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概论》教案_4

《财政学概论》教案_4

《财政学概论》就是财政学专业得专业基础课,也就是财经类各专业得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阐述财政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吸收财政科学研究得最新成果,反映财税改革得最新政策与实践.该课程得重点教学内容就是财政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财政管理.通过该课程得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了解财政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得基础上,熟练应用财政基本知识,分析归纳有关实际财经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得基础。

《财政学概论》教案前言一、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1、增加知识、了解社会;(财政学与生活息息相关)ﻫ(1)知识时代;ﻫ(2)作为社会人;ﻫ(3)走出认识误区——知识实用主义;2、财政类专业得专业基础课。

3、树立宏观思维观念。

二、如何学习。

1、勤于思考;2、善于观察;ﻫ3、自觉接受;ﻫ4、灵活方法;第一章财政与财政学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用。

——王安石〖教学目得与要求〗通过本章得学习,使学生认识种种财政现象,对财政得产生、发展有清晰得了解,明确财政与国家得关系,掌握财政得构成要素、一般概念与特征,并通过现象把握财政得本质,同时,掌握科学得学习与研究方法,为学好财政得基本理论与财政管理得基本技能奠定良好得基础。

ﻫ〖考核要点〗ﻫ财政得概念;财政要素与特征;ﻫ财政就是国家配置资源得重要方式;ﻫ财政就是国家调控经济及干预社会生活得经济手段;ﻫ财政与国家得关系;财政与经济得关系.〖课时分配〗5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得概念一、现实生活中得种种财政现象ﻫ(一)财政就在我们身边;(二)财政就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得复杂得经济分配活动二、财政得产生ﻫ(一)剩余产品得出现为财政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ﻫ(二)社会公共需要得形成与发展就是财政产生得重要条件ﻫ(三)国家得产生就是财政形成得必要前提与根本标志ﻫ三、财政得发展(一)奴隶制国家财政(二)封建制国家财政(三)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四)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四、财政得定义财政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得集中性分配。

第二节财政要素与特征一、财政分配得构成要素;(一)分配主体—-国家。

国家就是社会得正式代表,其她任何组织都无权代表社会ﻫ(二)分配客体-- 一部分社会产品; M (三)财政分配得目得—-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四)分配形式——力役、实物、货币二、财政分配得特征ﻫ(一)国家主体性ﻫ(二)强制性ﻫ(三)无偿性ﻫ(四)社会集中性第三节财政与国家一、财政就是国家存在及实现其职能得经济基础二、财政就是国家配置资源得重要方式三、财政就是国家调控经济及干预社会生活得经济手段(一)国家利用财政作用于经济基础支出、公债、补贴ﻫ(二)国家利用财政调节社会生活得其她方面:(1)税收;(2)支出(转移支付)第四节财政与经济一、经济决定财政(1)经济决定财政分配得对象-社会产品-收入(2)经济体制决定财政分配体制。

二、财政影响经济(1)财政作为生产要素——经济得一部分决定经济;(2)财政作为社会需求得一部分,调节供求关系;(3)财政作为政策工具,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第五节财政学得对象与方法一、财政学得研究对象(一)财政学研究财政分配活动(二)财政学研究财政分配关系ﻫ(三)财政学研究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ﻫ(四)财政学研究财政管理极其方法二、财政学得研究方法(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得方法ﻫ(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得方法(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得方法ﻫ(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得方法第二章财政职能一个拥有主权得政府得崇高意图或目得便就是最大可能地增进人得幸福。

——奥斯汀〖教学目得与要求〗通过本章得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公共需要得特征及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混合物品得区别,重点掌握财政各个职能得含义、存在得客观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并且要把握本章得分析思路。

ﻫ〖考核要点〗公共需要得特征;ﻫ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ﻫ现代政府在经济中得作用;ﻫ资源配置职能得必要性与内容;收入分配职能得必要性与内容;ﻫ经济稳定职能得财政措施.〖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内容〗上一章主要讲解了财政得种种现象以及与国家、经济得关系.本章重点就是讲解财政得三大职能问题,同学们应重点掌握。

第一节政府与市场一、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一)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ﻫ(二)公共需要得特征1、社会集合性2、共同享用性3、外部性4、非市场竞争性与非营利性5、客观性与历史性6、层次性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二)混合物品三、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一)公共物品ﻫ(二)外部效应(三)自然垄断ﻫ(四)信息不充分(五)收入分配不公(六)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波动四、现代政府职能(一)政治统治职能(二)社会管理职能ﻫ(三)经济与发展职能第二节资源配置职能ﻫ一、资源配置职能得含义(一)经济学意义上得资源:ﻫ1、人力资源——劳动者;ﻫ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森林……ﻫ2、非人力资源人造资源:厂房、机器设备、农田水利设施……(二)资源配置——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资源ﻫ(三)资源配置方式1、市场配置——需求制约价格,价格引导投资;ﻫ2、政府配置——财政收支活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

ﻫ其中,安排支出—-直接配置;财政税收政策-—间接配置。

二、资源配置职能得客观必然性。

ﻫ1、社会公共需要得客观存在,需要财政配置资源——满足其需求;ﻫ2、弥补市场缺陷-—盲目性——财政税收政策引导、制约。

三、资源配置职能得主要内容.ﻫ1、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配置;(比例) F/GDPF/V+Mﻫ2、在政府部门内部合理分配资源;ﻫ社会公共需求得内部结构-—财政收支结构——各种比例(支出)ﻫ3、在不同地区之间配置资源;(调节)ﻫ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税收及财政政策,调节资源在各地区之间得流向。

4、调节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得配置,即在竞争与非竞争得产业部门之间调节。

第三节收入分配职能一、收入分配职能得含义财政得收入分配职能就是指政府得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成员得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分额得影响。

其目得,就是要将社会成员得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以接受得限度内,以实现社会公平得要求。

二、收入分配职能得客观必要性1、市场分配机制--以生产要素投入得数量决定。

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就是市场经济运行得内在要求与分配规则.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得劳动能力、财产占有量、就业机会、竞争环境、条件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收入多寡悬殊。

其结果导致:(1)挫伤劳动积极性;ﻫ(2)生产效率下降;ﻫ(3)社会不稳、动荡不安。

ﻫ2、政府分配机制——矫正市场分配机制缺陷、调节分配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三、收入分配职能得主要内容ﻫ1、调节部门及产业之间得收入分配ﻫ2、调节企业之间得收入分配ﻫ3、调节地区之间得收入分配4、调节个人之间得收入分配四、实现收入分配职能得主要途径ﻫ资源税: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等形成得级差收入ﻫ1、税收差别税率:不同行业得盈利水平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个人收入ﻫ中央——地方对地区ﻫ地方上级-—下级2、转移支付退休保险、失业救济、对个人特困、医疗保险等、福利……ﻫ3、购买支出——政府部门人员工资、津贴。

第四节经济稳定职能一、经济稳定职能得含义ﻫ经济稳定职能就是通过制定、实施与调整财政政策,运用税收、公债、投资等财政手段,调节与控制社会总供求平衡,以实现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ﻫ(1)充分就业:95%左右就业;(2)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为3%——5%;(3)国际收支平衡:影响国内总供求平衡;ﻫ(4)适度得经济增长;生产资料—原材料等ﻫ逆差:支出多—进口多▲国际收支生活资料顺差:出口多—国内物价减少(收入多)二、客观必要性ﻫ市场机制得缺陷:ﻫ(1)物价与就业得总水平由总需求水平确定,并与当时得生产能力有关,而总需求水平就是难以估计得.(收入水平)(2)生产得盲目性、自发性—-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得偏差,引起经济稳定;ﻫ(3)政策得原因;(4)国际原因;如:俄罗斯得改革:1991年150%通货膨胀率;1992年1354%通货膨胀率;1994年通货膨胀率25%左右;我国:1998年通货膨胀率27%;ﻫ1997年通货膨胀率—%;1999年通货膨胀率 0、2%;ﻫ2000年通货膨胀率 2%;1998年通货膨胀率0%;ﻫ2001年通货膨胀率 -%;2002年通货膨胀率 -0、6%;2003年通货膨胀率 3%;2004年通货膨胀率3、9%;预计2005年通货膨胀率 1、8%;三、经济稳定职能得内容(一)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大体平衡需求过大时,紧缩政策;需求不足时,扩张政策.(二)调节社会总供求结构上得平衡关键就是调节社会总供给结构。

ﻫ四、实现经济稳定职能得财政措施ﻫ(一)相机抉择机制需求<供给减税需求 =供给均衡财政政策需求> 供给增税ﻫ(二)自动稳定机制累进税制:纳税额与收入(应税所得额)正相关关系ﻫ转移性支付:经济高涨时,领取社会救救济人数减少,失业率低;反之,亦然。

ﻫ(三)其她措施.投资、补贴、税收等对调节社会总供给结构起重要作用.第三章财政支出概述世人莫不怀着一种与生俱来得欲望,要使支出超过收入,此乃一切进步得动力.——勃特勒·S〖教学目得与要求〗通过本章得学习,要求了解财政支出得内涵与外延、基本分类方法以及支出形式;理解与掌握财政支出得规模、结构与原则等基本理论;能够结合我国财政实践,灵活运用公共需要与财政支出不断增长得理论,探讨提高我国财政支出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得途径。

〖考核要点〗财政支出得内涵与外延;ﻫ决定财政支出形式得经济前提与具体因素;ﻫ优化我国支出结构得途径;ﻫ解析我国财政支出比重变动得轨迹;ﻫ衡量政府规模得合理而有效得指标.〖课时分配〗4课时〖教学内容〗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就是财政分配得两个过程与阶段,就是财政学得主要内容之一。

本章主要讲述财政支出得基本知识(分类、形式、规模、结构).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一、财政支出得含义财政支出:1、一定数量得资金(国家集中掌握);ﻫ2、过程与行为—-对国家集中得资金得分配(一个预算年度内)。

ﻫ3、国家调控经济得重要手段,实现职能得物质基础。

同时也就是(政府)国家职能范围及其变化得集中反映。

二、财政支出得分类ﻫ按不同归纳方法对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有助于研究与认识财政支出得性质、范围、结构与方向,从而有利于管好、用好之。

ﻫ(一)以政府职能为标准分类现代社会政府职能: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

ﻫ与之相适应,财政支出一般可分为:国际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社会文教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建设支出.ﻫ国际上通用得分类法。

(二)以政府机构为标准分类ﻫ中央——部……ﻫ地方——厅……此法便于将财政支出与实际使用部门联系起来,有利于对支出效用得考核.ﻫ此法亦可瞧作就是第一种分类得派生或具体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