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驴的重生》【故事概要】把困难踩在脚下有一天,一个农夫的一头老驴,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
农夫绞尽脑汁想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老农毫无办法。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
但回头一想,虽然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去救它,不过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
再说顺便把这头老驴给埋了,也免得它如此痛苦,毕竟它陪伴了自己多年,也作出过不少的贡献。
于是,农夫拿来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
当这头老驴看到主人要把自己活埋时,开始嗷嗷大哭,农夫也陪着掉泪,场面十分凄惨。
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过后,这头驴子突然安静了下来。
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它开始镇定地将泥土奋力抖落在地,然后站到抖落的泥土之上!驴子刚才的沮丧和悲哀此时已经荡然无存,眼神中分明对农夫的“好意”表示心领神会和感激之情。
农夫也突然明白了什么,于是拼命地往井里铲土。
就这样,驴子将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站上去,再站上去。
很快,这只老驴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在众人的惊讶之中快步地跑开了!【感悟点评】人生下来注定要同困难打交道。
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在和困难的搏斗中,或是困难吞没懦夫,或是强者征服困难,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工作中,我们经常感觉到困难重重:社会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残酷,企业文化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复杂,甚至是各种不幸和灾难的打击,可能已经让你觉得身心憔悴,万念俱灰,你因此认为人活着实在是太累,太难,甚至差一点点就放弃了与困难斗争的勇气。
然而,强者与懦夫的区别就在这里。
因为真正的强者懂得,逃避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唯一办法就是勇敢地面对,积极地思考,然后将它视为磨练自己意志和锻炼处事能力的机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征服它,战胜它!一次次,当你从困难前面走过,你终于明白,原来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想想自己曾经经过的种种挫折和灾难,你终于发现,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相比之下,今天这一点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记住这个故事,它会让你永远把困难踩在脚下,助您迈向成功的颠峰!《你在做哪种和尚》【故事概要】为更好的发展做准备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寺庙里。
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面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好朋友。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他们一起挑水的日子一晃过了一年。
突然有一天,东面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西面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
”便不以为意。
哪知道第二天、第三天、直到过了一个月仍然见不到朋友下山挑水。
他很担心对面的朋友可能生病了,于是决定到东面的寺庙里去找他,看看是否能帮上什么忙。
等他到了东面的寺庙,看到他的老友居然正在门前悠闲地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也没有生病。
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吗?”东面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
”于是他带着西面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一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
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来了。
”【感悟点评】我们的“工作”有如和尚挑水的任务,而“打井”就象在工作中和业余时间不断地学习。
如果我们整天在办公室工作就是打打电话、发发文件、做些驾轻就熟的服务性工作;如果我们总是强调自己工作很忙,不愿意挤出时间来学习;如果我们安于现状,得地且过,成天醉生梦死,花天酒地,那就等着挑一辈子的水吧。
每个人都有一种良好的发展自己的愿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大多数的人总是难以实现这个愿望。
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毕业后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工作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仍然是一个普通的职员。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人生的悲哀。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是提高自我素质的基本途径。
所有原地踏步的人的一个共同的弱点不是知识的贫穷,而是他们缺乏一种对知识再学习的能力。
据美国研究表明,一个1976年毕业的大学生到1986年,他的知识就基本老化。
有人估算,目前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90%以上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的。
未来30年,人类的科学知识总量将在现在基础上再增加100倍。
特别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士今天都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这种知识更新的速度正在加速,时常感叹“三天不学习就会落后于人”了。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也曾说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
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大约是3年。
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腐蚀掉了。
”---《心中的顽石》【故事概要】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花园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
到花园的人,不小心就会碰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爸爸回答说:“那颗石头从你爷爷时代起,就一直‘生’在那儿,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挖这块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花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还是这样回答:“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因为那颗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第二天一早,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
她下定决心,即使是发上三天两夜的功夫也要把这块石头撬出来搬走。
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但谁都没想到,几分钟以后她就已经把石头撬松并挖了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感悟点评】一张地图,不论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论多么的公正,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发生;任何宝典也无法让你真正的成功或是创造财富。
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律、宝典、梦想和目标具有现实的意义。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一些“行动的矮子”,虽然他们想法很多,但总是不见其行动,他们要不是武断地认为某件事根本不可能有结果,就是说行动的时机还没有来临,总之,他们会为自己的拖延找到千百种借口。
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位人力资源经理,他在新到一个公司时和我大谈特谈公司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是如何的不够规范,并且信誓旦旦要为公司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
但事隔一年,这家公司还是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问其原因,他说自己每天都被陷在一些人员招聘和劳动纠纷处理的事务当中,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制度化建设。
就是这种毫无道理的借口让他找到了碌碌无为的理由。
试想一下,他把不该做的事情全部做了,该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去做,公司何时才能走向规范?阻碍我们行动的,往往是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而不是事情本来有多么的困难。
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情值得去做,立刻行动,不要拖延,最后你就会发现你确实能够做到。
因为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拖延才是让你停步不前的根本原因所在。
---《张三李四》【故事概要】积极工作就会得到赏识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他们拿同样的薪水。
一段时间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张三青云直上,又是升职又是加薪,而李四却仍在原地踏步。
李四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
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张三之间的差别。
“李四,”老板开口说话了,“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一会儿功夫,李四便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又问。
李四没问,于是赶紧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
”“价格呢?”老板继续问他。
“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
”李四委屈地申明。
“好吧,”老板接着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别出声,看看别人怎么说。
”于是老板把张三叫来,吩咐他说“张三,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张三也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他一口气向老板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
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于是顺便带回来一个让您看看,”张三边说边从提包里拿出一个土豆,“我想这么便宜的土豆一定可以赚钱,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
所以我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您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李四,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您高了吧?”李四无语。
【感悟点评】任何一个企业都迫切的需要那些主动、负责的员工。
优秀的员工往往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安排工作,而是主动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好计划,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问题在于,有一些人对待工作总是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他们把自己当成一台机器,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即使发现领导的工作安排有问题,他们依然按照错误的安排执行“份内”的工作,一旦出了问题,他就将所有的责任推给领导——其理由就是“这是领导的安排,我只是按上司的意图执行工作,因此我没有责任。
”这就是缺乏责任心和主动精神的表现。
这种不负责任,消极工作的态度往往是因为他们对工作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使然。
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总认为自己在为别人打工,他就不可能做到积极主动和具有责任感,也永远得不到老板的赏识。
事实上,工作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薪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这些都有益于我们整个人生和事业的成功,这些价值和我们所获得的薪水相比高出千万倍。
如果我们将薪水看得过重,认为拿一分钱干一分活,这样反而忽略了自己的进步,丧失了可能获得的成长的机会,这才是你最大的损失。
有了这种意识,我们自然就会具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和无限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做好每一件工作。
不要担心没有人赏识,不要总是感觉怀才不遇,你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人才一定会得到老板的重用,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工作,机会一定就在眼前。
小故事分享---《秀才赶考》【故事概要】相信自己就能做得更好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
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女人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
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唉呀,你还是回家吧。
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一个女人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