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可编辑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别说,曾经cāng()海,余情未了;别说,众里寻他,mò()然回眸;别说,画眉深浅,缱quǎn()缭绕;只说,行到水穷处,该是坐看云起时;只说,人生如花,且让你我niān()花微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这部电视剧,对我很熟悉,因为它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B.阅读,让平庸繁琐和纷乱无序的日子变得充实和丰富。

C.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逐步消退。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前六题每题1分,第⑦题2分)(1),见端以知末。

(2),则无败事。

(3)受任于败军之际,。

(4)俄顷风定云墨色,。

(5)山重水复疑无路,。

(6)持节云中,。

(7)“愁”似乎是词人永恒的话题,不仅写法多样,而且意境丰富,李清照《武陵春》中描摹愁思之重的绝妙好句有“载不动许多愁”。

请你写出描写“愁”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5.名著阅读。

(5分)(1)《朝花夕拾》中的《》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

作品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2分)(2)现在的人一般都知道无常有黑白之分,无常还戴着二尺来高的帽子,帽子上写字,白无常写着“一见有喜”,黑无常写着“一见发财”。

很简单的八个字却体现了人们的“生活幸福,腰缠万贯”的普遍愿望。

从文字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也比较喜欢。

你能说说鲁迅喜欢他的原因吗?(3分)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9分)每年的母亲节(5月11日),你所在的年级都要举行一次专题班会,今年班会的主题是“耳边响起母亲的叮咛”,请你参与这次活动。

【活动一:名言集萃】年级组将在走廊橱窗里展示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母爱”的名言,你提供的两则是:(2分)(1)(2)【活动二:短信比赛】来自山东的徐佳鑫同学创写的作品《山里母亲》荣获一等奖,请你以评委的名义写上几句“获奖理由”。

(40字左右,3分)母亲这辈子只识三个字,那是她的名字。

母亲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劳动。

母可编辑亲这辈子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三个孩子走出这山。

母亲这辈子唯一的欣慰,那就是她的孩子秉承了她的执著和坚韧。

【活动三:真情描述】九年级(2)班别开生面地邀请了各位同学的母亲来班级参加“耳边响起母亲的叮咛”互动活动。

张小羽创作的剪纸画(右图)赢得了所有人的喝彩。

请以画中孩子的口吻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

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修辞方法。

(4分)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试题。

(6分)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7.(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1分)(2)“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两句选择典型形象描写景物,很有特色。

试作简要赏析。

(3分)(3)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二)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14分)晏子治东阿①,三年,景公召而数(shǔ)②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③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bēi)池之鱼,以利贫民。

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

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nà),便④事左右⑤,陂池之鱼,入于权宗。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僻⑥。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yù)焉。

”——节选自刘向:说苑《理政》【注】①东阿:齐国的阿邑,地名。

②数:责备③诛:责罚④内(nà):纳⑤便:顺⑥左右:君之宠幸⑦便僻:恭敬得很⑧强:勉力⑨与(yù):参预,干预。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可编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臣请死.之()②属.托不行()③君反以罪.臣()④再.拜,便僻()(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寡人将加大诛于子A.积于今六十岁矣B.苛政猛于虎也C.管夷吾举于士D.万钟于我何加焉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4分)(1)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简要说说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2分)(三)阅读《树木花草可监测大气污染》一文,回答问题。

(10分)①法国农艺研究所南锡森林研究中心主任加莱克先生指出,城市中的花草树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制造氧气,而且还可以监测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②以城市中分布较广的植物为分析对象,来了解城市中空气受污染的状况和程度、污染物质的成分及其分布,这是近年来在西方开始推行的一种环境监测的新办法。

有两类植物适用于空气监测:一类称作生物显示植物,这类植物对污染物非常敏感,能够显示所受污染的状况和程度。

例如,BELW3型烟草对臭氧特别敏感,受到污染后叶子上便起白斑,受污染越厉害白斑越多。

科学家在相同条件下把盆栽烟草摆放在城市中的不同位置,然后根据烟叶上的白斑状况来判断空气中臭氧的污染情况。

法国加莱、敦刻尔克、南锡、斯特拉斯堡等城市都采用过此种方法。

另一类称作生物积蓄植物,例如杨树和柳树等。

这类植物由于生理结构上的一些特点而能将污染物保持很长时间。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叶片上的污染物,来了解污染物的性质和污染的相对程度。

杨树叶上有蜡质和细毛,是非常理想的积蓄植物。

树木是比花草更有代表性的积蓄植物,因为花草的植株比较矮,离地面近,容易沾染灰尘。

③植物监测空气污染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投入少、容易实施。

先进的监测仪精确度很高,但费用也高,不可能广泛使用,而且位置固定,监测范围有限。

植物监测方法则在费用少的情况下能让人了解空气污染的基本情况,可以对监测仪器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如因气候或植物季节原因不能保证常年可用,病虫害会对被观测的植物造成干扰等。

(选自《大众科技》,有删改)12.树木花草为什么能够监测大气污染?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4分)13.请用作比较的方法说一说杨树为什么是非常理想的积蓄植物。

(3分)14.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

(3分)(四)阅读议论文《“磨”到最后》,完成15~17题(10分)①“我磨墨,墨磨我”,这是画家韩羽的一枚书法印章。

他自幼热爱文学、戏剧。

搞漫画创作,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

那时,他向省报投稿,天天投,天天退,如此持续可编辑了几年,把美术编辑都投怕了。

他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幽默地写下了如此对联:“惯以坏画充好画,聊将嘘声作赞声。

”②两个“磨”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磨墨,“朵朵花开淡墨痕”;磨我,独树一帜丹青手。

他的书画功底老到、深厚,不但“磨”进了电影、戏剧,而且“磨”进了书法、“磨”进了文章杂学。

他的书、画、文章,外行觉得有意思,内行觉得见功夫,堪称独一无二。

他创作极认真,圈里人都知道,韩先生一是作画少,另就是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拿出来,而是撕掉。

他的标准不是创作不出手,他不愿重复自己,不愿复制自己。

他的作品轻松好玩,令人赏心悦目,据说他的创作过程是很痛苦的。

先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继而掼笔撕纸、长吁短叹,久不得其要,继而灵感偶至,马上抓住。

韩羽的“磨”字诀给人生以太多的教益。

“磨”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9尔扎克这句话。

但是他颠倒了这句话的主语和宾语,他说:“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大师大见解,磨至粉碎,磨成双向,功夫深,力度大,质量高。

不磨不粉碎障碍,无以前进;不磨不粉碎自己,无以提高。

大凡德高望重者、事业辉煌者、叱咤风云者,莫不是磨着困难磨着自己、粉碎着障碍粉碎着自己,步向新生、步向辉煌的。

有人想轻松之磨,磨来磨去无精神;有人作虚假之磨,碌碌无为度一生。

所以,磨须有心有志,磨要脱胎换骨。

⑤贝多芬说:“卓越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于己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人生曲折,跌宕起伏,“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只是希冀和祝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倒是司空见惯。

然而,许多人对“磨”厌恶、惧怕,在他们心目中,一蹴而就是快慰,反反复复是窝囊,总想三板斧劈尽一切障碍,三把火烧出一片新天地,往往事与愿违。

而磨砺临头不去“磨”,被动挨“磨”怨天尤人,如此人生态度则更不可取。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诗句告诉世人,人生的磨击是少不了的,关键在于自身坚劲,经磨、耐磨、迎“磨”而上,就会磨出灿烂的人生。

15.说说题目“‘磨’到最后”蕴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

(2分)16.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4分) (1)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2)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17.(1)文章开头不提观点,却从韩羽的书法创作和成就写起,作用是什么?(2分) (2)作者说“人生是‘磨’而强,‘磨’而亮,‘磨’而奋发向上”的,请你为本文补充可编辑一个因“磨”而成功的事例。

(2分)(五)阅读郑远星的《梅魂》一文,完成18~21题。

(20分)①题记: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景区内,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梅树,花期在蜡梅、春梅之后,被称为“杏梅”,相传为欧阳修亲手所植。

②千年前的那个雪夜,欧阳太守又醉了。

③风咆哮,卑微的杂树山草被扭曲了头颅;雪乱舞,柔弱的杨树、柳树被压弯了腰身。

庙宇亭阁的飞檐上落满了雪。

醉酒的太守留宿山中,那是太守贬谪滁州后的第二个冬,他心中的悲愤和失落感早已平静,刚烈之气在风雪中化作了冷峻深沉。

④半醉的太守夜半起床,悄悄出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雪地上。

太守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由想起他生命中的一次次风雪。

他来到那棵小梅树前,轻轻抖掉压在它身上的雪,像父亲一样默默看着它,看着它黑色的树干,看着它稀疏的枝条。

这是太守亲手栽下的梅树,他每次上山都来看它。

太守平生爱梅,梅与他性情相通。

他在为政之余坐在梅树下,看林壑芳草,听鸟鸣泉声,饮酒赋诗,操琴吟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