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铸铁的金相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和研究灰铸铁、可锻铸铁及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特征。
2.了解影响铸铁中石墨形态的因素。
二、概述
根据石墨的形态、大小和分布情况不同,铸铁分为:灰口铸铁(石墨呈片条状)、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和球墨铸铁(石墨呈圆球状)。
(一)灰口铸铁
灰口铸铁组织的特征是在钢的基体上分布着片状石墨。
根据石墨化程度及基本组织的不同,灰口铸铁可分为:铁素体灰口铸铁,铁素体—珠光体灰口铸铁和珠光体灰口铸铁。
对灰口铸铁石墨形态的观察,应在未浸蚀的试样上进行。
放大倍数为100倍。
灰口铸铁石墨分布形状的说明见下表1。
表1
(二)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又称韧性铸铁)是由白口铸铁经石墨化退火处理而得。
其中渗碳体发生分解而形成团絮状石墨。
按照基体组织不同,可锻铸铁分为铁素体可锻铸铁和珠光体可锻铸铁两类,如下图所示。
(三)球墨铸铁
在球墨铸铁组织中石墨呈圆球状。
球状石墨的存在可使铸铁内部的应力集中现象得到改善,同时减轻了对基体的割裂作用,从而充分地发挥了基体性能的潜力,使球墨铸铁获得很高的强度和一定的韧性。
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方法指导(一)实验内容及步骤
1.各小组分别领取各种不同类型的铸铁材料试样。
2.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分析其组织形态特征。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1.金相显微镜;
2.金相放大照片;
3.各类铸铁的金相显微试样。
(三)注意事项
1.对各类铸铁可采用对比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着重区别各自的组织形态特征。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
2.根据观察,综合分析各类铸铁的形成机理。
3.画出4种组织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