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正畸方丝弓矫正技术

口腔正畸方丝弓矫正技术

方丝弓矫正器(edge^iseappliance)是Angle医师经过多年的钻研和尝试于1928年推出的正畸矫治装置。

这种矫正器的托槽沟为长方形,早期的矫正弓统也多是矩形的,其主要特点是能控制牙齿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

20世纪40年代初,Tweed在Angle的方丝弓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革,提出了Tweed 弓技术°方统弓矫正技术随着正畸学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不断地变化和改进,并且吸收了许多其他技术的优点,使该技术不断得到完善,至今已成为众多国家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正畸固定矫正器之•,在美国、日本等国的口腔正畸临床上使用率超过95%。

目前应用的方丝弓矫正技术中,虽均使用方托槽,但在整个矫治过程中不仅使用方弓丝而且使用圆丝,尤其是在矫治开始阶段,因此其矫正技术中包括了细统弓和方丝弓的原理,故可称之为方丝弓细丝弓矫正技术,简称为方丝弓矫正技术。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该项矫正技术, 随后在国内不断推广发展,并已使该矫正器器材国产化,从而使方丝弓矫正技术成为目前主耍的正畸矫正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

]二、方丝弓矫正器的组成部分方丝弓矫正器主要由带环(band)、托槽(bracket).磨牙颊面管和其他附件组成。

㈠带环最初方丝弓矫正器要求在所有萌出完全的牙上粘着带环,带环上焊接托槽或矫正附件,矫正弓丝彼结扎在托槽上发挥控制牙齿移动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釉质粘结技术的发展,正唏托槽可直接粘着在牙齿上。

但多数正畸医师在磨牙上仍使用带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固位,能抵抗后牙区较人的咀嚼力而不致脱落。

带环应与牙齿紧密贴合,边缘不应妨碍咬牙合,对牙龈无刺激。

目前已有不同型号的预成带环供临床使用。

(二)托槽托槽是方丝弓矫正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弓丝通过托槽对牙齿施加各种类型的矫治力。

托槽通过粘合剂直接粘结固定在牙齿上。

其基本结构为,在托槽中部有容纳弓丝的水平槽沟,槽沟的宽度及深度有两类:•类宽为0. 018英寸①,深为0. 025英寸;另•类宽为0. 022英寸,深为0. 028英寸。

两种类型的托槽分别简称为0. 01S托槽和0. 022托槽,配合相应规格的方弓线使用。

托槽的两端有为固定弓线所用的结扎丝沟,按托槽的形态和制作材料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型。

1.按托槽的形态分类①英寸是非法定计量单位,但作为医疗器械规格的单位临床上仍在使用,1英寸=2.54cm c(1)双翼托槽:有两对托槽翼,托槽翼之间有1. 27mm的间隙。

该托槽较宽,有利于矫正扭转牙,但由于其托槽间距较小,对弓统的柔韧性有•定的不利影响。

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 类托槽。

(2)单翼托槽:仅有•对托槽翼。

与双翼托槽相比,该托槽较窄。

其优点是托槽间距较人,可增加弓丝的柔韧性和改善弹性。

不足之处是对于扭转牙的矫治有•定困难。

(3)其他托槽:包括Lewis托槽、Bmussard托槽和舌侧托槽等。

2.按不同的制作材料分类(1)金属托槽: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工艺精度高和材料强度人的优点,但其颜色不美。

(2)陶瓷托槽:由髙强度的生物陶瓷制成,其特点是材料强度高、色泽美观,但其价格昂贵且拆除时较金属托槽困难。

(3)复合树脂托槽:由高强度的透明或牙色复合树脂制成,美观。

有些复合树脂托槽的槽沟部分采用金属衬里以增强其强度。

3.托槽的位置托槽在牙冠唇面上应有正确的位置,否则会影响矫治的效果。

托槽在牙。

求要下以有置位的上面.(1)高度:指由牙尖或切端至托槽槽沟的殆向底面间的距离。

•般常用的高度。

(2)近远中向位置:应处于牙冠唇面和颊面的中央。

(3)轴倾度:正常排列的牙长轴有•定的倾斜度,因而托槽的位置也应有•定的倾斜度。

(三)矫治弓丝根据弓丝的材质可将方统弓矫正器所使用的矫治弓丝分为不锈钢丝和線钛合金丝等。

不锈钢幺纟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对控制牙弓形态和牙齿的精确定位有利,常作为矫治过程中的稳定弓幺幺。

银钛合金丝有很好的回弹性及低刚度,能产生较塚的力,而且可维持力的恒定,对早期牙齿严重不齐的矫治效果好,治疗过程中需重新排齐牙齿时也最常选择它。

線钛丝常作为娇治过程中的弹性弓丝。

根据弓丝截而形状将矫治弓丝分为圆丝和方丝。

常用的圆丝直径为0. 35-0. 50mm,常用方丝截面尺寸为0. 016英寸X0. 022英寸、0. 017英寸X0. 022英寸、0. 018英寸X0. 025 英寸和0. 019英寸X0. 025英寸。

圆丝多用于治疗早期排齐和整平牙弓,以及完成阶段进行颌间垂直牵引。

方丝用于对牙齿的控根移动,在关闭拔牙间隙和完成阶段均可使用。

(四)磨牙颊面管颊面管(molartube)多焊接在带环上,颊而管分为单管式(只有•个方形管)、双管式(方管+口外唇弓管或方管+辅弓管)以及三管式(方管+口外唇弓管+辅弓管)<=颊面管的龈方焊有牵引钩。

临床上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

(五)其他附件其他附件包括舌侧扣状小拉钩、弓丝上的牵引钩、弹力链状橡皮圈、弹力线、螺旋弹赞(拉簧和推簧)、结扎丝、弹力结扎圈、分牙簧和分牙橡皮圈、颌间牵引橡皮圈、口外唇弓、“J”形钩和头帽等。

这些附件在矫治过程中可灵活应用。

三、方丝弓矫正器的特点和基本原理(一)主要特点1.控制矫治牙的移动方向方丝弓矫正器能使牙齿做近远中向、唇(颊)舌向和龈抬向移动,并且在牙齿移动时能做到整体移动和控根移动(牙冠相对不动而只移动牙根或根尖和对固定而只移动牙冠)。

上述作用的原理在于所有牙齿上均有托槽,方丝弓條入槽沟后与之吻合。

牙齿水平向移动时托槽沿弓丝滑动,前牙唇舌向移动时弓丝沿方形颊面管移动。

牙齿龈牙合向移动时弓丝对托槽槽沟壁施以伸长或压低的力。

牙齿做控根移动时弓丝前部做适当调整加入转矩后再嵌入槽沟,使牙齿受到•定方向的转矩力,产生冠根反向移动。

当同时对前牙施加颌内牵引力和转矩力并且适当调整两力的人小时,可使前牙做整体移动或只有牙冠(牙根)移动的控根移动。

因此方丝弓矫正器以转矩作为其特点,而能控制矫治牙在各个方向的移动。

2.充足的支抗由于每个牙齿上的托槽均与弓统结扎固定,牙弓由弓丝连成•个整体,具有较大的支抗,故能减少支抗牙的移动。

在上下牙弓分别成-整体时进行牙合间牵引,有利于牙弓及颌骨位置关系的矫正。

(二)牙齿移动的原理方丝弓矫正器使牙齿移动的原理:•是彼弯曲的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使牙齿产生移动;二、是应用稳定性弓丝做固定和引导,利用矫正器的附件(弹力圈或螺旋弹簧)使牙齿移动或改变颌间关系。

四、方丝弓矫正器矫治弓丝弯制的基本要求由于正常的牙弓具有•定的形态,每个牙齿在牙弓中有特定的位置(包括近远中向、唇舌向和龈牙合向),因此需将矫治弓丝预先弯制成标准形态,以利于对错抬唏形的娇治。

方丝:求要下如有制弯丝弓的器正矫弓.(一)第一序列弯曲第•序列弯曲(flntorderbend)是在矫治弓丝上做水平向的弯曲,用于牙弓中牙齿水平向的调整。

第•序列弯曲主耍有以下两种展本类型:内收弯(inset),所成弯曲的弧度向内凹:外展弯(offset), 所成弯曲的弧度向外凸。

上颌矫治弓统的第•序列弯曲包括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的内收弯、侧切牙与尖牙之间的外展弯和第二双尖牙与第•磨牙间的外展弯,并在弓丝插入颊而管的部位向舌向弯曲。

下颌弓丝的第•序列弯曲包括在侧切牙与尖牙间的外展弯,第•双尖牙近中面后移0. 5min 处的外展弯,及第二双尖牙与第•磨牙邻接点后移1mm处的外展弯。

弓丝末端也需做舌向弯曲。

(二)第二序列弯曲第二序列弯lltl(secondorderbend)是矫治弓丝在垂直向的弯曲,用于牙弓中牙齿垂直向的调整。

这类弯曲可使牙升高或压低,也可使牙前倾或后倾,包括前倾弯、后倾弯及前牙轴倾弯等。

选用前倾弯还是后倾弯依错抬类型而定。

1.后倾弯可使后牙升高,前牙压人,同时可防止支抗牙前倾,常置于第•、第二双尖牙和第-•磨牙的部位。

在前牙深覆殆及需要增强后牙支抗的病例常规应用。

2.前倾弯可用于压人后牙,伸长前牙,故常用于前牙开牙合的病例。

3.前牙轴倾弯只用于上前牙。

正常上前牙有•定的轴倾度,而且侧切牙轴倾度略人于中切牙。

第•、二序列弯曲可在圆丝和方丝上完成。

(三)第三序列弯曲第三序列弯曲(thirdorderbend)只能在方丝上完成。

这类弯曲是在方丝上做转矩(torque),产生转矩力,使牙做控根移动。

用于对牙弓中不同的牙齿唇舌向的调整。

转矩可分为根舌向转矩及根唇向转矩。

根舌向转矩可使牙根舌向移动和牙冠唇向移动,根唇向转矩的作用与上述相反。

第三序列弯曲是方丝弓矫正器中的•个重要特征,是对牙齿进行控根移动的关键所在。

五、方丝弓矫正器的基本矫治步骤(一)第一阶段:排齐和整平排齐是指水平方向上矫治错位的牙齿(包括颊舌向、近远中向和扭转错位等),形成正常的牙弓形态。

整平指的是在垂直方向上矫正牙齿的高低和牙弓不正常的牙合曲线。

排齐和整平常同时开始,有时整平牙弓所需时间较长,对•些严重的深覆抬或开牙合病例,整平的过程应贯穿矫治的始终。

只有经过排齐和整平后方可进入第二阶段。

矫治弓丝的使用应遵循“从软到硬、从细到粗、从圆到方”的原则。

1.排齐牙齿在排齐的过程中牙齿的移动主要是唇舌向、近远中向的倾斜移动和扭转。

此期多使用刚度小、回弹性好、作用范围人的線钛丝以及多股麻花丝等。

初始弓丝•般选用直径0. 35mm或0. 40m 的線钛统。

对•些错位较严重的牙齿,弓丝不用完全人槽,只需轻轻戴上或仅结扎•个翼即可。

用線钛统将牙弓押:齐后,再换用直径0. 40nim或0. 45mm带有第•序列弯曲的不锈钢丝。

排齐牙齿的原理是利用弓丝形变产生的回复力作用于牙齿使其移动,同时利用牙齿相互作用 (即相互支抗)而使拥挤的牙齿散开。

在拙齐前牙时会造成前牙唇倾,对于拔牙病例会增加后牙支抗的负担。

故此时弓统末端应在紧靠颊而管后端处回弯,以控制牙弓长度,通过拔牙间隙来解除前牙拥挤。

对于严重拥挤的病例,应先扩展拥挤处的间隙再行排齐。

对于扭转的牙齿应在早期进行过矫正。

轻度的扭转可通过将高弹性弓统结扎入槽来矫正,较严重的扭转错位可在牙的舌侧放置舌侧扣,通过交互牵引来纠正。

这时应用较粗的不锈钢丝,且在错位牙的邻牙处弯制阻挡曲。

2.整平殆曲线整平殆曲线应根据不同的错抬畸形机制和病人的生长发育而釆取不同的方法。

这里主要讨论深覆牙合病人牙弓的整平。

对于前牙段齿槽过长或下颌平而角较大而生长发育已停止的深覆抬病人,整平应以压低前牙为主;对于后牙段齿槽过低或下颌平而角较小的深覆牙合病人,则以升高后牙为主。

整平牙弓可用以下方法:(1)摇椅形唇弓:上颌唇弓用加人的Spees曲线唇弓,下颌则用反Specso曲线唇弓,通过压低前牙和升高后牙来整平牙弓的殆曲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般的病人,但不适用于下颌平面角较大而生长发育已基本停止的病人。

(2)多用唇弓:多用唇弓绕开尖牙和双尖牙,仅与第•磨牙和四个切牙发生作用,对前牙施加压人力,只要使用得当,前牙压低和后牙升高的比值人于摇椅形唇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