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各章习题

心理学各章习题

绪论作业一、填空题1、个性心理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2、人的心理过程包括、和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性格。

4、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由心理学家创建于德国莱比锡大学,其在心理学史上重要意义是。

5、年,德国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其从哲学中独立出来,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6、心理学是研究_ _及其的科学。

二、选择题1、高师学生学习心理学的最适当理由是()A心理学可以为各科教学提供有效的方法B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学生的行为C心理学有助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D心理学是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科学基础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A1864 B1879 C1903 D19203、教师想了解学生对作文的态度,让学生填写了问卷,与部分学生座谈,与个别学生谈话,找到了问题及原因。

他用的是()A 观察法B 调查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三、问答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简要回答观察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为什么说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历史却非常短暂?心理的生理基础作业一、填空题1、心理的实质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对同一事物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说明心理是客观世界的映像。

2、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和两大部分。

3、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等五部分组成。

4、“谈虎色变”是信号刺激物引起的反射活动。

5、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6、无脊椎动物的心理水平停留在阶段。

动物进化到,出现了思维的萌芽。

7、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和思维萌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1、心理的实质是()A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B改造客观世界能动性的反映C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D生理活动的结果2、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其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A言语功能B数学计算功能C空间形象知觉功能D抽象思维功能3、神经组织的基本单位是()A神经纤维B树突C轴突D神经元4、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最高调节部位是()A大脑B小脑C间脑D脑干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类型是()A兴奋与传导B兴奋与抑制C反射与反馈D分化与泛化6、新生儿的哭属于()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反射D第二信号系统反射7、从动物的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A语言B制造工具C劳动D直立行走8、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之为()A反映B感受性C意识D感应性9、无脊锥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A感觉阶段B知觉阶段C思维萌芽阶段D意识阶段10、下列情况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有()A触景生情B谈虎色变C打草惊蛇D望梅止渴三、名词解释1、条件反射四、问答题1、什么是反射与反射弧?2、举例说明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注意作业一、填空题1、一个人被对象自然吸引会引起注意;对对象探究需要注意。

2、有意后注意是有,不需要的注意。

3、注意的三个主要功能是功能、功能和调节功能。

4、注意的外部表现包括:、以及呼吸变化。

5、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第二类是。

6、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第二类是人的主体状态,包括:、和健康状况。

二、选择题1、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A根本对立B基本相同C可以相互转化D不能相互转化2、学生听课时,同时听、看、想、记,这是注意的()A分散B转移C起伏D分配3、“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稳定性4、下列那种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A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B教师改变讲课的语音或语调C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D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注意是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特征C组织特性D认识过程6、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注意的动摇7、下列哪项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8、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一心二用”是()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9、思想开小差是注意的()A分散B转移C动摇D起伏三、名词解释1、有意后注意2、注意的广度3、随意注意四、问答题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2、注意的品质特性有哪些?3、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五、论述题1、教师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感知觉作业:一、填空题1、看见花时,认识到这是“红颜色的花”,这是觉而不是觉。

2、观察是有、有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3、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在数量上成关系,绝对感觉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越。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一种感觉的现象,它是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官引起变化的结果。

5、知觉的选择性就是把知觉的优先从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6、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

7、视觉的适应可分为和。

8、影响他人知觉的心理因素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二、选择题1、红色让人感觉温暖,这是()现象。

A感觉的适应B感觉的对比C联觉D感觉的补偿2、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对数关系D毫无关系3、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事业和欢乐的活动,会使人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有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之感,这是()。

A幻觉B联觉C时间错觉D适应4、教师用红色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

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5、感觉的适应和对比现象的发生是()。

A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结果C几种感觉综合起作用的结果D联觉6、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A差别感受性B最小可觉差C绝对感受性D绝对感觉或限7、父母常常通过自己的皮肤接触,发现孩子有了热度。

对这一现象最适当的解释是(A)A温度超过差别感觉阈限B温度超过绝对感觉阈限C父母对孩子的关心D人对温度感觉敏锐8、战士偷袭敌人时,身穿迷彩服,是利用知觉的()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9、无论光线如何变幻,我们总是把国旗知觉为红色的,这是知觉的()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三、名词解释:1、感觉2、知觉4、观察法5、感受性6、感觉对比7、感觉阈限四、问答题1、直观性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哪些?2、什么是知觉?它和感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五、论述题1、观察有何作用?顺利观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如何培养人的观察能力?2、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记忆作业一、填空题1、记忆是人脑对的反映。

根据心理学研究,“睡觉前看书记忆效果好”,主要是因为睡前识记可免除的干扰。

2、心理学家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来划分,将记忆分为三种,即、和长时记忆。

3、依据在识记中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可以把识记划分为和。

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他自己为被试,以他制作的为识记材料,最早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保持和遗忘的规律。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发展是,遗忘速率是。

6、根据识记材料的特点和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可以把识记分为和。

7、记忆的品质有: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

二、选择题1、学习程度对保持和遗忘有较大影响,实验证明,既不产生疲劳又使保持的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为()A100% B150% C200% D80%2、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A信息得不到注意B抑制作用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D信息受干扰3、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A7 ± 2 个组B8 ± 2 个组块C9 ± 2 个组块D10 ± 2 个组块4、瓦特从蒸汽把水壶盖推得上下移动而进入蒸汽机的发明制作,这是作用()A.原型启发B.迁移C.科学幻想D.再造幻想5、考试时,我们能正确回答学习过的题目,这体现了记忆中的()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6、“张冠李戴”是记忆的那个品质的表现()A记忆的巩固性差B记忆的敏捷性差C记忆的准确性差D记忆的准备性差7、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A后象B表象C想像D联想8、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的影响(C)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双重抑制D单一抑制9、有预定目的、任务又自觉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之为()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10、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A思维B想像C注意D复述11、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12、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识记三、名词解释1、有意识记2、前摄抑制3、倒摄抑制4、遗忘5、遗忘曲线6、表象:7、回忆:8、过度学习:四、问答题1、简要说明记忆的基本过程?2、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哪几种?用图表或文字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请联系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4、有人认为填空题比选择题更能准确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5、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6、简要分析遗忘规律及主要原因。

五、论述题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

思维与想象作业一、填空题1、思维的基本过程有与。

2、定势是由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它使人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3、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生动的描述,在头脑中出现边防战士在前线和敌人浴血奋战的形象,这是想象;小发明家发明一种新的工具之前,在它头脑中先形成了这个新工具的形象,这是想象。

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的反映。

5、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进行加工改造建立形象的过程。

6、触景生情所引起的浮想联翩,睡眠中的梦境均属于想象。

与主体的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叫做。

7、是概念的本质属性,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二者成反比关系。

8、“人云亦云”是与思维的性和性相反的品质。

二、选择题1、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段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2、看过名著《三国演义》的人,在头脑中都可以形成张飞的形象,这是()A表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3、学生随着老师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这是()的心理活动。

A表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4、学生根据教师作文命题进行构思、想象,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这是()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空想D理想5、想象的源泉是(),想象需要有丰富的()。

A记忆B表象C思维D客观现象6、语言是思维的()A内容B结果C工具D语言就是思维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发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8、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A具体化B分析C系统化D抽象三、名词解释1、创造性思维2、定势3、形象思维四、简答题:1、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作文中的“一事多写”属于哪种思维?这种思维有什么特点?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3、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是什么?5、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性?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情绪情感作业一、填空题1、情绪就是人对与人的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