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知识说课稿
讨论探究
启发点拨
学法分析
自主探究法
小组合作法
作业练习法
(一)自主探究:通过一次次的观察,自己先讨论色彩的不同特征与对应的 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肯定,使他们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彼此的见解,共享彼此的材料,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整体协调能力,既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在团队合 作中突显个体创造能力。 (三)作业练习法:要求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用色彩构成来表现出春夏秋 冬、喜怒哀乐的情感。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了解色彩与人的密切联系,认识并 理解何为色彩的知觉与感觉、色彩的调和,能够辩识各类色 彩带给人们的不同心理感受。
能力目标
通过讲解、示图、作辅导,使学生体验色彩给人们带来的共 同启示与情感,体会到不同色彩组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 而让学生在色彩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 教学活动中提高自我表达能力。继而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够担 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及组织幼儿美术活动的能力。 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增强学生 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学生从色彩知识 运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 提高进行美的创造愿望,增强艺术修养。
欣赏色彩
认识色彩
应用色彩
色彩技法
积累了大量 对色彩的直 观感受
色彩的产 生、色彩 的要素等 内容
深入了解色 彩的特点, 感受色彩, 用色彩表达 自己的情感
后续水彩 画、水粉 画的实践 课程
学情分析
• 我任教班级是14级新生,班级的学生基本上是才学习两个月的美术 基础的新生,学生对色彩只存在与最基础的颜色区分辨别能力和最简 单的应用能力,对于色彩的分析和合理的运用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 间。
[设计思路]
这些都是学生在色彩知识中要学习的内容,提出这些问题,一是让学生了 解一些色彩基础知识,二是为后面学习色彩的心理与视觉特征做好准备。
1666年 英国 牛顿 三棱镜分解光试验
色彩的分类
• 分为两大类:有色彩和无色彩
色彩三要素
色相 ——指色彩的相貌或名称种类,是色彩的最 大特征。自然中红、橙、黄、绿、青、蓝、 紫是最基本的纯度最高的色相。
• 在色相环上90度以内的颜色,统称为类似色。用类似色的颜色表现主 题可以实现色彩的融合,使画面产生舒适的视觉效果。
C、对比色
• 色相距离在色相环130度左右是对比色。具有色彩对比强烈,醒目的 特点。
D、互补色
• 色相距离在色相环180度左右的颜色。具有原始、乡土的视觉效果。
E、色性
暖色:有红色色调组成,给人温暖、活力的感觉。
明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原色的明度最高,间 色次之,复色就偏低。色彩的明暗差异变化 如粉大红、深红等都属红色,而存在着色彩 深浅变化与差别。 纯度 ——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色彩的”鲜艳度 ”、“饱和度”。
1、用红、黄、蓝三种彩色粉笔在黑白表示出三原色,介绍色彩构成的 基本特征 (1)色彩的三原色
[设计思路] 把人的味感与色彩感觉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感受和区分色彩的表现性, 通过直观法,再一次强化色彩的心理特性和情感作用。
3、色彩的共同启示(联想)与共同情感体验 色彩的情感体验在不同年龄、性别、性格甚至不同的地域上有各 种差异,但是由于人们的心理、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有着许多相似 之处,因此,在色彩的心理方面也有共同体验。在感受这些体验以 前,我们先了解一些色彩基础知识。 问题1:三原色是哪几种颜色? 问题2:你知道色彩的基本属性? 问题3:什么叫色相、色彩的纯度、色彩的明度及三者的关系?
纯度的 变化以 及形的 大小与 疏密变 化,造 成纵深 的空间 感
色彩的亲切感与 疏远感:色彩的亲 切感是人对色彩诸 要素的对比变化的 心理感受。
明度较高,纯度适中 的调和色彩配置,有 亲切感
色彩的庄重感与活 泼感:
以黑为主调,配以红白黄色,传达出神圣庄重的色彩意味
跳跃对比,暖 色调为主调的 配置,使室内 充满情趣,轻 快活泼
实用美术基础 --色彩基础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法分析
教材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美术》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章内容《色彩基础 知识》。本课的目标可分为两部分来完成,第一部分着重了解、研究表达色彩分 类与要素,第二部分则进一步了解色彩的调和与应用。
教法分析
• 对于色彩,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因而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身 边世界的色彩的精彩和神奇,并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以及直观的色卡纸、 绘画作品、图片等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空间,促进学生进行 大胆的想象和表达,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引导观察
知识扩展
情景创设
纯色与色相以 及明度的强对 比,图形不规 则的穿插叠加 增加了欢快活 泼的感觉
高纯度绿衬以暗 灰色的背景,庄 严神秘的意味
色彩的华丽感与质朴 感:色彩及可以给人 华丽雍容的感觉,又 能给人朴实无华的韵 味。华丽感主要取决 于色彩的高纯度的对 比设置,其次是明度 和色相的微妙变化。
纯度高,色相对比强的色彩感觉华丽
冷色:有蓝色色调组成,具有冷静、清凉的感觉。
暖色
·游戏“连连看”:给出若干种色彩,根据色彩在不同地域、年龄、 性别的各种差异,以及色彩色相、纯度、明度的变化组合,找到适合 运用的对象。 问题: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对象就是根据色彩的不同色性进行色 彩表现和设计的,你能看看它们都适合什么样的颜色或可以用什么颜 色表示吗? 医院 游乐场 交通警示 非洲人 老人 女人 天空 森林 联系日常生活,找一找身边的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关系。 分段欣赏图片(建筑类、生活用品类、文具用品类、食品类、装 饰画、标志招贴类)
自然界的图片,
2、黑板上写有4个表示味道的词—甜、酸、苦、辣 出示9种不同颜色的色卡纸。 教师:请从这9种色卡纸中选择可以分别表现以上4种味道的色卡纸 (分组讨论、选择,每种味道只能选9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做代表。)
比较发现:结果90%相同(根据学生反馈,得出此百分比。) 问题:色彩如何与味道有了联系?大家又如何会对色彩的这种表现力 的认同如此一致呢?
课堂小结
进行多元评价,师生共同感受画面中色彩的认识之美。 在黑卡上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欣赏评价 教师点评:通过欣赏和创作你发现了哪些色彩搭配的规律?总 结出色彩搭配的规律:对比中求和谐、协调中求变化。
[设计思路] 黑色与其它色彩组合时,属于极好的衬托色,可以充分显示其它颜色的光 感与色感,其色彩效果比较明显。采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交互进行,集思广 益,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相互合作,共同促进,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设计思路] 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能增强学生感受力并提高自己的语言 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游戏与涂色练习,解决难点——色彩知识在生 活中的应用。“素描靠功夫,色彩靠天赋”,色彩是靠感悟出来的, 光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我在欣赏部分分类引导学生一起感受了一把 同类色与对比色的不同色彩魅力,为下一阶段的设计应用打下良好 基础。
高纯度的对比 配置有华丽感
冷暖对比强, 纯度高的色 彩感觉华丽
朴素
华丽
色 彩 的 朴 素 感
色彩的其他联觉
音 乐 节 拍 与 色 彩 造 型 的 对 应 构 成
色彩的轻重感:主 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 变化,其次是纯度的 影响。 色彩的柔软感与坚 硬感:色彩的明度和 纯度对比变化是产生 色彩软硬感的重要因 素。
明亮的色调,使整 个画面轻松明快
明 度 高 的 色 彩 感Fra bibliotek觉 较 轻纯度高,明度低的色彩配置感觉较坚硬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色彩的联想及色 彩的心理效应并 会运用色彩知识 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运用色彩表达事 物及情感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视觉感受,诱发学生内心对色彩的感受。(以美引疑)
导入美丽的自然界的图片 。 让学生从中感受色彩的奥妙。 问题:这几幅图片带给大家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内心感受呢? 生:欢快的、充满活力的、热情地、奔放的-----有明亮的感觉 问题1:你认识哪些颜色呢?这些颜色是如何产生的呢? 问题2:色彩的分类怎么分?
色彩对比
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明度对比:因明度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纯度对比:因纯度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色彩的相互关系
• A、同类色:在色相环上45度以内的颜色,统称为同类色。用同类色 的颜色表现主题可以实现色彩的融合,使画面产生协调清新的视觉效果。
同类色
B、邻近色:
知识延伸
知识延伸,体验创作的快乐。 1、教师演示如何运用搭配色彩。 2、再出示两份色彩搭配的设计图案,供学生欣赏。 3、提出作业要求:以正方形做水平、垂直的疏密分割,在相应的 空格中做色彩搭配训练。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思路]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绘画练习的。在作业设计上打破了常规的划分区 域练习,而是选择了简单图形的色彩设计,这样的图形更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接 受。在色彩搭配上,为了色调的统一,选择同类色的层次变化不仅降低了难度 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画面层次分明效果显而易见。
教学反思
• 开放性、拓展性、研究性是本课程的特点,重在开发学生培养学生兴 趣和审美观念。是否每个学生都观看了幻灯片后,都能辨别出图像细 微差别,有多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每个学生是否都参与到其中。学生互评时,是否做好相互公正。在教 学过程整体设计中,学生对图像的文件格式设计中,图片的支持不多, 学生是否理解。通过课后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