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现浇施工方法及工艺
本工程现浇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法施工。
图2.5.2-9挂篮悬臂现浇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1.4.1.墩梁临时固结措施
悬浇连续梁在体系转换之前,必须设置临时支座,可以通过设置锚固钢筋的方式来实现。
连续箱梁体与临时支座相接部位布设纵横Φ12间距100mm钢筋网片。
临时支座顶面各设一薄层隔离层,隔离层采用两层油毛毡制作,以便在合拢后清除临时支座。
1.4.
2.墩顶现浇段(0#段)施工
0#
图2.5.2-10 托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⑴托架安装
托架采用2根[25的槽钢加工成三角桁架,墩身每侧设6片,通过预埋钢板同墩身连为一体。
托架各节点均采用焊接联接,以减少托架的非弹性变形。
上铺设型钢立柱和方木。
纵梁托架搭设完毕后采用吊挂水箱法进行等载预压,0号块托架设计见“0号块托架。
⑵预压
托架拼装完成后,进行预压试验,消除托架的非弹性变形,减少梁段下沉量,使灌注后的梁段设计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通过预压测试确定托架的弹性变形量,为调整梁体线形提供依据。
⑶模板安装
梁底模板:两端悬臂部分采用大块钢模板(挂篮底模),两悬臂端梁底纵坡的调整,利用调模装置调整坡度,从而使底模达到坡度要求。
外侧模:采用大块钢模板,在梁变宽部分利用调模装置调整立模宽度,当内外侧模板拼装后用Φ18对拉螺杆对拉,拉杆间距按水平0.5米,竖向1.0米布置。
顶板底模与外
侧模连接处镶橡胶条塞紧,以防漏浆。
隔墙模板及腹板内模板:均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现场拼装,内模板的紧固主要用对拉螺杆,并用脚手架连接。
倒角模板采用木模。
进人洞模板及支架:隔墙人洞采用木模板、木支架,顶板临时人洞模板采用钢板焊接,支撑用Φ12钢筋与梁顶板钢筋网片焊接。
端模:端模用自行加工的钢模板,与内外模及其骨架连接牢固,中间留进人洞方便捣固人员出入,待混凝土浇筑到位后再行补加。
⑷顶板和腹板预留施工窗口
因模板安装后,0号段中部形成全封闭状态,人员和混凝土无法进入,使施工不能很好进行。
为解决该问题,在顶板和腹板无预应力筋的部位开设施工通道,人员和混凝土借此通道进出,待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该通道时,按要求连接钢筋和封堵模板。
为解决开窗口时木板、锯末进入底板后不易清除,窗口位置提前确定并在安装模板前预先开好。
⑸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安装及张拉,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安装及张拉,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见后面章节。
1.4.3.对称悬灌梁段施工
⑴施工工艺流程
悬灌梁段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
图2.5.2-11 悬灌梁段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挂篮采用轻型菱形挂篮,主要由主桁架、行走及锚固系统、吊带系统、底平台系统、模板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该
挂篮承载能力和刚度大,机械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⑵施工挂篮
①挂篮结构
挂篮结构见“2.5.2-12 挂篮结构示意图”。
②挂篮拼装
挂篮结构构件运达施工现场后,利用吊车吊至已浇梁段顶面,在已浇好的0#梁段顶面拼装,拼装完毕后,对挂篮施加梁段荷载进行预压,充分消除挂篮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悬灌施工过程中,将挂篮的弹性变形量纳入梁段施工预拱度计算。
挂篮结构拼装的主要流程见图“2.5.2-25 挂篮拼装流程图”。
③挂篮静载试验
挂篮拼装完毕后,进行荷载试验以测定挂篮的实际承载能力和梁段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挂篮正面示意图
图2.5.2-12挂篮示意图
荷载试验时,加载按施工中挂篮受力最不利的梁段荷载进行等效加载测定,各级模与外侧模连接处镶橡胶条塞紧,以防漏浆。
隔墙模板及腹板内模板:均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现场拼装,内模板的紧固主要用荷载作用下挂篮产生的挠度和最大荷载作用下挂篮控制杆件的内力。
图2.5.2-25 挂篮拼装流程图
根据各级荷载作用下挂篮产生的挠度绘出挂篮的荷载—挠度曲线,为悬臂施工的线性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根据最大荷载作用下挂篮控制杆件的内力,可以计算挂篮的实际承载能力,了解挂篮使用中的实际安全系数,确保安全可靠。
加载方法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可采取堆积砂包模拟加载或是采取通过千斤顶和锚固于承台内的锚碇对拉反压加载。
④挂篮的移动
在每一梁段混凝土浇注及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将挂篮沿行走轨道移至下一梁段位置进行施工,直到悬灌梁段施工完毕。
⑤挂篮的拆除
箱梁悬灌梁段施工完毕后,进行挂篮结构拆除。
拆除顺序为:内模系统→侧模系统→底模系统→主桁架,吊带系统及行走锚固系统在其过程中交叉操作。
内模系统采取拆零取出,侧模、底模系统采用卷扬机整体吊放,主桁架采取先退至墩位附近再利用吊机进行拆零。
⑥挂篮拼、拆装注意事项
A、挂篮拼装、拆除应保持两端基本对称同时进行。
B、挂篮拼装应按照各自的顺序逐步操作,作业前对吊装机械及机具进行安全检查,在操作过程中地上、空中应有专人进行指挥及指导。
C、挂篮的拼装、拆除是高空作业,每道工序务必经过认真的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⑶对称段悬臂灌注施工
连续箱梁块悬浇从1#块开始,每段悬浇的长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每块采用一次浇筑完成。
在悬臂挂篮施工前建立连续梁线型控制点,桥梁中线控制点。
箱梁块模板应与前段梁段紧密结合,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接缝处理,严防接缝处错台和漏浆。
挂篮底模后下横梁刚度要大,采用强度高的后短吊带收紧,以防底板接缝处错台和漏浆。
内、外侧模在后一块搭接处事先预埋好“H”型螺母或拉杆孔,在浇注下一阶段混凝土前利用此螺母或孔收紧模板。
每节梁段混凝土在初凝前一次浇筑完成,浇筑砼时,从悬臂端部开始向根部顺序浇筑,在根部与前段混凝土连接,在浇筑过程中随时调整由于梁段自重在挂篮上产生的挠度避免产生裂缝。
悬臂浇筑的要点是,在混凝土浇筑时力求两端平衡。
为有效控制箱梁两端的混凝土浇筑重量偏差,严格两端的混凝土浇筑的盘数,一盘一盘控制,两端交叉泵送,做到两端混凝土等量对称进行,浇筑速度一致,使悬臂端砼数量误差不超过设计要求。
悬臂浇筑过程中,应作好箱梁块悬浇的监测、监控工作。
在每个块件的前端顶、底板应设置几处观测点,测出每个阶段的高程变化情况,以控制箱梁块的抬高量和箱梁悬浇过程中的线型。
①挂篮前移:在前一梁段施工完毕后,解除放松各吊点,使模板脱离梁体,解除梁上后锚点,进行锚固转换,行走小车托力转换在滑道上,通过手拉葫芦拖拉主桁,整个挂篮前移动至下一梁段位置。
②挂篮调整及锚固:挂篮就位后,进行主桁和底篮后锚安装,然后通过测量仪器进行中线、高程测量、定位,通过千斤顶进行标高调整,经过检查确定合格后,最后进行全面锚固。
③模板就位
梁段模板安装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符合相关规范
规定。
④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安装及张拉,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见后面章节。
1.4.4.合拢段施工及结构体系的转换
连续箱梁合拢施工时先边跨合拢,再中跨合拢。
合拢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合拢段两端悬臂标高及轴线允许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⑴拢段施工工艺流程
合拢段施工流程见“2.5.2-13合拢段施工工艺框图”。
⑵边跨合拢
边跨合拢施工步骤图见“2.5.2-14 边跨合拢施工步骤图”。
图2.5.2-13合拢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2.5.2-14边跨合拢施工步骤图
①施工准备
A.悬臂梁段浇注完毕,拆除悬臂挂篮;
B.清除箱顶、箱内的施工材料、机具,用于合拢段施工的A “T 构”悬臂浇注及边跨等高度现浇段施工完毕。
搭设合龙段支架。
B 加水箱配重,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边跨合龙段锁定。
C 选择当天最低温度时间浇注混凝土,逐级卸除水箱配重。
D 边跨合龙段预应力张拉及锚固完毕,拆除合龙段支架。
拆除边跨模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