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选修1综合练习题试题

高中生物选修1综合练习题试题

生物选修一测试一、选择题.1、在过酒、果醋和泡菜制做过程中,所用原料的有机物总量及种类变化是:( )A、减少、增加B、减少、减少C、增加、增加D、增加、减少2、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 )A、四种均为真核生物B、四种均为原核生物C、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D、两种真核生物,两种原核生物变酸的酒表面长的一层膜和泡菜坛内长的一层白膜分别是由哪种菌的繁殖造成的( ) 醋酸菌、酵母菌B、酵母菌、毛霉C、醋酸菌、乳酸菌D、酵母菌、醋酸菌4、在“果醋制作过程”中,获得较多的醋酸杆菌菌种的最简便方法是( )A.从变酸的葡萄酒表面获得菌膜,再培养、分离B.不必人为加入菌种在葡萄等水果表面本身就存在大量醋酸杆菌C.从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的表面获得菌膜,再培养、分离D.从土壤中分离提取5、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A、氧气、糖分充足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C、缺少氧气,糖分充足D、氧气、糖源都缺少6、日常生活中,把鲜牛奶制成酸奶后,营养价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下列叙述的原因,你认为最可能是()A.因为减少了吸收鲜牛奶时能量的消耗B.因为在鲜牛奶制成酸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维生素类物质C.因为在鲜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质,不利于其他物质的吸收D.因为在将鲜牛奶制成酸奶的过程中,将不易于利用的乳糖转变为了易于利用的乳酸7、血红蛋白提取分离实验中,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长时高速离心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从上向下数第3层是()A无色透明的甲苯层B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C血红蛋白的水溶液D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8、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倒平板的具体描述正确的是()①待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②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桌面上,左手拔出棉塞③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④用左手的母指和食指打开皿盖⑤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⑥等待平板冷却5s~10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A.①③④⑤B.④⑤⑥C.③⑤D.①②④⑥9、用纤维素酶处理一种生物的细胞后,外层结构无明显变化,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此生物是()A.酵母菌B.硝化细菌C.蓝藻D.水稻10、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具有分泌能力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细胞壁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③④⑤11、下列有关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接种前一般要用50%的酒精擦拭双手②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可用酒精代替丙酮③在95%的冷酒精中DNA的溶解度较大④用苏丹III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12、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到细胞外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近似“J”型增长D.在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13、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14、植物学家将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出来,将单个细胞放在特定的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的特点是( )A.彼此性状极为相似B.都是单倍体植株C.植株的变异频率较高D.都是纯合体植株15、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 )A.防止血红蛋白被氧化B.血红蛋白是一种两性物质,需要酸中和C.磷酸缓冲液会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D.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16、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胞能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做探针,对三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的限制酶切片片段进行杂交实验;用同样的三种基因片段做探针,对上述三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杂交实验,上述实验结果如下表:细胞总DNA 细胞总RNA输卵管细胞红细胞胰岛细胞输卵管细胞红细胞胰岛细胞卵清蛋白基因十十十十——β—珠蛋白基因十十十—十—胰岛素基因十十十——十“+”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表示杂交过程有游离的单链,根据上述事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细胞中只有胰岛素基因B.上述三种细胞的分化是由于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某些基因被丢失所致C.在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表达了β—珠蛋白基因D.在输卵管细胞中无β—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17、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分为哪几步( )A、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纯化C、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纯度鉴定18、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

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度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增加B. 稀释率从a到b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C. 稀释率超过b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D. 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19、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β-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

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 0~50 min,细胞内无β-半乳糖苷酶基因B. 50~100 min,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C. 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才开始表达20、下列食用中,胡萝卜素的利用率最高的是: ( )A.生吃胡萝卜 B.牛肉丝炒胡萝卜片C.肥肉炒胡萝卜丝 D.清煮胡萝卜片二、非选择题:1、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X)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

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而乙不能累。

请回答:(1)根据上述资料推论:甲中酶________的功能丧失;乙中酶________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________的功能正常。

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________(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________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

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来生产中间产物1,则应选用________(野生型、甲、乙)。

(2)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

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X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度下降。

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________,使X排出菌体外。

2、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又称为________。

(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①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大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芽;②;③;(4)则植物激素Y的名称是,则植物激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5)生产上用试管苗保留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植物组织培养的SM的成分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对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

先将酶和乳汁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环境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的时间。

通过实验记录在不同的温度下凝乳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1)为什么酶和乳汁混合之前在同一水浴环境中保温15min,实验结果才更准确? 。

(2)比较并解释B和D的结果。

(3) 解释以下两种处理时实验结果有无什么变化。

①将装置A内混合物加温至40℃。

②将装置F内混合物冷却至40℃。

(4)根据表中的数据,能否说40℃就是酶的最适温度?,如果要确定酶的最适温度,如何进行计?。

(5)除了温度,还有哪些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6〕请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用曲线把实验数据表示出来。

(7)该实验的结果说明温度与酶的活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表示过程,该操作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的杂质。

现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溶液,进行上述操作时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可以(写出一种方法)。

(2)如图乙,往色谱柱中加样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在进行④操作前,应该等样品,且要(填“打开”或“关闭”)下端出口。

5、(15分)为了探究6-BA 和IAA 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 和IAA ,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 ),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 ),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①②③④缓冲液样品缓冲液样品样品甲乙缓冲液血红蛋白溶液透析袋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和两类。

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填“6-BA”或“IA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