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转基因植物详解
双元载体转化
花粉管通道法
将外源DNA片段在自花授粉后的特定时期注 入 柱头或花柱,外源DNA沿花粉管通道通过珠心 进 入胚囊,转化不具备细胞壁的受精卵或早期胚性 细胞。由
病毒感染法: Viruses can be used as vectors for whole plants
cell-to-cell infection
Ti plasmid:双链共价闭 合环状DNA分子,约 150~200Kb
农杆发根菌的生物学特性
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土壤细菌,能侵染大
多数双子叶植物和少数单子叶植物
Ri质粒
Ri质粒(root-inducing plasmid):T -DNA区、Vir区两个功能区
Ri
opine catabolism
ori
Ti质粒介导的转化方法
Ti质粒衍生的克隆转化载体必须具备以下的结构 特点 1)具有选择标记基因 2)DNA复制起始位点 3)T-DNA右边缘序列 4)单克隆位点 5)vir区域 方法:利用双元载体系统和共整合载体系统解决
共整合转化--载体和农杆菌质粒重组过程
基因枪介导的DNA转移
• 基因枪法最早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 的Sanford最先提出的。它通过高 速飞行的金属颗粒将包被其外的目 的基因直接导入到受体细胞内,从 而实现基因转化的方法。1992年, 世界首例转基因小鼠就是通过该法 获得的。
基因枪转化的原理
载体介导法: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Ti质粒 (tumor-inducing plasmid) 转移DNA(transfer DNA,T-DNA)
4.胚状体再生系统是指具有胚胎性质的个体。 优点:个体数目巨大、同质性好,接受外源基因能力 强,嵌合体少,易于培养、再生。 缺点:技术含量高,多数植物不易获得胚状体。 5.生殖细胞受体系统 以生殖细胞如花粉粒、卵细胞等受体细胞进行外源基 因转化的系统。 一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小孢子和卵细胞的单倍体 培养、转化受体系统; 二是直接利用花粉和卵细胞受精过程进行基因转化, 如花粉管导入法,花粉粒浸泡法,子房微针注射法等
第二节 基因改良植物
✓ 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物(最早进入田间生产,目前栽培面 积最大)如 Monsanto 的抗除草剂草甘膦大豆
✓ 抗虫转基因植物 如 Syngenta的Bt 176抗虫玉米 ✓ 抗病转基因植物 (抗病毒,抗真菌,抗细菌) ✓ 抗环境胁迫转基因作物 (温度、水分、化学物) ✓ 植物发育调节基因工程 (控制果实成熟,雄性不育,改良
植物品质) ✓ 医药领域中的转基因植物(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
产药用蛋白、食用疫苗等)
遭受虫害的普通玉米
抗虫的Bt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植物的生产实践:
样品比较(左为普通棉花, 右为兔毛转基因棉花)
抗除草剂大豆
实例:抗TMV(烟草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番茄
分
目的基因
基因载体
切
接
重组体
转 筛
总 体基 技因 术工 路程 线
表
转基因植物研究发展
1983年,转基因烟草问世 ---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 植物。 1987年,转基因油菜、棉花产生 转基因水稻、玉米、小麦、甘薯等陆续出现。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遍布6大洲 预测:2020年世界上80%-90%的农作物将是转
第十章 转基因植物 Transgenic Plant
转基因植物
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经组织培养, 获得能够表达外源基因的植物称为转基因植物。
抗虫 抗病 抗逆 生产药物
由中国农科院开发的Bt棉对棉铃虫有显著的抗性,与对照 相比减少农药用量80。
中国"黄金大米"事件
不会引起过敏的大豆
彩色玉米
microinjection
转基因植物鉴定
1.选择性培养检测:利用抗生素标记基因筛选 2.遗传标记检测:通常选择具有特殊遗传标记的质 粒,常用的遗传标记有:β-葡糖苷酸酶基因荧 光素酶基因。 3.目的基因检测:PCR,分子杂交技术
绿色荧光蛋白检测 GFP产生绿色荧光蛋 白,在395nm和 490nm的波长下发 出独特的绿色荧光。
T-DNA区插入到寄主植物基因组中,
表达决定发根生长和冠瘿碱合成的 基因,冠瘿碱的检测是评价植物转 化是否成功的证据之一 。
E
D C
G vir
Vir区不插入寄主植物基因组DNA B 中,但与T-DNA的转移有关,其缺 A
失或突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使感染的植物出现发
根。
T-DNA
LB RB
Hairy root genes and opine synthase
2.直接分化再生系统 外植体细胞不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阶段,而是直 接分化出不定芽形成再生植株。 优点:周期短、操作简单,体细胞变异小,遗传稳定 缺点:材料局限,转化率低。 3.原生质体再生系统 原生质体恢复细胞壁具有分化再生能力,是应用最早 的再生受体系统之一。 优点:高效、广泛地摄取外源DNA或遗传物质,获 得基因型一致的克隆细胞,所获转基因植株嵌合体少 ,适用于多种转化系统; 缺点:不易制备、再生困难和变异程度高。
基 因植物
受体材料的选择
受体是指用于接受外源DNA的转化材料。良好的植 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应满足如下条件: 1、高效稳定的再生能力; 2、受体材料要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3、外植体来源方便,如胚和其它器官等; 4、对筛选剂敏感; 5、转化率高。
常用的受体材料有以下几大类型:
1.愈伤组织再生系统 外植体材料经过脱分化培养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转化 (带有目的基因质粒的农杆菌侵染),分化培养获得 再生植株。 优点:外植体来源广,繁殖快,易接受外源基因,转 化效率高。 缺点:遗传稳定性差、嵌合体,因此需要连续的再生 系统。
植物转基因的基本技术路线
◆ 获得目的基因,克隆到载体上扩增 ◆ 受体细胞培养:如植物愈伤组织等 ◆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培养转化细胞 ◆ 筛选、培植、鉴定
质粒载体
苏云金杆菌 毒蛋白基因
棉花 棉花细胞
抗虫棉的构建
重组质粒构建 农杆菌
侵染转移 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方法
◆ 直接导入法 基因枪法(1987年) ◆ 载体介导法: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1974年) ◆ 病毒感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