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外墙外保温

浅谈外墙外保温

浅谈外墙外保温
建筑节能是我国能源节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一个与国家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

外墙保温技术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外墙外保温体系相对于内保温、夹心保温的优势及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分类。

标签:外墙外保温
建筑节能是我国能源节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一个与国家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

建筑节能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其人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使得我们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大力发展节能型建筑已成为共识。

而伴随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也在日益加强,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

外墙外保温系统是在外墙结构层的室外一侧覆盖保温材料的复合墙体。

对节能建筑的研究始于处在严寒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

在实现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而采用的多种措施中,外墙外保温系统已经成为佼佼者,以致于在欧美等诸多国家中往往有几十种外墙外保温体系齐头并进。

1 外墙保温系统的优越性
对建筑物的外墙采用保温,无论是使用外保温、内保温还是夹心保温,都能够使冬季外墙内表面的温度升高,使得室内的热环境得以改善。

然而,采用外保温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

其原因是:
1.1 外保温避免产生冷、热桥,保温效率高。

采用外保温在避免“热桥”方面比内保温要更加好,比如在内外墙交界处、外墙圈梁、门窗洞口、框架梁、柱、构造柱以及女儿墙与顶层面板交界处周围所形成的“热桥”增加。

据相关资料显示,建筑物沿外墙“热桥”增加的热损失大约占了26%,由此可见“热桥”所增加的热负荷是非常大的。

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对以上的“热桥”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但外保温却可消除“热桥”造成的附加热损失,还可以防止在“热桥”部位形成结露。

1.2 能实现冬暖夏凉的愿望。

建筑物在使用外墙外保温后,内部实体墙的热容量大,室内便能蓄存更加多的热量,使得太阳辐射或者是间歇采暖造成的室内温度的变化得到减缓,室温相对稳定,生活比较舒适。

而在夏季里,外墙保温层能减少室外的高气温和太阳辐射热进入两者的综合影响,从而降低外墙内表面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

可见,外墙外保温更使建筑物的室内感觉到冬暖夏凉。

1.3 建筑物内实际感觉到的温度,是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总和。

因此,利用外保温来提高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也就是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同样可以得到非常舒适的室内热环境。

可见,在加强外墙外保温及保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大前提下,适当地降低室温,可以更好地减少采暖负荷,节约资源。

1.4 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建筑内部的砖墙或混凝土墙因为采用外墙外保温而受到保护。

室外气温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墙体内部温度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外保温层内,致使建筑内部的墙体在冬季时候的湿度降低、温度提高,热应力减少,温度的变化比较平缓,从而大大地减轻了主体墙产生的破损、变形和裂缝,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5 可以节省空间,方便施工和装修。

内保温的墙面上很难吊挂物件,甚至安装窗帘盒和散热器等都非常困难。

目前,凡采用内保温技术的工程的主要难题就是面层开裂。

主要原因是建筑物外墙直接暴露在大气环境中,温度的不间断变化引起了变形应力,极容易致使强度较低的内保温层和层面发生开裂。

这个现象在高层建筑和东西朝向的条形建筑物上变现的尤其突出。

而外保温的内墙上就避免了因外墙温湿度变形而引起的开裂,从而减少建筑质量通病,方便墙面施工和室内装修。

1.6 外墙外保温更加有利于房屋装修。

我国目前许多住户在进行新房装修时,室内的内保温会遭到破坏,而采用外保温则可规避这个问题。

外保温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若采用内保温,房屋装修必须等到内保温做好后才能进行。

而采用外保温,则可以与室内工程同步进行。

1.7 外墙保温可以使建筑更加美观。

只要做好建筑立面设计,建筑外貌会十分出色。

膨胀聚苯板便于雕刻和加工各种线条,能够实现各种装饰风格的造型,实现优美的建筑物外观,特别在旧房改造时,精心设计和施工的外保温系统能使房屋面貌大为改变。

1.8 外墙保温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适用于:采暖建筑、空调建筑、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新建建筑、既有建筑、低层、多层建筑、中高层和高层建筑。

1.9 外墙保温的综合经济效益非常高。

外保温工程在每平方米造价比内保温相对要高一些,但只要选择适当的技术,单位面积造价高得也并不是很多。

尤其是外保温比内保温增加了将近2%的使用面积,实际计算起来是降低了单位使用面积的造价。

加上节约能源及改善热环境等一系列优点,综合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1.10 综合经济效益明显。

虽然外保温系统工程每平方米造价比内保温相对要高一些,但只要技术选择适当,单位面积造价增加并不多。

由于外保温比内保温的房间净使用面积增加了将近2%,实际上相当于降低了单位使用面积的造价。

外保温还有节约能源和改善热环境等好处,因此其综合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正是因为外墙外保温具有诸多优越性,再加上中国外墙主体基本上采用重质材料这个非常有利条件,在学习和引进外国多种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基础上,我国外墙外保温技术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少国外厂家还在积极设法打入中国建筑市场。

可见,我国外墙外保温技术,正在出现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

2 外墙保温系统的分类
外墙保温系统是在建筑物的外壁上粘贴导热系数小的绝缘绝热材料,以阻止大气中的冷热负荷向室内传播。

建筑常用的外墙保温体系有内保温、外保温和外墙夹心保温体系,外墙外保温体系相比于其他两种保温体系有很多的优越性。

2.1 外墙内保温体系。

外墙内保温是在墙体结构内侧使用苯板、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墙体结构内侧,然后在保温材料外侧做保护层和饰面,从而使建筑达到保温节能的施工方法。

外墙内保温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保温隔热效果不是太好,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比较高。

②“热桥”外里不一,容易出现结露现象。

③不利于室内面积的使用,占用了室内使用面积。

④不利于室内装修。

⑤不利于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⑥在保温层处容易出现裂缝。

因为建筑物外墙受到的温差比较大,所以直接影响到墙体内表面的应力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情况下比外保温墙体要大的多。

随着昼夜和季节的变换,更容易引起建筑内表面保温的开裂,尤其是保温材料之间的裂缝更加明显。

因此说外墙内保温容易引起开裂或产生“热桥”。

2.2 外墙夹心保温体系。

外墙夹心保温是将保温材料放在同一个外墙的内外侧墙片之间的一种墙体保温的做法,并且内外侧墙片都可以用传统的保温材料来做。

因为传统保温材料的耐候和防水等性能比较好,可以对保温材料和内侧墙片形成非常有效的保护。

外墙夹心保温对保温材料的选材要求也很低,比如:玻璃棉、岩棉和聚苯乙烯等等各种保温材料都可使用。

外墙夹心保温对施工条件和施工季节的要求也比较低。

外墙夹心保温墙体在非严寒地区的应用比传统墙体相对比较要厚一些,而且内外侧墙片之间的连接需要用构件来完成,整体构造比较复杂,并且地震区的建筑物还需要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就会导致“热桥”产生。

保温材料的作用得不到更好的利用。

这种保温方式,使整个建筑物外墙主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形变速度和形变尺寸,极易产生温度裂缝,缩短整个建筑的寿命。

2.3 外墙外保温体系。

外墙外保温是在主体墙结构外侧在粘接材料的作用下,固定一层保温材料,而使建筑物达到保温效果的一种施工方法。

因为外保温是将保温隔热体系放在建筑物外墙外壁,犹如是给建筑物加上了一层防护罩,可阻止室外温度对墙体的影响,使墙体的温度变化平缓及热应力减少。

主墙产生变形、裂缝、破损的危险大大减小,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同时可以有效阻断冷热桥,减少热量损失,避免室内墙面潮湿、结露、发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