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一课 新人教版必修1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一课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纲考点解读】【考点精讲精析】考点1 货币的本质一、知识梳理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基本含义。

①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解题警示:判断商品的客观依据是一定要满足“劳动产品”和“用于交换”这两个条件。

(2)商品的基本属性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质量、性能、花色、品种等方面的性质都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不能比较,这是不同商品需要交换的原因。

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独有的,其他物品也有使用价值。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详见思维拓展)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

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重点难点】要正确理解价值概念:要明确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的。

人类劳动既有差别又无差别。

不同的劳动所用的工具、原材料、生产方式、方法等均有不同,从此意义上看,人类劳动是有差别的。

但不同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都耗费一定量的体力和脑力,单纯从劳动力的耗费上看,人类劳动所耗费的都是劳动力,所以并无差别。

我们就把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做商品的价值。

因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不同的商品价值大小是可以比较的,这正是不同商品之间相互交换的根据。

价值体现了劳动者互换劳动的关系,故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要明确价值是商品特有的也是共有的属性。

不能认为只要是劳动产品、凝结了劳动就形成价值。

这是因为,一方面商品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有意义,所以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即商品才有价值,故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另一方面,凡商品都有价值,故价值也是商品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这是因为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由其价值属性决定的。

【误区警示】(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注意: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但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身上耗费多少劳动,没有价值,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不是商品。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没有价值,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有价值,才是商品。

(3)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

(4)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前一句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只有在商品中二者才是不可割的。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①含义: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原因:之所以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③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

(2)流通手段①含义: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

③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关系:区别: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一种基本职能,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

联系: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有了货币,才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而货币在这个流通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

(3)货币的其他职能①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执行。

②支付手段。

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付款的延期或不同步。

③世界货币。

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一般来说,只有贵金属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

(4)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商品的价格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的高低归根结底是由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4.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纸币。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发行与流通: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重点难点】要全面理解纸币及其本质(1)纸币的产生与货币的演变。

货币出现以后,推动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而后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与面额价值的铸币;后来有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储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

即: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之为货币。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因此,掌握有关纸币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经济生活。

纸币本质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一是发行主体是谁,我国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纸币。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二是现在强制使用,主要是讲纸币的推行是以国家强制力和国家信誉为后盾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但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例如,1948年发行的人民币现在就不能使用了。

三是价值符号。

“纸币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只是一种货币符号,本身没有其票面代表的价值,但具有使用价值。

纸币不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纸币自身没有价值,不能直接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在现实生活中,纸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只能代替货币间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注: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纸币的面值大于纸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时,纸币升值,纸币的面值小于纸币的购买力。

(3)货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商品价格总额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易错易混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项目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本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二、典型例题1.(2020·安徽卷)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A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回避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商品属性的理解运用能力。

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才能实现“商品—货币”的转化,实现商品的价值;否则,商品生产者就会赔本、破产,故A项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

2.(2020广东卷,1)“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C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解析】答案选C项。

A项错误,商品比货币产生早,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B项错误,金银不是财富的唯一象征;D项错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才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3.(2020年全国卷Ⅰ)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

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

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 A )①商品流通②易货交易③货币支付④货币借贷⑤非现金结算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解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所以①正确。

每两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这属于物物交换,即易货交易,所以②正确。

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这是货币支付,所以③正确。

货币借贷和非现金结算属于银行业务范畴,所以④⑤不符合题意。

考点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一、知识梳理1.货币与财富(1)金钱的意义: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本质未变,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

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即挣钱手段要正当、合法,使用金钱要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适当消费。

要注意金钱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万恶之源,关键在于怎样获得和使用它,我们既要增强③商品意识,又要抵制拜金主义。

2.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2)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①关于信用卡:含义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注:银行卡可为信用卡和借记卡,要区分两者。

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先存款、后消费”的银行卡,持卡人凭密码取款、消费,可用额度以卡内活期存款为限,不允许透支)特点信用卡是当今发展最快的一项金融业务之一,它是一种可在一定范围内替代传统现金流通的电子货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