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学原理

艺术学原理

《艺术学原理》总结——王一川序本人是16级的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学生,想要借着刚考完试的余热,给下一届想要报考川师大的师弟师妹们传递一些经验和资料。

考研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在我看来,每次开始一件重要的事之前,我会告诉自己:没有什么人是不可取代,没有什么位置是不能放弃,没有什么东西是非拥有不行。

人生很奇怪,能这样说服自己的事,多半是会成功的事。

这样想,人变轻了,心态变简单了,目标也显得明确而清晰,那时,再深呼吸一口气,开始全力冲刺!所以,美丽的川师大,期待你的到来。

在正式开始写资料之前,我还想简单的分享下我的专业课的复习方法,希望这种方法能够对你有借鉴作用,毕竟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初试分专业一和专业二,各占150分。

专业一只有一本书—也就是我要介绍的《艺术学原理》,它的分值比重和专业二的3本专业书合起来相当,因此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是四月份,我建议在五月份可以开始准备专业课的学习。

太早会疲倦,太晚时间太紧。

因此我个人认为从五月份开始每天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我当时是英语,政治,专业课各占半天,等到十月份的时候英语和政治时间比重大大降低,全力巩固专业课。

川师的专业课考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知识点固定。

所以得高分的几率很高,希望师弟师妹能够在看了我的资料后,能够在17年的考试中金榜题名!研究生在这里等待着你的到来!第一章艺术与艺术学1.章节梗概:简单介绍艺术与艺术学的关系,通过艺术学的发生和发展了解艺术学的含义。

以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为基点,介绍艺术学研究的对象、属性和方法。

2.重要程度:三颗星(每年出题在5分~10分之间)3.出题方式:名词解释。

4.重要知识点(必背)①什么是艺术?(教材13页)答:是指诉诸人们五官感觉的包含想象、情感及思想的媒介与符号形式。

②什么是艺术学?(教材13页)答:是指关于艺术现象的理论反思,也就是对诉诸人们五官感觉的包含想象、情感及思想的媒介与符号形式的理性研究。

③“艺术学鼻祖”是指谁,为什么称其为“艺术学鼻祖?”(教材14页)答:是指德国19世纪美术史家康拉德·费德勒。

因为他虽未曾使用过艺术学这一学科名称,但率先明确区分了艺术与美以及艺术的学问与美的学问。

④中国现代艺术批评的创始人是谁?(教材15页)答:王国维。

他较早的使用艺术或美术概念。

⑤艺术学的对象有哪些?(教材17/18页)答:⑴ 艺术学对象是具有显著的艺术特征的艺术。

⑵艺术学的对象还应包括艺术学理论自身。

⑥艺术学的属性包括了哪些?(教材18/19/20页)答:⑴理论性。

也可作抽象性或反思性。

是指艺术学具有对艺术现象加以理解和论述从而形成关于艺术的系统知识的特性。

⑵客观性。

这也可称为学理性。

是指艺术学具有贴近对象和符合理性的特性。

⑶评价性。

这里是指艺术学具有依据价值尺度去评判对象的特性。

⑷个性。

也就是艺术学的学术个性,是指艺术学理论总是要体现艺术学者的独特的个体学术立场、观点和气质。

5.备注:第一章的考试出现频率并不高,因为只是作为该书的开篇简介的出现,故知识点并不多。

因此需要做到的就是将精力放在后面章节。

希望你能复习愉快~第二章艺术观念1.章节梗概:在了解艺术究竟是什么的基础上,进入艺术观念层面去探究艺术的现代争论。

根据艺术的特征去反映艺术观念的核心层面。

这章就是对艺术观念、含义、特征的概述。

2.重要程度:四颗星(每年出题在10分~40分之间)3.出题方式: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4.重要知识点(必背)①历史上主要艺术观念有哪些?定义是什么?(教材25/27/31/32/34页)答:⑴ 模仿论。

是一种有关艺术来自人对现实的模仿的观念。

⑵理念论。

是有关艺术来自客观的精神的呈现的观念。

⑶表现论。

也称主观精神论。

是有关艺术来自人的主观精神、情感或心理的自我表现的看法。

⑷形式论。

它是一种有关艺术品是一种纯形式构造的看法。

⑸感性论。

是一种来自中国传统的有关艺术是个人感性的产物的看法。

②模仿论体现了其自身什么特点?(教材27页)答:主张艺术来自对社会现实的模仿,能再现社会现实的本质,并能产生陶冶作用。

③黑格尔把艺术类型依发展变化轨迹划分有哪些类型?定义是什么?(教材28/29页)答:⑴象征型艺术。

它位于理念发展的初级阶段,被称为“艺术前的艺术。

”⑵古典型艺术。

它由理念持续演化而成。

⑶浪漫型艺术。

标志着理念发展的最后阶段。

④英国唯美主义者王尔德的“新美学的原则”内容是什么?(教材33页)答:他认为“生活模仿艺术,生活事实上是镜子,而艺术却是现实,”强调“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艺术除了表现自身以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并把这一点标榜为“新美学的原则。

”他认定形式才是艺术中最根本的要素。

⑤什么是“感兴?”其实质是什么?(教材34/35页)答:“感兴”也作兴会、诗兴、兴致等。

“感,”是“感物、”“物感”之意,代表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兴”,是指从平常状态中骤然兴起、起来,代表个体身心进入一种高度兴奋状态。

重要的是,感兴被视为个体从物质生活情境中兴起、奋起而达到一种身心愉悦状态的一个标志。

其实质是符号形式中创生的人对人生意义的直觉。

⑥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主张需要注意哪三点?(教材41/42页)答:⑴围绕艺术定义出现不同观点的争论。

本身就表明艺术定义问题已逐渐从以往形而上的本质论领域解放出来,被引入了开放地带,获得重新打量的机会。

⑵特别是从20实际50年代起,西方围绕艺术定义而发生持续的争论,这本身就体现了艺术问题在“二战”后社会生活中的新地位和新角色。

⑶艺术定义问题从可定义到不可定义再到仍可定义的转变过程,体现了艺术研究从形而上思辨方法到社会体制研究方法的转变趋势。

⑦亚历山大定义艺术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所具有的属性是什么?(教材43页)答:定义艺术的共同特征是⑴存在着艺术品⑵它公开传播⑶它是一种为了享受而进行的体验。

⑷艺术由其物理的和社会的语境界定。

属性是:⑴物品可感性⑵人际传媒性⑶娱乐体验性⑷社会语境性。

⑧艺术定义的原则是什么?(教材46页)答:⑴以特性代替本质。

⑵立足于现当代艺术及艺术体制。

⑶中国艺术与美学传统视角。

⑨通过描述艺术的传统特征给艺术的定义是什么?(教材46页)答:艺术是一种在社会语境中通过传播兴辞而唤起公众兴会的媒介形式。

⑩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定义是什么?(教材48/49/51/53页)答:⑴传媒性。

这是艺术的传播性和媒介性的合称。

是指艺术具有依靠可感的中介物体才能传播给他人的特性。

⑵兴辞性。

这是指艺术内部各要素有着自己的感兴修辞方式及其外部表现形态,这是专门从中国艺术理论传统来说的。

⑶兴象性。

这是指艺术形象具有感兴灌注的特性。

⑷语境性。

这是指艺术兴辞在其中产生或施加影响的特定社会生活状况,包括经济基础、时代心理、自然(或地理)环境、文化传统、艺术制度、学术制度等。

⑸兴蕴性。

是指艺术对观众具有兴味蕴藉效果。

兴味,是指艺术品要富于深长的感兴意味;蕴藉,又写作“酝藉”或“蕴籍”,来自中国古典美学。

5.备注:这一章的知识点较多。

在以往的专业课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所以切记要熟记。

尤其在学习了后面的章节后可能会产生记错的情况,这是考试中的大忌。

因此,需要在脑海中对这一章“艺术观念”形成知识框架,从而避免记混淆的错误发生!又一章结束了,给自己前面的学习打多少分呢?第三章艺术体制1.章节梗概:这一章重点是让我们了解艺术是存在于一定结构性的艺术体制内的。

以艺术体制为基点,无论是从艺术品到艺术体制的转变,还是从现代艺术自律体制的建构来看,我们都应把本章的重点放在第三节当代中国艺术体制分析,并对艺术体制与兴辞加以理解。

2.重要程度:四颗星((每年出题在15分~40分之间)3.出题方式: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4.重要知识点(必背)①什么是艺术体制?(教材59页)答:艺术体制是特定时期存在的关于艺术的观念与知识系统,以及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生产、传播、消费、评价的完整的社会机制。

②丹托将艺术品分为哪两种含义?(教材60页)答:⑴作品的外观表层形象⑵外观所涉及的种种深层观念③迪基所提出的“艺术体制理论”的观点是什么?(教材62页)答:类别意义上的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代表某种社会制度(即艺术界)的一个人或一些人授予它具有欣赏对象资格的地方。

④布迪厄对现代艺术自律体制的深刻分析观点是什么?(教材65页)答:他以“文学场/艺术场/文化生产场”来指称文学艺术所在的“一个遵循自身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的空间,内部结构就是个体或集团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这些个体或集团处于为合法性而竞争的形势下。

”⑤什么是国家艺术组织?(教材68页)答:国家艺术组织指的是政府领导的文化事业机构,对国家的文化艺术的生产、分配与消费进行管理,倡导和实施符合国家主流价值体系与文化导向的艺术创作。

是当前中国艺术体制的最高级组织。

⑥国家艺术组织的责任和作用在于什么?(教材69/70页)答:⑴引导和鼓励符合主流价值体系的艺术创作。

⑵国家各级艺术院团还直接担负着创作主流艺术作品的责任。

⑶政府艺术组织还通过多种形式的资金资助,评奖体系等来鼓励艺术家进行主流价值观的艺术创作。

⑦如何看待从艺术体制外向艺术体制内转变的体制化现象?(教材70页)答:一方面是政府体制与意识形态的松动和灵活,国家艺术体制在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而另一方面,必须看到的是当代艺术及其语境本身在发生变化,全球资本力量培育出的艺术空间,将独立艺术与政府体制融合为一个适应产业与市场的共同体。

在共同的经济目标下,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美学追求都被整合在一起。

这就涉及当今的艺术市场机制。

⑧艺术市场机制的概念是什么?(教材70/71页)答:艺术市场机制是当前我国艺术体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动力。

艺术市场机制是指艺术家通过非政府渠道的资金生产出艺术品,艺术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换取利润,获得投资回报,形成一个持续性的生产与再生产的链条。

⑨以市场为动力的链条包括了哪些过程?(教材71/72页)答:⑴艺术制作资金投入渠道多样化。

这种资金主要为民间商业资助和种种国际艺术基金。

⑵艺术生产者依靠资助进行创作。

⑶艺术产品获得市场回报。

⑷各种非政府的评奖体系也是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⑩什么是艺术产业?(教材74页)答:从经济角度来看待艺术创作与生产,将艺术理解为一种类工业化的,有着一定标准与规模的产品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的活动的概念。

⑪艺术传媒的定义是什么?(教材75页)答:从广义来讲,艺术传媒是指艺术品从生产到消费(接受)的所有中介。

比如画廊、展览;电影院,电视机;剧场;各种艺术推广机构;报纸、期刊、网络等。

从狭义来讲,艺术传媒则专指以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大众传播媒体。

包括各种艺术类报纸和刊物、电视艺术节目、艺术图书出版社和艺术网站等,他们刊载各种艺术信息、传播各方艺术批评、推介重要的艺术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