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件
20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器装配工艺
Machine Assembling
第三节 机器结构的 装配工艺性
Assembliability Assembliability for Structure of Machines
21
一、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所谓划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就是要求机器结构能划分 成独立的组件、部件等。首先按组件或部件分别进行装配, 然后再进行总装配。把机器划分成独立装配单元,对装配 过程有下述好处: )可以组织平行的装配作业,各单元装配互不妨碍,缩 短装配周期奋或便于组织多厂协作生产。 2 )机器的有关部件可以预先进行调整和试车,各部件 以较完善的状态进入总装,这样既可保证总机的装配质量, 又可以减少总装配的工作量。 3 )机器局部结构改进后,整个机器只是局部变动,使 机器改装起来方便,有利于产品的改进和更新换代。 4 )有利于机器的维护检修,给重型机器的包装,运输 带来很大方便。
图5-8 轴的两种结构比较
24
一、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问题:图 5-9 所示为 传动齿轮箱的装配,图 5-9a 中各齿轮轴系分别 装配在大箱体上,装配 过程十分不便 改进:如将大箱体改 为图 5-9b 的形式,传 动齿轮轴系装配在分离 的小齿轮箱内,成为独 立的装配单元。这样, 既提高了装配的劳动生 产率,又便于以后的维 修。 图5-9 传动齿轮箱的两种不同结构
第5章 机器装配工艺
本章要点
装配工艺方法 装配尺寸链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自动装配
1
本章概述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装配的基本概念及装配精度等零件精度的 关系。了解生产类型与装配方法的关系,熟练掌握装配 尺寸链的组成,建立计算方法,了解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的原则、内容和步骤。
本章重点
△掌握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具备正确计算装配尺 寸链的方法。
19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4.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单件小批生产时,通常只绘制装配系统图。装配时,按 产品装配图及装配系统图工作。 成批生产时,通常还制定部件、总装的装配工艺卡,写 明工序次序,简要工序内容,设备名称,工夹具名称与编 号,工人技术等级和时间定额等项。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不仅要制定装配工艺卡,而且要制 定装配工序卡,以直接指导工人进行产品装配。 此外,还应按产品图样要求,制定装配检验及试验卡片。
22
一、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问题:机床的快速行程轴 的一端装在箱体 5 内,轴上 装有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和一 个齿轮,轴的另一端装在拖 板的操纵箱 1 内,这种结构 装配起来很不方便。 改进:将快速行程轴分拆 成两个零件,如图 5-7b 所 示:一段为带螺纹的较长的 光轴 2 ,另一段为较短的阶 梯轴 4 ,两轴用联轴器 3 连接起来。这样,箱体、操 纵箱便成为两个独立的装配 单元,分别平行装配。而且 由于长轴被分拆为两段,其 机械加工也较前更容易了。
7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套件与组件示例
a)套件 图5-3 套件和组件示例
b)组件
8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组件与部件装配
图5-4 组件和部件装配单元示意图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组件、套件和零件就构成 部件。同样,一个部件只能有一个基准零件,由它来联接各 个组件、套件和零件,决定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为形成部 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之为部装。
图5-7 转塔车床的两种结构比较
23
一、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问题:图 5-8 所示为轴的装配,当轴上齿轮直径大于箱体轴承孔时 (图 5-8a ) ,轴上零件需依次在箱内装配。 改进:当齿轮直径小于轴承孔时(图 5-8b ) ,轴上零件可在组装 成组件后,一次装入箱体内,从而简化装配过程,缩短装配周期。
16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无论那一级装配单元,都要选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一级 的装配单元作为装配基准件。 装配基准件通常应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 基准件应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有足够的支承面,以满 足陆续装入零、部件时的作业要求和稳定要求。 例如:床身零件是床身组件的装配基准零件;床身组件 是床身部件的装配基准组件;床身部件是机床产品的装配 基准部件。在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基准零件以后,即 可安排装配顺序,并以装配系统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具体 来说一般是先难后易、先内后外、先下后上,预处理工序 在前。图 5-7 表示卧式车床床身装配简图,图 5-8 表 示床身部件装配系统图。
9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机器装配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 就成为机器或称产品。一台机器只能有一个基准零件,其作 用与上述相同。为形成机器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之为总装。
图5-5 某型号曲轴磨床
10
二、不同生产类型装配工艺特点与组织形式
表5-1 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与比较
生产规模 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自动化程度 手工 单件生产 手工(使用简单工具)装配 ,无专用和固定工作台位 特 点 生产率低,装配质量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工 人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17
油盘总成 P01 1
床 身 1003 1 垫板上涂铅油 2001 8 1001 1 1004 1 1002 1 1005 1 2002 8 2004 4 2003 4 2006 4 2005 4 用水平仪检查 导轨的直线度 床身总成 Z01 1
图5-5 车床床身装配简图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5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进行产品分析
1)分析产品图样,掌握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2)对产品的结构进行尺寸分析和工艺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产 品的结构特点和生产批量,确定保证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3)研究产品分解成“装配单元”的方案,以便组织平行、流水作 业。
2.确定装配的组织形式
固定式装配是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多用于单件小批 生产,或重量大、体积大的批量生产中。 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用输送带或输送小车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 配地点移动到下一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地点 工作的总和就完成了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根据零部件移动的方式不 同,移动式又分间歇移动、连续移动和变节奏移动三种方式。 单件小批生产,或尺寸大、质量大的产品多采用固定装配的组织形 式,其余用移动装配的组织形式。
套件与组件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就构成了一个 套件,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每个套件只有一个基准零件, 它的作用是联接相关零件和确定各零件的相对位置。为形成 套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套装。 套件可以是若干个零件永久性联接(焊接或铆接等)或是 连接在一个"基准零件"上少数零件的组合。套件组合后,可 能还要需要加工。为形成套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套装。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套件和零件就构成 一个组件。每个组件只有一个基准零件,它联接相关零件和 套件,并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为形成组件而进行的装配称 之为组装。 组件与套件的区别在于组件在以后的装配中可拆,而套件 在以后的装配中一般不再拆开,可作为一个零件参加装配。
5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装配工艺系统图 为了便于装配,通常将机器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 图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零件、套件、组 件、部件和机器(图6-2)
零 件 基准零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机器
部 件
部 件
组 件
套 件
图5-2 机器装配系统示意图
6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2. 产品的生产纲领
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应尽量选择专用的装配设备和工具,采用流水 装配方法。现代装配生产中则大量采用机器人,组成自动装配线。对 于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则多采用固定装配方式,手工操作比重 大。在现代柔性装配系统中,已开始采用机器人装配单件小批产品。
3. 生产条件
如果是在现有条件下来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时,应了解现有工厂的装 配工艺设备、工人技术水平、装配车间面积等。如果是新建厂,则应 适当选择先进的装备和工艺方法。
图5-6 床身部件装配系统图
18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4.划分装配工序 1 )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 2 )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 3 )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需专用夹具与设 备,则应拟定设计任务书。 4 )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 变温装配的装配温度以及紧固件的力矩等。 5 )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测方法。 6 )确定工序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节拍。
11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器装配工艺
Machine Assembling
第二节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Process Planning for Assembling
12
一、装配工艺规程概述
装配工艺规程及其重要性 将装配工艺过程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就是装配工艺规程 它是指导装配工作的技术文件,也是进行装配生产计划 及技术准备的主要依据。对于设计或改建一个机器制造厂, 它是设计装配车间的基本文件之一。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保证产品装配质量 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综合考虑加工和装配的整体效益 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装配工作量, 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生产率,改善劳 动条件 注意采用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
13
一、装配工艺规程概述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原始资料 1.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标准
产品的装配图应包括总装图和部件装配图。所有零件相互连接的结 构视图和必要的部视图;零件的编号;装配时应保证的尺寸;配合件 的配合性质及精度等级;装配的技术要求;零件的明细表等。有时还 需要某些零件图。产品的验收技术条件、检验内容和方法。
本章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