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警察系统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电子警察系统施工方案 (3)系统简介 (3)施工工序 (3)施工准备 (4)工具准备 (4)材料准备(以某路口700W电子警察为例) (4)技术准备 (5)施工方法 (6)杆件基础制作及要求 (6)落地机柜基础制作 (11)手孔井制作及工艺 (12)管道敷设及要求 (12)防雷接地系统 (13)杆件吊装 (16)设备安装 (17)安装抓拍单元 (18)安装补光灯 (19)机箱内设备安装 (20)设备接线 (21)视频电子警察基本接线图 (21)相机后面板接口示意图 (23)红绿灯信号检测器接线面板 (24)闪光灯 (25)系统施工方案系统简介高清电子警察系统由前端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以及后端管理子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实现对路口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压线、不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自动抓拍、记录、传输和处理,同时系统还兼具卡口功能,能够实时记录通行车辆信息。
施工工序施工准备基础制作浇筑养护杆件吊装设备安装调试管路施工开挖、埋管回填穿线、安装、接线开挖、接地桩、地笼施工准备工具准备安全防护工具定位工具反光背心安全带测距轮卷尺安全帽安全警示牌皮尺喷漆锥形交通标水马警戒线工作服手套其他开挖浇筑工具施工车辆开挖工具砌砖工具登高车工程施工车安装工具发电机吊车铺管牵引机电镐混凝土震动棒破路机装载机其他挖掘机其他材料准备(以某路口700W电子警察为例)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要求单位数量专用设备1 电警抓拍单元ECU-A046-IT 套1/3车道2 补光灯SL-2102 台1/车道(3车道配2盏)3 交通信号灯检测器TLD-2016-6(默认)台1/16信号灯组4 复合控制单元CCU-20X0 台1/方向(注:落地机柜所在方向不需配置,抓拍单元至落地机柜距离大于90米需配备光纤收发器。
)5 终端服务器TS-5012-X 台1/路口6室外机柜(含风扇、防雷、强电模块)ODH-2X11 台1/点通用设备(集成商可自购)1网络交换机电源适配器EDS-205A-T/EDS-208A-T适配器,KPL-040F(绿头),12V,40W,两线,能效V级电源线(国际)1.2米,IEC53RVV台根据实际需求2 光纤收发器DS-3D01T(R)-A(-B)(-C) 对1/点3 光纤终端盒个(1+X)/点X:表示该点有X个方向的抓拍单元至落地机柜距离大于90米。
4 立杆或龙门架定制套根据实际需求5 网线屏蔽网线,STP/Y 4*2*0.5,黑米根据现场情况计算6 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RVSP2*0.5黑-红-蓝米根据现场情况计算7 220VAC电源线电源线,RVV3*1黑-红-黑-黄绿米根据现场情况计算8 补光灯控制线RVVP2*1黑-红-蓝/屏蔽线米根据现场情况计算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
具体内容如下: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资料,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施工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规范、方针和政策;审查施工图纸、设计图纸与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参与施工人员签字确认。
施工方法杆件基础制作及要求杆件基础开挖标准1、立杆基础的深度、宽度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因现场条件不满足时应该保证立杆基础的体积和设计体积相等。
基础规格见下表序号立杆横臂基础尺寸备注1 4m-5m 1×1×1.5 (m3)2 6m-9m 1.2×1.2×2(m3)3 10m-12m 1.5×1.5×2.1 (m3)4 13m-15m 1.8×1.8×2.3 (m3)基础尺寸只做参考、具体以设计院尺寸为准。
杆件基础开挖1、根据地形条件和定位选择,进行测量放线,在测量放线时要严格控制基础的物理尺寸要求,使之符合设计规定。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文明施工,可采用人工或挖掘机施工。
注意地下原有管道及线缆缆的安全,预埋管道、手井、机柜、杆件基础开挖至图纸要求的尺寸。
图4-13、原有绿化植物要先移栽到其它地方,保证存活,完工后恢复到原位置。
4、若施工现场实际开挖深度达不到要求,应该保证立杆基础的体积和设计体积相等。
5、基础开挖的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倾倒到指定的地方,严禁乱到垃圾。
6、基础按照图纸挖好后,需要清理基础内的淤泥及杂物,有地下水的需要把水排净。
图4-2杆件基础接地桩1、根据图纸要求在基坑底部打入接地桩。
图4-3杆件基础地笼安放1、将地笼放到基础中心位置,调整好垂直与水平,用水平尺测量每个螺栓保证地笼放置水平,并且保证法兰盘和地面齐平。
2、必须注意地角螺栓放置角度,保证安装横臂与马路垂直。
图4-43、因地下原有管道位置导致地笼不能放正中的,可以合理安放,不适合做基础的应及早更换位置。
4、将通过基础的管道敷设好,由地下至杆件的管道应高于地笼法兰盘,管道口先封闭,用铁丝与法兰盘绑定,以免下步浇灌混凝土时掉落。
接地如果选择做在基础内的时候需要把接地桩打到基础内并焊接到基础件上。
杆件基础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按图纸要求采购,或现场人工搅拌,注意不要污染路面。
混凝土标号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将混凝土倒入基础坑内,在倒入一部分后用振动棒震实,全部倒入后再震实。
保证混凝土均匀没有蜂窝。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浇灌的混凝土不能出现离析现象,如果出现应该继续搅拌。
浇灌现场如图5-5图4-53、浇灌好后,上表面裸露的部分应及时用潮湿的材料覆盖,避免日光直射,做好保养。
4、混凝土基础保养保养期至少20天以上,最佳保养期28天;杆件基础表面处理1、混凝土浇灌完成,表面水分蒸发后有可塑性时,基础表面抹光处理,基础边缘整齐,棱角分明。
2、预置模板的在拆掉模板后做表面处理。
如图5-6所示图4-6落地机柜基础制作1、根据施工图设计、项目配单情况,确定现场使用机柜大小尺寸;2、根据施工图纸、开挖机柜基础,一般600×600底盘的机柜,开挖尺寸一般是800×800,深度一般是600(单位mm);3、机柜基础挖好后,在基础周边支模板,模板高于地面至少100mm,然后将布线管道布好后,机柜内的管道一般布设6根φ50PVC管;4、浇灌时一边浇灌一边用振动棒振动。
保证混凝土均匀没有蜂窝。
完成后的机柜水泥基础如图5-7所示5、机柜基础保养时间不要低于14天。
图4-7手孔井制作及工艺1、手井一般有大小两种:大井600×600×600;小井400×400×600(单位mm)。
手井位置及数量满足施工需要,具体可参考布局示意图,机柜位置、立杆位置都必须有手井。
2、根据施工图纸,开挖手井,保证手井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3、手井挖好后,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用砖按尺寸要求砌好,手井内侧面、表面做抹光处理。
4、将购买的配套的井盖装到砌好的手井上,做好表面处理。
管道敷设及要求1、管道铺设完全按施工图纸施工,管道用于连接手井、机柜、杆件;2、线缆埋地的沟槽尺寸:没有特殊要求及施工图纸的人行道为0.2×0.6米(宽×深),车行道为0.2×0.8米(宽×深),由特殊要求的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横穿马路的必须埋设钢管;3、开挖管道沟后要对管道基础进行压实处理,以防管道埋设后,受路面车辆碾压路基下沉使管道变形;4、按图纸要求将PE管或钢管放置在开挖好的沟道底部,要求用黄沙保护的用黄沙埋好管道一定深度,再做掩埋。
管道上的回填土必须每15cm分层夯实,最后路面恢复;5、通道管道敷设截面应保证在所有电缆穿过以后仍有40%的余量;6、在管道内预留镀锌铁丝,以便穿线;7、原有的绿化植物恢复;8、管道铺设除开挖路面外,还有顶管和架空两种方式,具体实施方式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防雷接地系统前端设备安装于室外,易遭到雷电打击;前端设备的电源一般在现场就近取用,易受雷电波影响产生高压和浪涌电流;如果没有必要的防雷、避雷措施,前端设备的运行将得不到保障,有可能导致摄像主机等短期内大量损坏,使系统濒于崩溃。
为了前端设备能可靠、长久地运行,摄像机杆、前端机箱及相应设备须接地。
1)立杆采用整体接地。
箱内电源安装电源避雷器,并且接地。
2)接地方式如图4-8所示:图4-8在基坑底部打入50×50×5mm,长1.5米的镀锌角钢,角钢与立杆基础用40×4mm镀锌扁钢焊接,焊接处做防腐处理,保证立杆整体接地。
镀锌扁钢焊接至手井,预留接头。
图4-9图4-10从镀锌扁钢引用接地线引入设备箱接地,使用软质铜绞线,其截面为10mm ²。
确保接地电阻<4Ω,如测试未达标准,则采用扩大地网的方式,如图4-11所示:图4-11两个角钢之间距离大于3米,用扁钢焊接连接。
可以在开挖预埋管道时的沟道里打入与PE管道一起埋好。
也可现场全部恢复再做接地桩,需注意避开地下管道。
焊接处用沥青等做防锈处理。
杆件吊装吊装主要施工步骤:施工准备→现场布置→抱杆起立→吊点选择→吊装、就位→紧固、清场。
在对立杆进行吊索绑扎时需进行包裹以避免弄伤油漆、保护涂层,造成生锈、腐蚀。
立杆是一项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各系统必须听从指挥,统一步调、密切配合。
起立前,应对平面布置及各个系统绳套绑扎等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检查,具体分工为:起吊系统由指挥人员检查,其它各部分分别由具体操作人员负责检查无误后才能开始牵引起吊。
起吊时,指挥人员站在立杆附近的合适位置,即能看到或指挥到现场的各个部位,副指挥应站在牵引地锚中心,以观察牵引地锚受力,观测和控制、牵引抱杆顶、立杆头部中心是否三点一线,并及时通知指挥人员进行调整。
完工后,L杆的末端不应超过道路中间黄线各部位工作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应听从规定的统一旗语、口哨的指挥,立杆起吊过程中,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以立杆全高1.2倍以内的范围内,施工人员也不能站在正起吊的立杆和牵引系统的下逗留。
立杆头部吊起到离地0.8-1米时,应停止牵引,对立杆及起吊的各个系统再次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个地锚、钢绳连接的受力情况和各个吊点的受力是否正常、立杆是否有可能因受力出现弯曲。
若有异常应将立杆放回地面垫实,经妥善处理后再起吊。
起吊过程中,两侧临时拉线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松紧合适,并根据需要适当地放松制动钢绳,使立杆能平稳起立和就位。
在抱杆失效前约10°左右(即立杆起立到50°- 60°)时应使立杆根部正确就位,如不能顺利对准基础螺栓就位时,应停止牵引,用撬杠拔动根部或用斤顶等抬高根部,使其就位。
若起吊门型立杆,两腿不能同时就位时,可利用制动系统调节,一个个就位。
放松制动时,应尽可能缓慢和减少放松次数,以减少立杆的振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