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预防措施划
1、非操作工操作起重机械和施工机械,非起重工进行起重作业。
2、起重机械安全装置不全,带病运行,移动式汽车吊不支腿吊装物件。
3、两台及两台已上起重机械抬吊设备、起重量达85%及以上、在高压线下方及附近进行起吊作业,不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
4、操作工视线不清,起重工指挥信号不明就进行吊装作业。
5、五级以上大风进行受风面大的物件吊装,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进行吊装作业。
8、吊挂设备用钢丝绳与钢性梁接触处没有采取保护措施。
9、超负荷使用链条葫芦或开口滑子及钢丝绳。
10、设备固定不牢固就拆除保护措施。
11、施工人员任意抛掷物件,交叉作业不搭设隔离层。
12、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井架上料口,不搭设隔离层。
13、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起吊设备
严格操作规程,做好钢丝绳保护措施。
3、塔边30米内为危险区,通道及进出口上方搭隔离防护棚,高≮3米;
4、塔中央搭井架,高20米拉一道揽风绳,筒壁高10-15米处每隔4米预埋一个钢筋鼻子,先用钢丝绳拉紧底网,用于拉满堂安全网;
5、塔壁外侧10-15米处,设宽为10米的安全防护网;
6、筒壁施工时,钢制三角吊架上部设通道,外侧设栏杆,栏杆外侧设防护立网,三角架下部设安全兜网;
8、所有孔、洞、沟、边、口,均应有盖板或防护栏杆,并悬挂安全标志牌。
9、汽机间所使用的材料、原料,预先要有策划和安排,堆放有序,标识齐全,领用方便,又不影响施工、环境和质量;
12
母线安装
1、未严格按电气操作规程作业;
2、脚手架搭设不符合有关规定;
3、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4、防护措施不到位;
5、未严格执行高压作业的有关规定;
危险源辨识与预防措施策划
序号
危险点危害辨识
危险因素
辨识
预防与控制
的主要措施
13
母线安装
7、集控室、直流配电室送电后,送电配电盘必须悬挂“有电危险”警示牌;
8、主变压器安装及220KV升压站设备安装用脚手架,严禁用钢性材料搭设;
14
设备安装、吊装过程中
1、由于悬挂点或设备支架不牢固而发生设备坠落
2、在设备安装时,由于采取措施不当发生挤伤或碰伤施工人员
起重和指挥人员应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作业前应检查安全装置,保持设备良好状态,汽车吊先支腿后吊装物件。
特殊情况下施工,按规定先办理施工作业票后作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允许违章操作。
谨慎操作,注意了望。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允许违章操作。5级大风中作业必须加强防护,和监护。
8
施工中发现火灾事故(见最后面第15节内容)
5、楼梯口、通道口,无防护设施,不搭设隔离层。
6、利用平台栏杆或没有固定的管道起吊、悬挂物件;
1、主厂房施工时,高10米处设悬挑式安全网,宽度≮3米,平台设1.2米栏杆,栏杆外侧设防护立网;
2、行车梁吊装时,在两柱间拉水平安全绳,用于挂安全带;
3、钢屋架吊装时,每榀屋架之间悬挂满堂安全网,确保吊装、粉刷及灯具安装人员的人身安全;
序号
危险点与危险源危害的辨识
危险因素
辨识
预防与控制
的主要措施
6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发生机械、设备事故
1、由于悬挂点或设备支架不牢固而发生设备坠落
2、在设备安装时,由于采取措施不当发生挤伤或碰伤施工人员
3起重工具、索具不合格发生设备坠落
5、机械安全装置不全,操作人员不合格发生设备坠落或损坏
6、防风措施不当发生设备坠落
序号
危险点危险源
危害的辨识
危险因素
辨识
预防与控制
的主要措施
1
高空作业时易发生人身坠落事故
1、由于各临空面、平台、楼梯无栏杆或栏杆不全;
2、孔洞无盖板。施工人员坐在平台边、孔洞边;
3、脚手架搭设不牢固、稳定性差、脚手板单板使用;
4、6米以上脚手架无兜底安全网和防护立网;
5、6米以上高空作业面下无安全防护网;
4、安装前应检查安全装置,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5、六级以上大风不能作业。
6、起重和指挥人员应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7、起吊钢丝绳与被起吊机械棱角边接触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7、起重指挥人员不合格发生设备碰撞或挤伤、碰伤施工人员
正确选择悬挂点,检查支架牢固程度,安全操作。
安装现场应有监护人员,统一指挥、协调。
做好安装前的工具检查,避免
设备坠落。
安装前应检查安全装置,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六级以上大风不能作业。
起重和指挥人员应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7
施工过程中发生机械及机械伤害事故
电动机具外壳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地。
5
设备运输、倒运过程中发生设备损坏和伤人事故
1、运输道路选择不当,驾驶失误
2、设备放置不平稳,绑扎不牢,没有封车或封车不严。
3、人与设备混装。
4、车速太快,车况不良,路况不好,交通标志不明
踏勘路线,谨慎驾驶。
遵守操作规程,把好绑扎关。
严禁人与设备混装。
保持良好车况,谨慎驾驶,注意观察。
4、电源线绝缘老化、电源线裸露、中间接头没有采取防护措施。
5、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没有分开,共用一根接地线。
6、电源线直接绑扎在金属架上,照明灯具悬挂高度低于3M,或低于3M未加保护罩。
7、电源线长度超过5M,或未用带漏电保护器的卷线盘。
8、漏电保护器放倒使用,或倾斜超过5°。
9、金属容器、管道、潮湿场地不使用安全电压,或将行灯变压器放在容器内。
序号
危险点危害辨识
危险因素
辨识
预防与控制
的主要措施
9
锅炉安装
1、由于悬挂点或设备支架不牢固而发生设备坠落;
2、在设备安装时,由于采取措施不当发生挤伤或碰伤施工人员;
3起重工具、索具不合格发生设备坠落;
4、机械安全装置不全,操作人员不合格发生设备坠落或损坏;
5、防风措施不当发生设备坠落;
6、起重指挥人员不合格发生设备碰撞或挤伤、碰伤施工人员
3、施工废料、边角余料没有及时清理到废料箱内;
4、高处作业人员小型工具没有放在工具包内,较大工具没系保险绳;
5、脚手架及平台上部堆放材料太多;
6、利用平台栏杆或没有固定的管道起吊、悬挂物件;
7、起吊设备、材料用钢丝绳与棱
角接触处没有采取保护措施。
严格按《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操作,设备、材料摆放平稳。
3起重工具、索具不合格发生设备坠落
4、机械安全装置不全,操作人员不合格发生设备坠落或损坏
5、防风措施不当发生设备坠落
6、起重指挥人员不合格发生设备碰撞或挤伤、碰伤施工人员
1、正确选择悬挂点,检查支架牢固程度,安全操作。
2、安装现场应有监护人员,统一指挥、协调。
3、做好安装前的工具检查,避免
设备坠落。
7、筒内壁刷防腐油漆时,要注意防火;
8、夜间施工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序号
危险点危害辨识
危险素
辨识
预防与控制
的主要措施
11
主厂房安装
1、吊挂设备用钢丝绳与钢性梁接触处没有采取保护措施。
2、超负荷使用链条葫芦或开口滑子及钢丝绳。
3、设备固定不牢固就拆除保护措施。
4、施工人员任意抛掷物件,交叉作业不搭设隔离层。
4、所有送、停电操作,必须办理工作票,操作完后要检查断开位置;
5、施工人员攀登母线构架时,应做好防坠落措施,挂好自锁器;
6、已送电的6KV配电室门上必须悬挂“高压危险”警示牌,已带电的盘柜必须有可靠隔离措施,悬挂“高压危险”警示牌,所有进出人员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7、已送电的400V配电室门上必须悬挂“有电危险”警示牌,已带电盘必须有“盘已送电,禁止操作”警示牌,所有进出人员必须办理登记;
6、未严格执行操作人员登记制度;
7、未悬挂安全警示牌,违章操作;
1、发电机出线室外段封闭母线安装,根据需要搭设脚手架,视情况设安全兜网和防护栏杆;
2、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
3、220KV升压站发电机进线间隔,及高压备用变压器出线间隔母线、设备安装危险性比较大,易触电,为此安装、吊装过程中做到人与带电体的距离≮2米,起重机械间距≮5米,施工人员作业区应有明显的隔离装置,悬挂“止步、高压危险”警示牌;
4、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
5、脚手架及模板拆除,应设警戒线,并有专人监护,高空严禁抛掷架杆、板、和扣件。
6、汽轮机车间6米和12米平台四周设临时栏杆,高1.2米,0.6米设水平杆,刷红白相间油漆;
7、电动水泵基础及水管沟设防护栏杆,高1.2米,06米设水平杆,刷红白相间油漆;
6、简易通道、人行便桥搭设不符合安规要求,两侧无栏杆;
7、施工人员移动频繁处无安全绳,转移工作地点时不走安全通道;
8、攀登爬梯不使用攀登自锁器,爬梯固定不牢或手拿物件攀登爬梯;
9、高处作业人员不能正确使用安全带,没有做到高挂低用;
10、操作平台栏杆连接不牢固,或施工人员站在栏杆外进行作业;
11、恶劣天气进行高处作业;
10、电动机械、电动机具没有进行可靠接地,或接地电阻大于4Ώ。
加强管理,严禁非电工从事电工作业。
严格“一闸一机一漏保”。
严禁违章操作。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严格按TN—S供电系统的要求使用工作接零和保护接地。
严禁用金属丝绑扎电线。
加强防护和监管,严格“一闸一机一漏保”。
及时更换,正确使用。
一定要使用12V安全电压照明,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在容器内。
8、锅炉外封闭施工时,从零米搭设脚手架,根据安装需要设安全兜网,外侧设悬挑式安全网,宽3米;
9、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切实把好“12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