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试行)

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试行)

电子科技大学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试行)
一、原则与指导思想
(一)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评价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诸多方面协调发展,全面成才,根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强化适应性,突出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本素质测评方案。

(二)综合素质测评是全方位考核评价学生素质、评选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评定奖学金、毕业生就业推荐和免试研究生推荐的重要依据。

凡在我校注册的本专科学生,均应进行全面素质测评。

(三)综合素质测评遵循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基本表现测评与特别表现测评相结合,个人总结与组织评定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公开公平、合理透明,且便于操作。

(四)根据共性与个性关系,将学生素质分为基础性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两个层面。

基础性素质是指学生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教育等环节中形成的一般素质。

发展性素质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中形成的体现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素质。

二、测评模块
(一)基础性素质由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素质、身心素质三个一级模块构成,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成绩由“评议”的方式得出,专业理论素质成绩由学科成绩和学分计算得出;发展性素质由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课外文化素质三个一级模块构成,各模块成绩由累计加分得出。

(见表一)
表一:综合素质测评内容及其指标体系
(二)基础性素质测评
1.思想道德素质模块测评
依据测评参考标准(见表二)对学生作出评价,评议包含“政治态度”、“集体观念”、“责任意识”、“道德修养”、“遵纪守法”五个指标,其操作由学生自评、测评小组打分和辅导员评议三部分组成。

思想道德素质(M1)=测评小组打分×50%+辅导员评议成绩×50%
2.专业理论素质模块测评
以必修课(含体育课成绩)及学院规定的选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积作为专业理论素质(M2)
分。

M2=∑ki×Ri/∑Ai
其中:ki为课程难度系数(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Ri=课程学分数×实得分数(百分数)
Ai=分别为本学年入选课程学分数
注:课程成绩一律按正考成绩计算,实行百分制,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标准评分则按下表折算为百分制的成绩。

3.身心素质模块测评
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两部分,由“生活适应能力”、“团队精神”、“人际关系”、“体育锻炼”、“健康状况”五个指标构成,采用评议的方法得出身心素质测评成绩(M3)。

(见表三)
表三:电子科技大学本专科学生心理状况测评参考标准
身心素质(M3)得分用公式表示为:
M3=测评小组打分×50%+辅导员评议成绩×50%
4、基础性素质综合成绩计算:
总分=M1×20%+M2×70%+M3×10%
(三)发展性素质测评
以学生实际所获得的荣誉和奖励作为评价的指标。

1.创新能力模块
(1)科技竞赛
参加校级以上科研成果竞赛,以获奖证书或文件为依据。

每项科技成果只以最高等级记入,不设上限。

(2)科技论文
科技学术论文以所载正式刊物为依据。

每项科技论文只以最高等级记入,不设上限。

(3)创造发明与科技成果
学生的科技研究成果,经有关部门审定,凭相应证明可予以加分。

每项科技成果只以最高等级记入,不设上限。

2.实践能力模块
(1)组织管理能力
学生干部指校、院两级团组织、学生会干部,学生社团负责人,校内有关部门的学生助理,年级学生会、团总支干部,各小班班委、团支委等。

对学生干部的评价实行统一标准,分级考核,由任用部门进行考核,确定等级。

学生干部的考核结果应在新学年开学第一周内汇总学生所在学院。

若身兼数职,则以一项为主,其他酌情考虑,加分不超过9分。

(2)社会实践能力
在校级以上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奖项以获奖证书或相关文件为依据。

加分不超过6分。

(3)特殊表彰
由学院制定标准,对学生的特殊优秀表现给予加分。

加分不超过9分。

(此项加分可包括社会公益性活动,能为学校或学院赢得荣誉的活动,院、校级优秀寝室成员、室长等)。

3.课外文化素质模块
(1)操作技能
本项技能包括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

加分不超过15分。

(2)文体特长
本条加分的项目有:参加院级以上(含院级)文艺、体育活动获奖励或表彰。

一次活动中获多项奖励时,累计加分不超过A等对应的分值。

加分不超过9分。

(3)第二课堂
以获得的选修、双学位、二学位、辅修和校公选课学分为依据进行加分。

参考学分不超过12分。

4.加分标准(见表四)
表四:发展性素质加分参考标准
表五:发展性素质项目参考权重
各素质模块得分=∑(加分×权重)
注:1.英语考核加分只记入当年综合测评成绩,以后不再加分。

2.计算机等级考试国家级、省级均可加分。

3.参加集体项目的非主力队员加分减半。

4.校团委两部门指社会实践部和新闻中心,校团委部长指这两部门下的部长。

5.只有在当年学生社团评优中获A、B类社团的第一负责人才有加分资格。

6.对于在某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经校、院学生工作部门协商讨论,可在特殊表彰中适当加分。

7.学生干部奖励分计算时,其工作应满一年,半年者,其分值减半。

8.对于获得程序员认证的可参考有关内容予以加分;
9.对于大一、大二完成公选课的同学,不考虑加分。

1.综合排名经过公示之后不再更改。

2.发展性素质得分相同的情况下,按照基础性素质得分进行排名。

四、测评方法与步骤。

(一)学生全面素质测评以学生班为单位,每学年进行一次。

测评工作从每学年开学第二周开始,其资料的时间范围为上年度九月初至本年度八月底。

(二)各班评定工作分个人总结、班组初评、预公布和组织终评四个步骤进行。

(1)个人总结:学生根据一年的实际表现认真写出详细的个人小结,并对照测评标准填写“学生学年素质自评登记表”(见附表一),完成自评打分。

自评分数只对评定小组打分和辅导员打分起参考作用,不占总分。

(注:非校、院正式活动应有证明材料)(2)班组初评: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测评小组按照模块测评细则进行初评,完成打分。

(3)预公布:年级辅导员完成评议成绩,并对初评结果进行整理,初评结果应及时向全体学生公布,广泛听取意见。

对学生提出的异议要进行解释,对合理意见要采纳,认真核查和修正。

预公布时间为一周。

(4)组织终评:在初评和反馈意见基础上终评小组完成最终评定,正式作为全面素质测评结果报学院学生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并向本学院全体学生正式公布。

(5)在综合素质测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排名,并把排名结果在本学院公示三天。

(6)辅导员在综合测评工作结束后,将学生最后成绩记录入学生年度总结鉴定表中。

(注:班组初评、教师评议均在附表二和附表三中完成)
五、组织机构。

(一)全面素质测评工作在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学生处组织协调各学院具体实施。

(二)各学院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领导、学生科长、分团委书记、辅导员组成的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学院测评工作。

(三)各年级在辅导员指导下,由团支部、班委会做好本班同学全面素质测评日常材料的记录。

各班成立由20%以上的学生代表(包括部分党团班干部)组成的测评打分小组(打分小组应保证每个寝室都有代表,且须在学院统一公示),具体分工负责打分;成立由辅导员、党团班干部及学生代表共3—5人组成的终评工作小组(测评小组成员须在学院统一公示),审查、把关打分结果。

大一年级每班的测评小组可考虑导生参加。

(四)综合测评的组织协调及其分工要求
学生综合测评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各方面。

因此,要做好此工作,需各方面协调,原则上在开学第一周之内:
(1)校团委、学生会、学院、班级应对学生干部进行年度考核,并将结果汇总学生所在学院。

(2)体育部、艺术教研室等有关部门将校体育代表队,文艺队成员名单汇总到学生所在学院。

(3)校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将全年各院学生宿舍卫生年度评比结果汇总到各学院。

(4)体育部应在开学第一周内将学生年度体育成绩,上年度达标成绩汇总到各学院。

(5)各学院教务人员在开学前两周内将学生年度各门课程成绩汇总到辅导员。

附表一:
备注:1.此表应由学生本人用钢笔或圆珠笔认真填写。

2.学生自评奖励情况的理由,在个人总结中应有明确的说明。

附表二:
电子科技大学本专科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表
(请仔细阅读参考标准后打分)
附表三
电子科技大学本专科学生身心素质测评表
……………………………………………………………精品资料推荐…………………………………………………
(请仔细阅读参考标准后打分)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