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测试题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分/题,共计40分)
1.日常生活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A.酒精挥发
B.铁棒磨成针
C.食品腐烂
D.花香四溢
2.下列对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
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易挥发
B.氯化钠易溶于水
C.石墨能导电
D.碳酸易分解
5.观察酒精灯燃烧时,小明描述的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
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石灰水变浑浊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7.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成水雾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8. 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量筒
B.试管
C.集气瓶
D.烧杯
9.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置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锥形瓶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容积为30mL,内盛15 mL 液体的试管加热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量不超过1—2mL
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用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试管、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
11.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1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满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为100mL,则其中氧气的体积约为()
A.20mL
B.35mL
C.40mL
D.25mL
14.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空气
C.加碘食盐
D.浮有冰的水
15.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7.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是()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败
C.蜡烛燃烧
D.汽油燃烧
18.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
A.氮气(N2)
B.氧气(O2)
C.水蒸气(H2O)
D.二氧化硫(SO2)
19.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产生大量的白烟
B.镁条:发出明亮的红光
C.硫粉: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产生耀眼的白光
20.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B.所有氧化反应都要放热
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1分/空,共计28分)
21.填写出下列各仪器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③
④⑤⑥
其中:⑤(名称),用于和少量。

注意:用过后应
立即 再去吸其他药品,防止污染。

⑥ (名称),用于量度 体积。

注意:不能 ,不能 也不能 。

22.用序号填空。

①铁熔化成铁水 ②糯米酿成酒 ③铜能生成铜绿 ④灯泡中的钨丝通电后发热发光 ⑤食物腐烂 ⑥胆矾呈蓝色块状 ⑦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上述情况:
(1)属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 (2)属于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则砝码的质量为 g ,游码的示数为 g ,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g 。

24.某同学对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mL ,则实际体积 (填“大于” “小于”“等于”或“无法计算”)29mL ,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2.3mL ,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填“大于” “小于”“等于”或“无法计算”)16.7mL. 25.在下列反应中:
①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汽油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③ 生石灰 + 水 熟石灰
④ 氢氧化钙 + 二氧化碳 碳酸钙 + 水
(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序号)
(2)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序号)
(3)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序号)
三、实验分析及环境问题(2分/空,共计)
26.如何量取8mL 的水?
(1)选用 mL (10mL 50mL )规格的量筒;
(2)量筒倾斜向内倾倒水,直至量筒内的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约2-3个刻度);
(3)将量筒放在 上,改用 逐滴滴加,直至量筒内液面到达所需的刻度,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的
保持水平,此时读数为 mL 。

点燃
点燃
27.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下图所示。

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1/5,分析原因:
(1)
(2)
(3)
28.指出下图所示倾倒盐酸的操作中的主要错误:
(1)
(2)
(3)
29.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2015年3月1日,某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是级,空气质量状况为。

30.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具体操作:在燃烧匙中放少量的硫粉,点燃后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集气瓶底部有较多量的水,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回答下列问题: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水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初三化学答案
二、填空题
21.①长颈漏斗②锥形瓶③烧瓶或圆底烧瓶④试管⑤胶头滴管⑥量筒;⑤胶头滴管吸取滴加液体洗净
⑥量筒液体加热配制溶液作反应容器
22.(1)⑥(2)③(3)①④②⑤⑦
23. 30.0 2.6 27.4
24. 大于大于
25.(1)①③(2)①②(3)①
26.(1) 10mL (3)水平桌面胶头滴管
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8.0
27.(1)红磷不足(2)装置漏气(3)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或弹簧夹)
28.(1)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2)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3)试管口和试剂瓶口没有紧挨
29. Ⅱ级良
30.(1)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 O2 SO2吸收硫燃烧后的所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