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原理_第一章导论

经济学原理_第一章导论


自由品或免费品(free goods):如阳光
资源主要有: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资土地、劳动、资本、企业 家才能
对任何经济社会,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
7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的产生)
o 基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o 安全需要(Safety) o 社会需要(Social) o 地位需要(Esteem) o 自我实现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6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的产生)
• 稀缺性:资源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续) – 资源或物品的有限性 物品通常可分为: 经济品(economic goods):如衣服、食品
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确定
14
基本模型
• 简单经济循环流转模型
产品需求 产品市场 消费支出 销售收入 产品供给
实物流程
货币流程
家 庭
要素收入 要素供给 要素市场 要素需求 成本支出
企 业
15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 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谓 “虫瞰”(worm’s eye)。 – 单个经济单位:家庭(居民户) 效用极大化 企业(厂商) 利润极大化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 定义:一种资源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 弃的在其它各种可能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 益。 – 前提: 资源的稀缺 资源的多用途
– 存在于任何行为主体的任何选择行为中
9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 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产品转换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boundary(production transformation curve))
13
基本假设
o “经济人”以利已为原则 o “经济人”服从“看不见的手”指挥 o “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实证结论 目标的多元化、非最大化、有限理性甚至 非理性 – 完全竞争:经济主体在没有任何政府干预的完 全竞争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不完全竞争
– 完全信息:经济主体完全掌握市场上的各种信 息,完全了解市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主题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问/答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2
基本假设
• 传统假设条件中最基本的有三条: – 完全理性: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如居民、 厂商)都充满理智,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 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量,其行为符合 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
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密的“经济人”假说。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 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 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 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 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 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 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 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小经济学,个体 大经济学,总体 经济学,价格理 经济学,收入理 论 论 个量分析法 总量分析法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中心 主要目标
从个体入手研究 从总体入手研究 一国经济运行 一国经济运行 市场价格 个体利益最大 国民收入 社会福利最大
17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经济学原理 Economics
第一章
导 言
Jianliang 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第一章 导言
本章从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出发扼要介 绍了经济学的概念,认为:经济学是 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实现最优的
民 用 A 品
边际转换率 C E D B 生产可能性曲线
O
军用品
10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 • 生产什么(what) – 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how) – 由谁生产、用什么资源生产、用什么技术生产 、用什么组织形式生产 • • 为谁生产(for whom) 何时生产(when)
– 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
学科,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构
成了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两大组成部分 。
3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4
主题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5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的产生)
• 稀缺性:资源或物品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 – 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 多种多样、多层次,由低到高,永无止境 马斯洛的需要(欲望)层次理论:
• 选择性:资源物品欲望的满足具有多种选择 – 资源物品:如石油,如电力 – 物品欲望的满足:如自来水,如充饥 • 经济学:研究稀缺条件下如何抉择的学科
– 欲望的无限性
– 资源的稀缺性 – 选择的重要性(资源的多用途性) – 最优化思维: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求无限欲望 的最大满足
8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个量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 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 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是谓 “鸟瞰”(bird’s eye)。 – – 整个国民经济总体 总量
16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可概括为以下表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