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
走进五溪文化
——汉、侗、苗、瑶、土家族
活动主体:怀化市跃进路小学五年级二班全体同学
指导老师:张老师
实习生:蒋燕艳、周红、孙培
活动来源:通过与五(二)班全体同学的交流,得知该班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班级,其中包括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并且他们对这些民族文化很感兴趣,同时他们对民族文化了解的非常少,结合当今很多少数民族被汉化,许多民族的文化特色消之殆尽,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已成必要。

而怀化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而引导他们对文化感兴趣就得从身边做起,因此大家共同商定本次的活动主题是《走进五溪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书报、杂志等途径,搜集汉、侗、苗、瑶、土家族有关节日、服装、工艺、食物等材料了解其文化,增加对我国民族的喜爱之情。

2、通过学习五溪文化,学会利用信息手段与技术在探究与交流过程中发现中华民族的精髓。

3、通过了解汉、侗、苗、瑶、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习俗,知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

4、通过让学生自主查询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5、让学生在调查中了解五溪文化,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笔记本电脑
教学重点:了解汉、侗、苗、瑶、土家族的文化,网络探究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获取、选择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游戏法
教学策略:本课以学生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为主,通过网络、书报、杂志等途径,搜集各个民族有关节日、服装、工艺、食物等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分析:五(二)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学习兴趣较浓、热情较高,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较强,能积极参与讨论并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协作学习习惯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讲述五溪“悬棺葬”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导入课题。

2、利用视频短片简介五溪文化。

二、知识竞答,了解多彩的五溪文化
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参加竞赛,代表可与组员商量答案,以举手抢答的形式进行,限时10秒。

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5分,分数最低的一组奖励扫地。

1、知识抢答(如:哪里是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A洪江B芷江)
2、听歌、看图猜民族
三、布置任务
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成民族饮食组、民族传统节日组、民族工艺组、民族风土人情组,并选出组长,课后小组内进行人员分工,查找、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1)民族饮食组:
可以介绍各个民族都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特色食物、饮食习惯等等,也可以介绍一道少数民族食品的做法,有条件的还可以做好食品带给大家品尝。

(2)民族传统节日组:
展示的形式:
①可以是图片展示;
②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一个民族节日的庆祝方式(如:节日的流程和节日时的主要活动等)
(3)民族工艺组:
①可以说传统工艺的历史由来
②可以小组动手制作一些手工艺品带来展示,如剪纸、刻纸、十字绣等等。

(4)民族风土人情组:
①可以说婚丧习俗,服饰特色、礼仪等等。

②可以讲关于服饰的传说、展示一些民族图片或举行一个短小的民族服装秀。

(以上展示的形式是多样的,各小组均可自由选择、自由发挥)
第二课时
一、以教学生简单的少数民族语言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用少数民族语言打招呼。

教学生简单少数民族的话打招呼。

二、各小组学生展示汇报
1、以“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确定各小组汇报的顺序。

2、各组成员相互配合汇报自己小组通过调查后收集到的资料和学到的知识。

各组可以进行图片展览及介绍,手工艺术品展览及介绍,食品介绍及品尝,故事及表演等多种方式呈现成果。

(每组成果展示限时五分钟)
3、每组汇报完后,老师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其余各组人员,从汇报中提取问题让其回答。

4、汇报完后,老师给予适当的补充。

5、师生共同评出“最具民族特色奖”、“最受欢迎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精神奖”。

三、活动总结
1、评价各组情况。

(各组相互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2、你有什么收获?
四、情感升华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民族的气息,我们充分感受到五溪文化的迷人,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让我们为了祖国唱起来吧:56个民族56
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