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总1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目录一、工程概况 0二、地层岩性 01、岩土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02、水文地质简况 (3)3 基坑支护使用土层设计参数天然地基设计参数建议值 (3)三、设计要求 (4)四、降水方案设计 (5)1.降水技术要求 (5)2.降水方案的选择 (5)3.抽水设备的选择 (5)4.设备材料计划,劳动组织及工期 (6)五、基坑周边排水措施 (6)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七.施工质量控制 (9)八.施工应急预案 (9)1.变形应急预案 (9)2、流砂、管涌 (10)3、支护结构渗水 (10)4、支护结构漏水 (10)5、基坑周边地面出现裂缝 (11)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恒邦置地B301-0030宗地项目地处侨香路与侨城东路交汇处东南角,侨香路肩负成为深圳新东西商务轴带的重任,侨城东路东西衔接福田与南山两大商务区,南北连通深南大道、滨河大道、北环大道三条深圳主干道。

项目占地面积8073平方米。

建筑高度153米,地下4层。

容积率≤,用地性质为新型产业用地+教育设施用地。

拟建建筑物高度约150米,有三层裙楼,塔楼功能为办公,裙楼、塔楼坐落在一、二级退线范围内,目前暂无建筑设计图纸。

项目东侧与警察学校为临,西临侨城东路,北临侨香路,南侧为耀荣园住宅小区,场地基本平整,东北略高,周边市政、道路设施基本齐全。

侨香路及侨城东路下管线众多,有雨水管、污水管、电信管、给水管、燃气管等。

目前暂无建筑设计图纸,北侧可按红线退线米考虑地下室范围,其余三侧可按红线退线米考虑地下室范围,地下室按4层考虑,±标高暂按绝对标高米考虑,基坑底标高按米考虑。

地下室层高从上至下分别暂按米(含米顶板覆土)、米、米、米考虑。

地下室底板暂按米(含垫层)考虑。

基坑开挖深度根据场地四周地面标高不同,约为~,开挖周长约。

场地位置图如下,红线范围为用地范围。

二、地层岩性1、岩土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根据钻探揭露及地质资料分析,根据勘探结果,在揭露深度内地层自上而下有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坡洪积层(Q dl+pl)、第四系残积层(Q el)及燕山晚期花岗岩(γ53(1))。

岩石风化程度分类执行深圳市标准《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 01-2010,附录F表中划分标准,地层由上至下按层序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 ml)杂填土:杂色,松散,不均匀。

主要由粘土组成,夹砖块、碎石、砼块等建筑垃圾,硬杂质含量约占30%。

局部钻孔可见大于10cm的砼块,岩芯采取率约为75%。

该层全场地除钻孔ZK14、ZK26和ZK27外均有分布,层厚~,平均。

标贯试验10次,实测击数5~9击,平均击。

2、第四系坡洪积层(Q dl+pl)2-1含砾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均匀,含石英砾约20%~40%,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岩芯采取率约为85%。

该层在钻孔ZK2、ZK8、ZK9、ZK10、ZK14、ZK15、ZK16、ZK17、ZK22、ZK23、ZK24、ZK27和ZK28中有揭露,层厚~,平均,层顶标高~,层顶埋深0~。

标贯试验19次,实测击数10~29击,平均击。

2-2粉质粘土:灰黑色,可塑,略具淤腥味。

主要由粘土组成,含石英颗粒,石英砾径约为~1mm。

岩芯采取率约为80%。

该层在钻孔ZK5、ZK11、ZK12和ZK19中有揭露,层厚~,平均,层顶标高~,层顶埋深~。

标贯试验2次,实测击数5~7击,平均击。

2-3砾砂:褐黄、灰白色,饱和,稍密,主要为石英质,分选磨圆较好,含少量粘土。

岩芯采取率约70%。

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西北侧,于钻孔ZK2~ZK5、ZK11、ZK12、ZK18、ZK19、ZK25、ZK29和ZK30中有揭露,层厚~,平均,层顶标高~,层顶埋深~。

标贯试验24次,实测击数11~15击,平均击。

3、第四系残积层(Q el)砾质粘性土:浅红、褐黄夹灰白色,可塑~硬塑,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残留有20~35%的石英颗粒。

岩芯采取率约为85%。

该层在场地除钻孔ZK1、ZK2、ZK7、ZK18、ZK19和ZK30外均有揭露,层厚~,平均,层顶标高~,层顶埋深0~。

标贯试验40次,实测击数10~39击,平均击。

4、燕山晚期花岗岩(γ53(1))场地内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呈肉红、灰白等色,主要由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等矿物组成,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全、强、中、个风化带,部分钻孔揭露灰绿色中风化碎裂岩,以下分述之:4-1全风化花岗岩:褐红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状,石英风化后呈颗粒状,遇水易软化,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级,岩芯采取率约为85%。

该层在场地分布广泛,仅钻孔ZK14和ZK25未揭露,层厚~,平均,层顶标高~,层顶埋深~。

标贯试验46次,实测击数40~69击,平均击。

4-2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褐红色,局部呈黑灰色,结构大部分破坏,岩芯呈砂土状,局部呈块状,遇水易散,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级,岩芯采取率约为85%。

该层在钻孔ZK4、ZK6、ZK8、ZK12~ZK14、ZK16、ZK17和ZK23~ZK29中有揭露,层厚~,平均,层顶标高~,层顶埋深~。

标贯试验13次,实测击数均大于70击。

4-3-1中风化花岗岩:肉红色、灰白色、黄褐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块状、短柱状,裂隙发育,裂隙面可见暗褐色铁质浸染,为较软岩,岩体破碎~较破碎,岩芯采取率约65%,RQD介于30~6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Ⅳ级。

该层在钻孔ZK1、ZK2、ZK4~ZK6、ZK8、ZK9、ZK13、ZK15、ZK16、ZK18、ZK20~ZK25、ZK27、ZK29和ZK30揭露,揭露厚度~,平均,层顶标高~,层顶埋深~。

4-3-2中风化碎裂岩:灰褐色、灰绿色,碎裂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柱状、块状,受构造挤压作用,裂隙发育,部分肉红色钾长石无法辨识呈灰绿色,为软岩,岩体破碎~较完整,岩芯采取率约为65%,RQD介于20~6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Ⅳ级。

该层仅在ZK7、ZK10、ZK11、ZK14、ZK26和ZK28等6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平均,层顶标高~,层顶埋深~。

4-4微风化花岗岩:肉红、灰白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柱状,岩质新鲜、坚硬,裂隙稍发育,部分钻孔岩芯揭露发育斜裂隙,裂隙面为灰绿色,沿节理面偶见暗褐色铁质浸染,锤击声清脆,为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完整,岩芯采取率约85~90%,RQD介于70~8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Ⅱ级。

该层全场地均有揭露,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层顶标高~,层顶埋深~。

2、水文地质简况据钻探揭露,场地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的类型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

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中,以潜水形式储存,第四系人工堆积层,含水量大,水量不均,受降雨影响明显;第四系砾砂层孔隙大,属强透水层;砾质粘性土属弱透水层。

地下水的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垂向补给及周边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中,场地下伏岩体裂隙较发育,含水层通道呈网络状,具各向异性。

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场地外围花岗岩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并接受上部第四系孔隙水的垂向补给。

勘察期间场地钻孔均在钻探深度范围内遇地下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水位标高介于~,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而呈动态变化,地下水季节变化幅度1~2m。

3 基坑支护使用土层设计参数天然地基设计参数建议值三、设计要求1.帷幕截水—截堵基坑四周地下水本基坑东侧和南侧采用咬合桩止水,其余侧均采用双管旋喷桩止水形成全封闭止水体系,可以有效地截堵坑外地下水向基坑内渗透。

2.明沟排水—排除地表水及坑内积水基坑周边坡上、平台及坑内布置排水沟和集水坑,形成排水系统。

集中排入地面沉淀池,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排水沟断面400×400mm,集水坑约50m设一个,尺寸长×宽×高=1000×800×1000mm。

三级沉淀池尺寸见大样图。

3.集水坑超前排水基坑开挖阶段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坑内适当位置挖掘超前集水坑,并通过排水沟,作好挖土期间的集水排水工作。

4.雨季排水台风暴雨季节,应合理组织地表水排放,且要安排足够的排水设备对汇集的地表水进行抽排疏导,避免大量的地表水集中涌入基坑内。

5. 回灌根据基坑和周边建构筑物的监测情况,可适当设置回灌井进行回灌,预防水位下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降水方案设计1.降水技术要求场地局部存在砂层,砂层部分在冲(钻)孔桩桩间采用高压旋喷桩作止水帷幕兼作桩间挡土结构。

基坑内外集水明排,采用水泵将坑内水送入市政管网。

在基坑周边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后,基坑内地下水采用疏干井,并辅以集水明排进行疏干。

基坑支护施工前要对周围地下管线、排水沟及市政设施进行调查,必要时对周围下水道要改道封堵,确保生活污水、地表水不能流入基坑内。

基坑土方开挖之前应将地下水位控制在开挖深度以下不少于500mm 处,无法满足时应增加疏干井的启动数量。

若坑外地下水位或周边建筑物沉降出现异常,应及时布设回灌井,必要时启动回灌系统。

回灌井具体位置应结合地下水位及周边建筑物沉降情况布置。

2.降水方案的选择降水工程是指利用水文地质学原理,通过降水设计和降水施工,排除地表水体或降低地层中的滞水、潜水等地下水的水位,满足建设工程的降水深度和时间要求,并对工程环境无危害性要求。

建设工程降水的技术方法有明排、轻型井点(如空点井、电渗井等)和重型井点(如管井等)。

本工程拟采用基坑内以集水明排进行疏干。

3.抽水设备的选择根据需要现场采用QY型潜水泵。

降水井流量为50m3/小时,扬程不小于25m。

4.设备材料计划,劳动组织及工期(一)材料计划:排水管500m,潜水泵5台(含备用).(二)劳动组织及工期:(1)人员:降水项目负责人1名,技术员1名,施工工人3名。

(2)工期:试抽水1d。

抽水作业根据基础施工而定暂按50d考虑。

五、基坑周边排水措施场地局部存在透镜体砂层,砂层部分在冲(钻)孔桩桩间采用高压旋喷桩作止水帷幕兼作桩间挡土结构。

基坑内外集水明排,采用水泵将坑内水送入市政管网。

在基坑周边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后,基坑内地下水采用集水明排进行疏干。

基坑支护施工前要对周围地下管线、排水沟及市政设施进行调查,必要时对周围下水道要改道封堵,确保生活污水、地表水不能流入基坑内。

基坑土方开挖之前应将地下水位控制在开挖深度以下不少于500mm 处,无法满足时应增加抽水泵数量。

若坑外地下水位或周边建筑物沉降出现异常,应及时布设回灌井,必要时启动回灌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