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宫枇杷小镇一期石鲁艺术馆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案编制职务时间审核职务时间批准职务时间广西建工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2019-08-04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1)2.1、区域地质构造: (1)2.2、气象与水文 (3)2.3、场地地形、地貌概况 (7)2.4、场地岩土构成 (4)2.5、水文地质条件 (5)三、桩基施工情况 (5)四、施工技术方案 (6)4.1、桩基内护筒跟进的施工工艺: (6)4.2、全程钢护筒跟进施工 (7)4.3、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7)4.4、其他事项 (10)五、辅助施工措施费计算 (10)六、安全保证措施 (11)一、工程概况拟拟建的“石鲁艺术馆”项目位于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场地地理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建筑场地地理位置拟建建筑为2层建筑,建筑占地面积约7100m2,拟建建筑主要工程性质见表1.1。
注:设计标高、荷载等数据以审查通过的设计文件为准。
受仁寿大都枇杷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石鲁艺术馆”的桩基础工程施工工作。
二、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2.1区域地质构造仁寿县境地貌以丘陵为主,境内地势西北高东部低。
县境内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山褶皱束与川中台拱、威远穹窿的结合部位。
龙泉山褶皱束主干北起中江县西北部,经金堂县中西部、双流和简阳的交接地带向西南延伸进入仁寿,至油罐顶转向近南北,于分水乡附近倾没。
轴部地层为上沙溪庙组,两翼为遂宁组和蓬莱镇组。
岩层走向与背斜延伸方向一致。
东翼缓,西翼陡,局部倒转,轴部地层平缓。
龙泉山褶皱束含次级背斜和向斜。
背斜主要有白云村背斜、油罐顶背斜、龙泉山背斜、打狗堰鼻状背斜、尖山鼻状背斜等。
向斜主要有元通寺鼻状向斜、莫疑寺向斜等。
川中台拱。
分布于龙泉山褶皱束东南地域。
褶皱轻微,断裂少见,褶皱规模多是穹窿状、鼻状、短轴状,形迹微弱。
构造形迹方向散漫不定,岩层倾向为北西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层一般有层间为主的短、浅裂隙。
川西台陷。
位于龙泉山背斜以西地域。
主要由成都凹陷及熊坡—盐井沟雁行带二级构造组成。
地层以白垩系为主,其次为蓬莱镇遂宁组。
构造形迹有仁寿背斜、仁寿断层。
仁寿背斜位于景贤乡一带,北起仁寿,南至井研周坡乡,因断层的破坏,构造不完整,东翼破坏殆尽,西翼构成倾角10°~20°,北翼闭合良好。
仁寿断层北起仁寿城东,南至井研周坡,长约25km,倾向北西,断距200m~600m,两侧有次级断裂。
威远穹窿构造。
位于县境南部,为旋扭构造体系的二级构造。
主要构造形迹有:识经岗背斜。
分布于威远背斜北翼,主要发育在上、下沙溪庙地级中,走向近南北,南端翘起,向北倾没,为对称鼻状背斜。
涂家庙断层,长28km,走向近南北,倾角40°~50°,主要断于自流井和上、下沙溪庙地层中,断层面呈舒缓波状,断层线弯曲成S形,两侧岩石陡立,为压扭性逆断层。
2008年汶川8.0级强震,该场区未遭受破坏性地震危害。
从区域地质构造来看,该场地属于稳定场地。
图2.1-1 区域构造略图图2.1-2 区域遥感图2.2气象与水文2.2.1 气象仁寿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4℃,年平均降雨量1009.4mm,年平均日照1196.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3天。
拟建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霜期很短,四季宜农。
年均气温17.4℃,多年平均降水量1009.4mm,年平均日照1196.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3天。
根据收集的仁寿县城区段1981~2010年近30年的年平均降水资料,最大年降水量出现在1981年,为1195.7mm,最少年平均降水量出现在2003年,为539.5mm。
仁寿县地表水沿龙泉山脉东西分流,椰江、越溪河与龙水河、通江河、清水河汇入岷、沱二江。
流域面积2222km2,总长282km。
年平均径流量9.89亿m3。
越溪河发源于仁寿县,流经荣县、宜宾县,是岷江一大支流,全长超过300 km。
2.3场地地形、地貌概况建筑场地位于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交通便利。
场地现状地形整体地势平坦,大部分地段植被覆盖。
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孔口标高417.20~419.10m,相对高差1.9m。
场地地貌单元属Ⅱ级阶地地貌。
图2.3:场地地形地貌2.4场地岩土构成经勘察查明,在本次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及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组成组成。
各土层的构成和特征分述如下:⑴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①:褐色,松散,稍湿,以粘性土及岩屑为主,含植物根茎,局部含少量建筑垃圾,场区内均有分布。
堆填时间不到2年。
钻探揭露厚度1.80m~4.00m。
⑵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粉质粘土②:褐、灰褐等色,可塑,稍湿,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较多铁锰质氧化物及钙质氧化物,场区内局部分布。
钻探揭露厚度0.80m~8.90m。
卵石③:褐色,松散,湿,卵石粒径多为2cm~7cm,粒间充填砂及粘性土,充填物含量一般在45%~50%,局部呈薄层尖灭分布,颗粒排列较为混乱,颗粒间基本不接触,场区内局部分布,钻探揭露厚度3.1~6.7m。
⑶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泥质砂岩④:棕红~紫红色,泥状结构,薄层~巨厚层构造,其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等,局部夹乳白色或青灰色碳酸盐类矿物细纹,局部夹薄层砂岩。
根据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泥质砂岩、中等风化泥质砂岩:强风化泥质砂岩④-1: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状,手捏易碎,岩石结构基本可辨,敲击声闷。
厚度为0.60 m~1.80m中等风化泥质砂岩④-2:风化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局部破碎成块状。
指甲可刻痕,用手不能折断,敲击声脆,岩芯采取率一般在50~85%,RQD 值一般40~70%左右,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
本次勘察未揭穿。
2.5水文地质条件2.5.1地表水场地西侧及南侧存在小河沟,宽约5.0~12.0m,自西向东径流,现状水位一般在场地现状标高下2.0m,水深最大约2.0m,流速最大约1.2m/s,水量较大。
2.5.2地下水建筑场地在地貌单元上属Ⅱ级阶地地貌,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部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潜水和埋藏于基岩中的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上部人工填土层中,埋藏较浅,靠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水量小,无统一自由水面。
孔隙型潜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基底附近卵石层,局部地段具有微承压性。
在枯水期,主要补给源是地下水的侧向径流及大气降水,以蒸发方式及向河流径流方式排泄;在丰水期,主要补给源为地下水侧向径流、大气降水及河流补给,以地下径流和河流下游排泄为主。
据该地区的工程经验,结合本项目钻探揭露卵石颗粒间由粘性土混合砂砾充填的工程特性,据工程经验,该场地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k约5.0m/d。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层内。
主要受邻区地下水侧向补给,以地下水径流方式排泄,无统一的自由水面。
水量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及裂隙面充填特征等因素的控制,水量较小。
勘察期间为丰水期,个别钻孔中测得上层滞水水位埋深在 2.00~2.80m,相应标高在415.04~415.82m。
钻探深度范围内未测得基岩裂隙水。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及工程经验,场地地下水水量小,无统一自由水面。
根据调查,现状场地所在地段丰水期雨季时易被淹没。
三、桩基施工情况文宫枇杷小镇一期石鲁艺术馆桩基础旋挖桩桩径为:Φ800。
回填土层厚约5m~6m,粉质粘土层厚约0.80m~8.90m,卵石层厚约3.1m~6.7m。
从(8月4日)桩基现场旋挖的情况来看,旋挖过程中塌方区段为卵石层区段,与石鲁艺术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地质比较吻合。
基于8月4日旋挖机现场作业对地质稳定性要求,鉴于回填区土层较松软,回填土层下面有卵石层,故在回填区施工需要增加埋设钢护筒施工措施保护旋挖作业成孔质量。
同时为了确保旋挖机自重受力稳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路基钢板箱或其他方式来增强旋挖机稳定性。
四、施工技术方案本桩基施工拟采用稳定基础垫于旋挖机下方,钢护筒跟进施工方法。
此技术方案作为《桩基施工专项方案》的补充方案,其方案阐述了一是增加埋设钢护筒的原因(旋挖机成孔对地质要求与现场回填区存在卵石层)。
二是埋设钢护筒技术操作要求和埋设钢护筒质量保证。
三是埋设钢护筒辅助施工增加费用来源。
考虑到该桩基地质条件,只有卵石层层厚约10-12m范围内有部分坍塌,钢护筒长度按最不利地质条件控制,参照地质图和回填层厚,护筒均长≧12m,具体需要依据实际地质情况才能确定护筒长,护筒壁厚δ=15㎜的钢板,在厂家用机械集中卷制加工制作,焊缝全部为双面坡口,每根护筒制作均长≧12m,制作护筒的外径1000mm。
下置钢护筒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旋挖孔过程中出现地表层的大面积塌孔,采用460系列振动锤打入设备,将钢护筒打入土层中风化层。
4.1、桩基内护筒跟进的施工工艺:场地平整、定位→旋挖孔至塌孔位置处→下埋钢护筒→正常成孔至桩底标高(终孔)→清孔验孔→钢筋笼安装→灌注混凝土→拆除钢护筒。
4.2、全程钢护筒跟进施工因回填土层含有页岩,需采用旋挖钻进至塌孔位置处,再采用460系列振动锤振动打入设备,先将钢护筒振动打入土层穿透卵石层到达中风化层面,再进行旋挖成孔。
在下埋钢护筒的施工过程中,振动锤必须平稳,并在护筒顶面的平面位置一定要居中,尽可能避免因偏心造成护筒产生偏斜。
同时采用水平尺严格控制好护筒的垂直度,不得超过施工规范要求的1/200,力求钢护筒垂直入土。
若一旦发现有偏斜的趋势,马上进行纠正,将可能发生偏斜的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由于埋设钢护筒作业规范对钢护筒垂直度和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要求,钢护筒埋设作业应在白天进行,便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校正。
4.3、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旋挖灌注桩的施工,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施工设备和人员的技术素质,更重要的是依靠工程质量管理。
为此,根据本工程施工要求,特按各主要施工环节,编制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严”字当头,认真做好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工作。
1. 按图作业认真阅读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坚持按图施工,按程序作业,按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为了使桩基施工人员更好的了解施工图纸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及时做好技术交底下发给桩基施工队。
2. 桩位定位根据业主提供平高控制点,进行加密布设,确保建筑轴线点位在加密点下的通视;向监理提交加密的平高控制点测量资料,并同监理一起进行加密平高控制点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