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规范及参考书籍1、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2、参考书籍(1)沈祖炎等. 钢结构基本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毛德培. 钢结构,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3)陈绍藩. 钢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李星荣等. 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协. 钢结构设计与计算(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二、设计构件某多层图书馆二楼书库楼面结构布置图如图,结构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2kN mm(0712),楼面板为150mm厚单向实心钢筋混凝土板,荷载传力途径为:楼面板-次梁-主梁-柱-基础。
设计中仅考虑竖向荷载和活载作用,框架梁按连续梁计算,次梁按简支梁计算。
三、设计内容要求(1)设计次梁截面CL-1。
(2)设计框架主梁截面KL-1。
(3)设计框架主梁短梁段与框架柱连接节点,要求采用焊缝连接,短梁段长度一般为0.9~1.2m。
(4)设计框架主梁短梁段与梁体工地拼接节点,要求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5)绘制主梁与柱连接节点详图,短梁段及梁体连接节点详图,短梁段与梁体制作详图(1#图纸一张),KL-1钢材用量表,设计说明。
(6)计算说明书,包括构件截面尺寸估算、荷载计算、内力组合、主次梁截面设计、主次梁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验算。
一.设计次梁截面CL-11.次梁截面内力计算由于次梁可以看作是两端铰接的,为了简化计算,只将次梁两侧的楼面荷载以及楼面板自重加入计算,即简化到一根次梁上的荷载为:楼面恒载标准值:25×0.15×4=15KN/m;楼面活载标准值:6×4=24 KN/m;楼面恒载设计值:15×1.2=18 KN/m;楼面活载设计值:24×1.4=33.6 KN/m;q k=15+24=39 KN/m;q=18+33.6=51.6 KN/m。
其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活载图1.次梁荷载分布图由此可知弯矩最大值出现在跨中,其弯矩剪力图如图2如下所示:即M max=v max=M=455.112KN.mV=216.72图3 次梁弯矩剪力图2.次梁截面选取截面次梁厚度小于16mm,则截面模量:mm3根据截面模量选取次梁的,需用Q235工字梁I56 aI x=65576cm3,,S x=1368.8 cm3,,A=135.38 cm2,h=560cm,b=166mm,t w=12.5mm,t=21mm,r=14.5mm,r1=7.3mm,ρ=106.27kg/mq '=51.6+ρ×g×1.2=51.6+106.27×9.8×1.2×10-3=52.85KN/mM xˊ= q 'l2=×52.85×8.42=466.137KN.m最大剪力Vˊ=×q '×l=×8.4×52.85=221.97KN3.强度验算1.抗弯强度验算σ===189.56N/<=215 N/满足要求2. 抗剪强度验算τ===37.072 N/<=125 N/满足要求3.支座处局部压应力验算支反力为221.97,假定支承长度a=17cm,查型钢表有r=14.5,t=21,故有:=r+t=14.5+21=35.5mm。
所以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为:=a+5=170+5×35.5=347.5mm局部压应力:===51.1 N/<=215 N/4.支座处折算应力验算:==82.06 N/<折算应力满足要求。
5.刚度验算===<[]=刚度满足要求。
6.稳定性验算因为铺板(钢筋混凝土板)覆盖在受弯构件的受压翼缘上并与其牢固连接,能阻止受压翼缘的侧向变形,所以不需验算次梁的整体稳定性。
7.局部稳定验算由于选择工字型型钢,故不需要局部稳定验算。
二.设计框架主梁KL-1主梁截面内力计算由简化力学模型可得,忽略连续梁对框架梁的荷载影响,只考虑次梁传递的荷载。
而次梁的荷载又分为恒载和活载两部分,故要考虑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情况。
由于框架主梁可以看作是刚接框架的,为了简化计算,主梁的自重在以后验算时再予以考虑。
受力情况如下:主梁连续梁主梁截面估算由次梁传到主梁的集中力如下:恒载标准值:=(15+1.0414)×8.4=134.748KN活载标准值:=24×8.4=201.6KN恒载设计值:G=1.2=1.2×134.748=161.7KN活载设计值:Q=1.4=1.4×201.6=282.24KN主梁在各种情况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与剪力图如下:12345主梁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与剪力图如下:弯矩图(KN/m)剪力图(KN)恒载与情况1组合荷载的弯矩图与剪力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恒载与情况2组合荷载的弯矩图与剪力图剪力图(KN)恒载与情况3组合荷载的弯矩图与剪力图剪力图(KN)恒载与情况4组合荷载的弯矩图与剪力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恒载与情况5组合荷载的弯矩图与剪力图由以上的五种情况知:梁在恒载与情况3组合荷载作用下弯矩最大,=706.19KN.m梁在恒载与情况4组合荷载作用下弯矩最大,=295.62KN截面模量:mm31.主梁截面选取1.1腹板高度钢梁的最小高度(按最大挠度限值确定)≧[] δ===20mm==535.225mm上式中取Q235刚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得f=215 N/ E=2.06×N/经济高度经验公式=7×-30=7×-30=72.37cm取腹板高度=720mm2.2腹板厚度抗剪强度要求=3.95mm式中取Q235钢=125 N/局部稳定与构造要求:===7.67mm=7+0.003=7+0.003×720=9.16mm综上取=10mm,选用腹板——720×10翼缘板截面尺寸(b×t)=3144.715=﹙﹚h ≥11.9mm取=250mm,≥12.58mm 取=14mm初选截面如下图所示250×14720×10250×142.主梁截面的验算1.)截面特性面积矩=250×14×367=1284500 =1284500+=1932500面积A=2×250×14+720×10=14200惯性矩=1253977300截面模量==33528802.)梁的内力修正计算自重:q=7850×14200××9.8×=1.0924KN/m把自重等效成集中荷载设计值:=1.0924×8=8.739KNG'=8.739×1.2=10.487KN则主梁的恒载标准值:134.748+8.739=143.487KN主梁的恒载设计值:161.7+10.487=172.187KN加上主梁自重后最大弯矩:=720.87KN •m最大剪力:=302.43KN3.)主梁截面验算抗弯强度验算σ===204.76N/<=215 N/满足要求抗剪强度验算τ===46.61 N/<=125 N/满足要求局部压应力验算===159.7 N/<=215 N/翼缘与腹板的相接处折算应力验算:=σ=×204.76=197.1N/===30.98 N/==189.09 N/<折算应力满足要求。
整体稳定验算因为次梁为主梁的侧向支撑,故主梁的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l=4000mm,l与梁的受压翼缘宽度b之比:=16=16,故不用验算主梁的整体稳定性。
局部稳定性验算:翼缘处:=8.6<13=13腹板处:=72<114=114故局部稳定。
刚度验算最大挠度:δ=1.146=1.146×=7.91<=20mm 所以刚度满足要求三.柱与主梁短梁段的焊缝设计1.焊缝处内力计算:由主梁的各种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图可知,在连接处的最大内力为:M=601.76KN•m V=302.43KN腹板焊缝承受全部剪力,弯矩由全部焊缝承担。
(焊缝如下图)有:剪应力弯矩下的应力焊缝2.设计焊缝尺寸拼接焊板均采用Q235钢板,焊条采用E43型系列焊条,角焊缝手工焊缝,沿全周施焊,没有起弧和落弧引起的焊缝缺陷1)确定焊缝尺寸角焊缝的尺寸是根据板件的厚度确定的。
根据构造要求:最大焊脚尺寸:规范规定当t>6mm时≤t min-(1~2)=12~13mm最小焊脚尺寸:规范规定,≥1.5=1.5=8.2mm取=10mm焊接在受弯时翼缘与腹板交接处将产生剪力,这个剪力T应由连接板翼缘与腹板的角焊缝承受,公式为:T==1.4≥==1.38mm故满足要求2)焊缝截面特征水平焊缝面积:=0.7×10×2×[230+(230-10)]=6300mm竖向焊缝面积:=0.7×10×2×(720-14)=9884mm总面积:=9884+6300=16184mm焊缝惯性矩:=0.7×10×2×[﹙360+14+3.5﹚2×230+﹙360-3.5﹚2×220+×﹙720-14]=1260859374 水平焊缝绕自身轴惯性矩很小,计算时忽略==33093423)验算最危险应力首先假设腹板焊缝承受全部剪力,而全部焊缝共同承担弯矩。
在剪力V作用下N/在弯矩M作用下,产生a点应力=181.837N/b点应力=168.473N/满足要求四.设计框架主梁短梁段与梁体工地拼接节点1.连接处内力计算由于工地拼接时,预先将长为0.9m的主梁与柱子焊接,由主梁在各种不利荷载组合下内力图可知,在距柱子0.9m处的最大内力为:M=365.405KN•m V=302.34KN则梁的毛截面惯性矩=1253977300腹板毛截面惯性矩=翼缘毛截面惯性矩=- =1253977300-311040000=942937300翼缘所承担的弯矩×M==274.769 KN•m腹板所承担的弯矩×M==90.636 KN•m2.高强螺栓的选择以及孔径的确定选用10.9级的摩擦型高强螺栓M20,起孔径为21.5mm,在连接处的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为喷砂时,其抗滑移系数μ=0.45 预应力P=155KN3.高强螺栓拼接板的选择及其强度验算一个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0.9μP=0.9×2×0.45×155=125.55KN翼缘盖板螺栓上受到的内力为通过螺栓群中心线的轴力n=367.338KN 故n==2.925 取4f一个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为:=0.8P=0.8×155=124KN螺栓端距:2≤≤4 有40mm<80mm螺孔中距:3≤≤8 有60mm<160mm中心间距取100mm,中心到钢板边缘的距离为70mm翼缘外侧拼接板厚度=t+3=0.5×14+3=10mm选用钢板:1——450×250×10翼缘内侧连接板宽度b==120mm厚度:=+4=+4=11.3mm=+4=+4=10.4mm 故取=12mm选用钢板:2——450×120×12腹板两侧连接板厚度:t=+1=+1=8.2mm选用钢板:2——10×450×500在腹板拼接板每侧设置两列螺栓,每侧用10个10.9级M20摩擦型高强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