。

两人
在堂上争执不下。

侍中官刁玄和张邰出列奏道:“太监和库吏言语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