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考试《申论》培训课件1

公务员考试《申论》培训课件1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省考) 上半年:人口普查与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省考)下半年:救助流浪儿童,促进社会和谐;
b, 参加申论考试作答的人不是“自然人”,而 是“政治人”!



例1:请参考给定资料,结合社会实际,谈谈作为 农民工输入地A市劳动部门(即用工主管机关), 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民工荒”。(30分)(四 川省2009年下半年试题) 例2: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 根据材料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 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5分)(四川省 2011年上半年试题) 例3: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 污染治理工作,请结合给定材料,以市政府工作 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20分)(国 家公务员考试2010年市级试题)
攀枝花学院学府培训中心
公务员考试《申论》培训
主讲教师:韩刚
第一讲 《申论》概论
一、《申论》的性质和特点
《申论》是由国家组织的,选拔将来从事国家各级 公务员工作的人才所特有的一种考试形式。
1、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国家意志性、政治性、实 用性和时效性。 《申论》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中文能力的综合性 能力的考试。 a,考生必须把“政治挂帅”作为首要的指导思想!
(3)初步审出材料中的话题。 整个材料有一个还是几个话题?所蕴含的总话题可能是什 么? 例如: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A级) (一)请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内容。(10分) (二)结合“给定资料2”谈谈对文中“积极地治理与防范 总是胜过消极的躲避”这一表述的理解。(15分) (三)认真阅读“给定资料8”,简要回答下列两题(20分) 1、请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L市主要领导面临的“两难困 境做简要分析。(10分) 2、从实践出发,简要论述如何破解类似该市“两难困境” 的难题。(10分) (四)分析给定资料,就如何整治庸官懒政提出对策(15分) (五)阅读给定资料,以“坚持勤政廉政,促进和谐发展” 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例1:背景材料2谈到“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请 结合背景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例2:(2014国考地市级第三题) 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 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 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 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20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 日启动。 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 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 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 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 展。
基本要求: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 务实,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理论联 系实际之风。清廉,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 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
《中共十八大报告》原文
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 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 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 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 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 诚信缺失现象„„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 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例3: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 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 教育局(主)/的名义草拟《给(谓)/各村中小学生家 长(宾)/的一封信(宾补)》。(20分)(2011国家公 务员考试地市级) 简化后就是:某县教育局给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3)切出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对象,从而明确任务的 对象。 以上面例2来看,指代对象是:随迁子女受教育的 诸多问题。
(2)“议论”,是根据给定的话题和论题,发表议 论,展示个人见解。所以“论”的部分最常见的 题型就是写议论文。 例1:结合给定材料,以“保护救助流浪儿童是政府 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一话题,自拟题目,自选 角度,写一篇议论文。(50分)(2011年四川省 下半年试题) 例2:参考给定材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2010年公家公务员考试省级) 例3:阅读给定材料,结合实际,围绕“城市让生活 更幸福”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40分)(2011年北京市试题)
第一层要审出:每一道题分别属于是“申”还是“论”; 第二层要审出:这是申或论的哪种类型。比如是“申”部 分的“原因类”、“对策类”、“归纳概括类”。或者 “论”部分的“议论文写作”、还是“公文写作”。抑或 是二者结合的“综合分析类” 例如:2011上海公务员考试(B级) (三)结合“给定资料”对现阶段志愿者事业所面临困境 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回答两个问题(20分) 1、志愿服务应具有哪些特征?你认为给定资料中的案例是 否与志愿服务应具有的特征相符?(10分) 2、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志愿者积极性,促进志 愿服务的发展。(10分)
(2)找出主语、谓语结合宾语,抓出命题的总任务。 “谁”(主语)—要做(谓语)—什么?(宾语)
例1: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 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 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 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 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 简化后就是:请(国家某部门工作人员)列出宣传手册的 要点。(属于写纲要类题型,具有半申半论的特点) 例2:给定资料1和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受教 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 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谓语后置)。 简化后就是:请你概括和归纳问题的具体表现。
2013年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真题
一、 根据给定资料,归纳概括在四川特大地震灾害 中,众多普普通通各类“小人物”表现出的品质。 (20分) 三、 “资料十”写道“他们都是不起眼的‘小人 物’,但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 量,他们身上也闪耀着人性最耀眼的光芒。他们 也是支撑中国的最坚实的脊梁!”请以《“小人物” 也是支撑中国的脊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50分)
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
2010年(国考)地市级:海洋环境保护(渤海碧海计划); 2012年(国考)省级:食品安全与社会道德危机; (国考)地市级:现代社会在运行上的“脆弱性”与安全生产、安 全生活;
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
2012年(国考)省级:食品安全与社会道德危机; 2010年(省考)下半年:道德楷模:郭明义与社会道德建设问题; 2012年(省考)上半年:活熊取胆、疟猫和屠狗事件与动物伦理问题——人 与动物的和谐; 2012年(省考)下半年:弘扬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最牛校长:叶志平;
第二讲
申论考试第一环节——如何正 确审题
(一)审题的目标: 通过审题要实现两个基本目标: (1)初步了解本次考试提供的材料大概是在 谈论什么话题,有几个话题?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什么? (2)各部分考试题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样的任 务,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任务是什么?
(1)审出题的类型:做到对题型心中有数。
(二)审题的方法: 审题时应该运用的方法——语言结构分析法。
(1)首先看题干末尾最后一个名词,如果它的前面有一个 “的”字,或者一个“逗号”,请用一斜线“/”把它和 前面的部分切分出来,因为“的”字和逗号之前的部分都 是定语,即英语中的“限定性定语和非限定性定语”,可 以暂时不管它。然后就能发现,切出来的这个部分就是我 们最基本的任务。
语义切分法对复杂命题的重大意义: 例1:“行业自律是非常必要的,但它不能解 决商品质量和价格方面的一切问题”。请 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就如何解决这一问 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2008年上半年北京试题)
综合练习1: 2010年吉林省甲级试题 1.根据给定资料,概括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基本 情况。(20分) 2.给定资料多次提到了“功利阅读”,对此你是 怎么理解的?(20分) 3.为了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 意见》,某机关党委决定对所属基层党组织的学 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请你草拟一份检查提纲。 (30分) 4.假如你是一名刚刚进入党政机关的公务员,面 对生疏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任务,以及急需 更新的知识结构,结合材料,联系实际,以《读 书· 为人· 做官》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谈谈你的看法。(30分)
(2)审出任务:做到对任务心中有数。
第一:要我们做什么?(每题有几个任务) 第二:以什么身份来做? 第三:在什么范围内来做? 第四:考官要我们做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2011年浙江省试题 (二)某市将召开一次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形势分析 会。会上,某领导要就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做 主题发言。请结合给定资料7-8,为领导拟一份发言要点。 (25分)。 例如:2011年河北省试题 二、资料7援引了当地一位领导的话:“河北是用心在援 建平武”请结合给定资料六、七,参照给定资料二、四, 说说河北援建者的“用心”体现在哪些方面。(20分)
近年来国考和省考真题
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2010年(国考)省级:海洋的生命、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 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2009年(国考)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安全问题;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2013年(省考)上半年:新时代工人的力量与爱岗敬业、积 极创新; 教育、就业、社会保障、 2011年(国考)地市级:打工子弟校与农村教育发展问题; 2009年(省考)上半年:大学生就业难; 下半年:民工荒与构建和谐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