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章-亲核取代反应全解

6章-亲核取代反应全解


Ph2CHOC2H5 H
Ph2CHOC2H5
16
4.正离子底物 + 负离子亲核体 (cationic substrate + anionic nucleophile)
RL + Nu
+
Nu


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

如下面的反应:
17
CH2=CHCH2CH2SC6H5 + NaI CH3
+
DMF
CH2=CHCH2CH2I
对于-C上支链越多,也会使SN2速度减慢。例如:
R :
CH3CH2 CH3CH2CH2 (CH3)2CH CH2 (CH3)3CCH2
相对速度:
1
410-1
310-2
110-5
其中,新戊基与异丁基相比,SN2的速度大大下降,
这也是位阻的结果。
b. -C是不饱和碳,SN2很难发生。象乙烯基卤化物和芳基 卤化物都很难水解。
.. C=CH X
p- 共轭效应, X 很难离去.
如:
CH2=CH X
X
很难水解, 要在强烈的条件下 进行.
c. 若-C上连有C=O、CN等吸电子基团,SN2速度大大加快。 如,以Z代表这类基团,则ZCH2Cl与I 反应的相对速度如下:
Z
CH3CH2CH2 CH3CH2OCO NC
C C O NCH2N(CH3)3 + NaCN DMF O C C O NCH2CN O
18
+
2.2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19
机理(SN 2,也称一步反应机理)
Nu
-

C L
Nu C L
δ
δ
Nu C
Walden 转化
L Nu + L-
Nu:
描述:C-L键逐渐断裂,Nu…C键逐渐形成,反应是 一步完成(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RL + Nu
Nu

R
L

例如下列反应:
CH3 C6H5 C Cl + CH3CH2OH CH3
CH3 + H2O O S O O CH3CHCH2CH3
acetone
CH3 C6H5 C CH3 HOCH2CH3
CH3 C6H5 C OCH2CH3 CH3

CH3CHCH2CH3 OH2 H+ CH3CHCH2CH3 OH
那些类型化合物?
8
1.3 机理的研究
由于该反应涉及到底物的性质和亲核试剂的性质 , 基于两者,这类反应按其机理的不同分为两种极 限情况被讨论,如,SN1 和 SN2。
2.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2.1 常见亲核取代反应的几种形式
(1)中性底物 + 中性亲核试剂 (neutral substrate + neutral nucleophile)
C6H5CH2 120
e. -C是桥头碳,分子的立体结构使亲核试剂没有从背面进攻 的可能,所以这样的化合物不能按SN2反应历程进行反应。
L
(2)离去基团(L)的性质
一般来说,离去基团越容易离去,SN2越快。反应时,
L是带着原来与-C公用的一对电子离去的。通常,
L 的碱性愈弱、愈稳定,就愈容易离去。在极性质子 溶剂中,常见基团离去的倾向是:

acetone CH3CH2I + (n-C H ) P 4 9 3
(n-C 4H9)3P
+
CH2CH3
季膦盐
12
2.中性底物 + 负离子亲核体
(neutral substrate + anionic nucleophile)
RL + Nu
Nu

R
L


象这类型反应有:
13
NaI CH3CHCH2CN acetone CH3CHCH2CN
CH3CO
相对速度
1
1.7 101
3 103
3.5 104
这也是过渡态中-C的p轨道与羰基或氰基的p轨道重叠
而使过渡态能量降低的缘故。
d. 若-C是不饱和碳,则SN2极易进行。 如,当R是烯丙基或苄基时,SN2反应的平均速度都比 乙基 大得多。
R 相对速度
CH3CH2 CH2=CHCH2 1 40
CH3 (+) C6H5 C NH2 H
1.3 按双分子历程反应的势能图
依反应机理的分析,这种反应的 势能图也表现出:新键生成,旧键 断裂,有能量的变化。一般认为, 断裂旧键是吸热的,生成新键是放 热的,这种吸热和放热的能量交换 是在分子内完成的,所以,按SN2 历程进行的反应,活化能低。
Y C
反应进程
第六章 脂肪烃亲核取代反应
(Aliphatic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4
1. 引 言
5
一.反应类型 二. 反应机理 (Reaction Mechanism) 1. SN1机理 2. SN2机理 四. 影响反应活性的因素 三. 立体化学 1. SN2反应 2. SN1反应 1. 底物的烃基结构
C. 带负电荷亲核试剂 + 正离子底物
R
L + Nu
+
Nu

R
L

Nu R + L
电荷减少
极性溶剂对反应不利。

R
L
例如下列反应
15
CH3 S + CH3 o NH2 60 C + PhCHS (CH3)2 + ( H2N)2C acetonitrile PhCHS C NH2
Formamidine
Formamidine (脒基)
H2N NH
Ph2C=N=N TsOH
+
Ph2CH N N
H+
+
C2H5OH N2
愈小,影响程度愈大。
所以 RCl、RBr 和RI在DMF中的相对 活性差距,与醇水溶液中的差距相比就大了。
(3) 亲核试剂的性质: 亲核试剂的亲核性愈强, 浓度愈高, 反应速 度愈快
对于SN2反应,亲核试剂的性质和浓度对反应速度都影响很大。 试剂亲核性愈强、浓度愈高,反应速度愈快。当发生SN2时, 进攻缺电子中心的-C的是试剂的亲核原子。通常,这些原子 是类似于H2O中O和NH2中的N,
试剂的亲核性大小有如下一些规律:
a. 试剂中亲核原子相同时,亲核性大小次序是:
RO rO >RCOO >ROH>H 2O
b. 亲核原子是同一周期元素的亲核试剂,其亲核性大小与 碱性强弱次序大致相同。如,无论亲核性还是碱性都是:




NH2 > H2O, NH2 > HO > F, R3C > R2N > RO > F
性等有关。
(1)底物的分子结构 a. 反应底物的分子烃基中-C上的支链越多,SN2的反应越慢。 不同的烷基(R)发生SN2反应的平均相对速度如下:
通常,伯碳上最容易发生SN2反应,仲碳其次,叔碳最难。例如,
R
相对速度
CH3
30
CH3CH2
1
(CH3)2CH
2.5 10-2
这主要是因为-C上的支链越多,由于位阻,亲核试剂 越难接近-C,使形成相应过渡态的活化能越高。
Br
I
CH2OT s
LiBr acetone
CH2Br
CH3CH(CH2)5CH3 + PhS - ethanol CH3CH(CH2)5CH3 SPh OTs
14
3.正离子底物 + 中性亲核体
(cationic substrate + neutral nucleophile)
RL + Nu
+
Nu
带电荷的底物或亲核试剂
A 负电荷亲核试剂 + 中性底物

RL + Nu
Nu
R
L
Nu R + L
电荷分散
若溶剂极性增加,不利于过渡态的形成,反应速度减慢, 非极性溶剂对反应有利。
B 中性亲核试剂 + 正离子底物

R
L + Nu
+
Nu

R
L

Nu R + L
+
电荷分散
类似于以上情况。若溶剂极性增加,不利于过渡态的形成, 反应速度减慢,非极性溶剂对反应有利。
c. 亲核原子是同族元素的亲核试剂,它们的亲核性是, 亲核原子较大的亲核性较大。如
RS > RO,RSH > ROH,I > Br > Cl > F
较大的原子具有较大极化度,其外层电子云比较容易变形, 当它离-C比较远时,形成过渡态的过程即可开始。但是同 族元素亲核试剂的亲核性大小会受溶剂性质的影响。 一般认为: 在质子性极性溶剂中,如水、醇中,遵循以上规律
+
Nu:
R Nu + H2O
离去基团的相对离去倾向还会受溶剂性质的影响。
例如,卤代烷在水醇中的反应活性比是: RCl RBr RI = 1 50 100
在DMF中则是: 1 500 3000
这是因为在质子溶剂中,卤原子X离去后所形成的负离子 X 可以通过氢键稳定化,而非质子溶剂中,负离子失去以 氢键稳定化的条件。这种条件变化使负离子稳定性产生差 异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卤素,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卤原子
20
SN2反应机理及立体化学
构型翻转产物
例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