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乐昌市三市场(一期)——勘察报告

乐昌市三市场(一期)——勘察报告

一、前言(一)目的和任务拟建的乐昌市三市场(一期)位于韶关乐昌市盐围街南侧、新村横街东北侧,拟建主要建筑物共5栋,详见表1,场地内设计地下室2层,地下室开挖深度约8.00m,拟建场地±0.00标高为91.50m;拟建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建筑物总占地面积8305.30m2。

各栋建筑物名称及楼高表1受乐昌市宏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了该场地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并组织5台钻机于2014年8月23日进场施工,于2014年10月24日完成全部工程的地质勘察野外作业。

本次勘察主要目的及任务为:1、查明地层结构、岩性与分布特征;2、提供各地层承载力特征值及有关物理力学指标;3、查明场地地下水性质;4、分析场地稳定性;5、为基础设计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

(二)工作概况本次勘察按甲方提供的钻孔布置平面图进行施工,钻孔数量、位置由设计方拟定,由我院布置施工,本次共布设钻孔45个。

孔深进入较完整基岩约3~5m。

钻探工艺采用全孔取芯,表层土及其他层位均用循环水钻进,软弱层干钻,孔内作标准贯入试验及取原状土样送实验室测试的方式完成。

该场地完成各项实物工作量统计如下:1、施工钻孔45个,其中标贯孔、取样孔共24个,孔号为ZK20~ZK64,累计进尺1007.07m;2、采取原状土样15件,岩样12组,水样2件,岩土测试及水质分析由国土资源部放射性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完成;3、标准贯入试验30次;4、简易水文观测45次。

场地地面起伏总体不大,最大标高差为3.80m,各孔孔口坐标采用大地坐标系、标高采用黄海高程引测得。

(三)执行标准本次勘察执行标准如下: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特征拟建场地地貌为山间谷底,为旧房拆除重建,场地正在整平中,场地内地貌复杂程度一般,地面起伏总体不大。

(二)岩土工程地质特征经勘探,按地层成因类型和岩土层性质,场区内地层自上而下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冲积层(Q al)、第四系坡残积层(Q dl+el)、泥盆系基岩(D),具体描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 ml):杂填土(层序号1):场地内于ZK20、ZK21、ZK22、ZK23、ZK24、ZK25、ZK26、ZK27、ZK28、ZK29、ZK30、ZK31、ZK32、ZK33、ZK34、ZK35、ZK36、ZK37、ZK38、ZK39、ZK40、ZK41、ZK42、ZK43、ZK44、ZK45、ZK46、ZK47、ZK48、ZK49、ZK50、ZK54、ZK55、ZK56、ZK57、ZK60、ZK61共37个钻孔有分布,杂色,稍湿,松散状,上部主要由粒径小于150mm硬质建筑垃圾及碎石为主,个别大于150mm,中下部主要由粘粒、粉粒组成,含少量小于90mm砂岩碎石。

层厚0.70~8.80m,平均5.61m。

顶面标高90.85~94.65m。

2、第四系冲积层(Q al):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序号2-1):场地内于ZK20、ZK21、ZK22、ZK23、ZK24、ZK25、ZK26、ZK27、ZK28、ZK29、ZK30、ZK31、ZK32、ZK33、ZK34、ZK35、ZK36、ZK37、ZK38、ZK39、ZK40、ZK41、ZK42、ZK43、ZK44、ZK45、ZK46共27个钻孔有分布,浅灰色、灰色,很湿,软塑状,主要成份为粘粒、粉粒,含少量有机质及未腐烂腐植物。

层厚1.50~31.30m,平均12.61m。

顶面标高82.05~91.22m。

本层采土工试样9件,结果是:液性指数最大值为1.95,最小值为0.90,平均值为1.26;孔隙比最大值为1.686,最小值为0.953,平均值为1.257;塑限最大值为34.0%,最小值为23.0%,平均值为27.7%;压缩系数0.40~1.12MPa-1,平均值为0.85MPa-1,属高压缩性土。

本层作标贯试验14次,修正后击数N范围值为1.7~4.1击,平均2.6击,标准差0.676,变异系数0.265,标准值2.2击。

腐植土(层序号2-2):场地内于ZK24、ZK30、ZK31共3个钻孔有分布,灰色,湿,密实状,主要成份为未腐烂腐植物,局部腐植物已接近化石,岩芯遇水膨胀、崩解,干钻不易钻进。

层厚10.70~13.80m,平均12.37m。

顶面标高53.34~56.49m。

本层作标贯试验6次,修正后击数N范围值为25.2~31.5击,平均28.5击,标准差2.286,变异系数0.08,标准值26.6击。

3、第四系坡残积层(Q dl+el):粘土(层序号3):场地内于ZK47、ZK48、ZK49、ZK50、ZK51、ZK52、ZK53、ZK54、ZK55、ZK56、ZK57、ZK58、ZK59、ZK60、ZK61、ZK62、ZK63、ZK64共18个钻孔有分布,褐黄色,湿,可塑状,局部硬塑状,主要成份为粘粒、粉粒,含少量砂岩角砾。

层厚3.40~9.50m,平均6.43m。

顶面标高86.49~93.78m。

本层采土工试样6件,结果是:液性指数最大值为0.37,最小值为-0.07,平均值为0.19;孔隙比最大值为1.477,最小值为0.936,平均值为1.113;塑限最大值为54.3%,最小值为29.4%,平均值为36.7%;压缩系数0.25~0.45MPa-1,平均值为0.36MPa-1,属中压缩性土。

据6个样品中液限大于45%的样品有6个,占总数的100%,其中液限大于50%的样品有3个,占红粘土总数的50%,说明该场地土部分属次生红粘土,部分属原生红粘土。

含水比0.60~0.80,平均值0.73,属可塑状态;Ir =1.361~1.779,平均值1.532,Ir<Ir’的样品有6个,占红粘土总数的100%,复浸水特性为:收缩后复浸水膨胀,不能恢复到原位。

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均由红粘土组成,属较均匀地基;富裂隙发育特征,属碎块状土体。

红粘土——它是一种高塑性粘土,上硬下软,天然含水量大,因此当以此层为持力层时,在工程施工中应注意保持土的湿度。

本层作标贯试验10次,修正后击数N范围值为9.6~17.5击,平均13.5击,标准差3.064,变异系数0.228,标准值11.7击。

4、泥盆系基岩(D)中风化灰岩(层序号4-1):场地内于ZK21、ZK22、ZK23、ZK24、ZK26、ZK27、ZK29、ZK30、ZK31、ZK33、ZK35、ZK38、ZK39、ZK42、ZK43、ZK45、ZK46、ZK47、ZK51、ZK53、ZK57、ZK58、ZK59、ZK60、ZK62、ZK63、ZK64共27个钻孔有揭露,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薄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主要成份为方解石、少量泥炭质物。

灰岩中的溶洞及充填物:于ZK23、ZK38、ZK39、ZK42、ZK43、ZK45、ZK46、ZK53、ZK57、ZK60、ZK64共11个钻孔有揭露,洞高0.30~10.80m,平均1.98m。

首见溶洞顶面标高58.29~88.05m,洞内充填软~可塑状粘土及少量风化砂岩碎石,顶板厚度0.10~2.80m,平均0.76m,溶洞顶板薄,且规模大,基础设计时应予考虑。

厚度1.00~13.70m,平均4.19m;顶面标高39.54~89.45m。

据6组岩石样品所作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实验,大值为28.0MPa,小值为20.5MPa,平均值为24.9MPa,标准值为22.5MPa,属较软岩。

微风化灰岩(层序号4-2):场地内均有揭露,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稍发育,岩芯完整,呈短柱状,主要成份为方解石、少量泥炭质物,RQD 大于80。

揭露厚度3.00~5.72m,平均4.28m;顶面标高30.19~88.02m。

据6组岩石样品所作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实验,大值为87.7MPa,小值为32.9MPa,平均值为54.3MPa,标准值为35.9MPa,属较硬岩。

以上岩土层的分布情况及力学性质详见“钻孔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土工试验报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

三、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层分布、岩芯观察及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场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赋水层透水性能较强,第四系坡残积层内含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补给,场地地下水水量及水位变幅主要受天气季节的影响而波动;施工期间,测得场区稳定水位标高在89.99~93.44m之间。

场地环境属Ⅱ类。

根据该场地ZK23、ZK62号孔各取水样1件进行腐蚀性分析,结果对照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十二章第2条腐蚀性评价的规定,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四、场地稳定性分析一、抗震评价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划分,本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为0.04,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建筑物应相应抗震设防。

单孔横波波速测试为了查明场地地基土的动力参数,并进行场地类型和场地类别划分,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依据,在勘察时,选择在勘察的ZK27、ZK29、ZK56、ZK58号钻孔进行了单孔横波波速测试试验,结果详见附件《乐昌市三市场(一期)》(土层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其结论成果如下:1、测试的ZK27、ZK29、ZK56、ZK58号钻孔内土层平均等效剪切波速分别为98m/s、99m/s、179m/s、278m/s。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综合判定本场地土的类型为软弱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3、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二、特殊性岩土1、杂填土(层序号1)场地钻孔揭露范围内,发现揭露有较厚的回填土,上部主要由粒径小于150mm硬质建筑垃圾及碎石为主,个别大于150mm,中下部主要由粘粒、粉粒组成,含少量小于90mm砂岩碎石。

该层垂直及水平向分布不均,物理力学性质不稳定,未经处理不能作拟建建筑基础持力层。

2、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序号2-1),该层物理力学性质差,根据本次勘察所进行的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该层土具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及渗透系数小等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