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出则悌
第二篇 出则悌
3. 或饮食 4. 长呼人 或坐走 即代叫 长者先 人不在 幼者后 己先到
兄弟争刑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孔融十六岁那年,哥哥孔褒的一个朋友叫张俭,因为得 罪了一个朝廷大官,逃到孔融家里。孔褒当时恰好不在家, 孔融见张俭走投无路,就把他藏了起来。 后来事情泄露,孔融和孔褒都被抓进了官府。受审时, 孔融抢着说:“张俭是我藏的,我哥哥一点也不知道。有罪 的话,由我一个人来承担。”哥哥孔褒坚决不同意,说: “张俭是我的朋友,他是来投奔我的,有罪应该我来承当。” 正当兄弟两人为承担罪责争执不下时,他们的母亲赶来说: “我是家长,家里不管出了什么事,都应当由我来承担。” 最后,那个朝廷大官只好判了孔褒有罪。
骑下马_____ 过犹待_____
进必趋 _____ 事诸父 事诸兄 路遇长 长无言
_____ 视勿移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二、连一连
骑下马
兄道友 言语忍
幼勿坐
忿自泯 弟道恭
长者坐
长者立
命乃坐
乘下车
亲有过___怡吾色___ 亲有疾___昼夜侍___ 丧尽礼___事死者___
出则悌
兄道友 财物轻 或饮食 长呼人 称尊长 路遇长 骑下马 长者立 尊长前 进必趋 事诸父 弟道恭 怨何生 或坐走 即代叫 勿呼名 疾趋揖 乘下车 幼勿坐 声要低 退必迟 如事父 兄弟睦 言语忍 长者先 人不在 对尊长 长无言 过犹待 长者坐 低不闻 问起对 事诸兄 孝在中 忿自泯 幼者后 己先到 勿见能 退恭立 百步余 命乃坐 却非宜 视勿移 如事兄
兄弟睦 言语忍 长者先 人不在 对尊长 长无言 过犹待 长者坐 低不闻 问起对 事诸兄
孝在中 忿自泯 幼者后 己即到 勿见能 退恭立 百步余 命乃坐 却非宜 视勿移 如事兄
一、填一填
_____弟道恭 兄弟睦_____
_____怨何生 言语忍_____ 长呼人_____ 人不在_____
_____或坐走 长者先_____ 称尊长_____ 对尊长_____
第二篇 出则悌
11.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兄道友 财物轻 或饮食 长呼人 称尊长 路遇长 骑下马 长者立 尊长前 进必趋 事诸父
弟道恭 怨何生 或坐走 即代叫 勿呼名 疾趋揖 乘下车 幼勿坐 声要低 退必迟 如事父
《弟子规》
第二篇 出则悌
1.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2.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兄弟情
七步诗 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 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 缘何甘自毁? ——郭沫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
第二篇 出则悌
5. 称尊长 6. 路遇长 勿呼名 疾趋揖 对尊长 长无言 勿见能 退恭立
7.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第二篇 出则悌
8. 长者立 9. 尊长前 10. 进必趋 幼勿坐 声要低 退必迟 长者坐 低不闻 问起对 命乃坐 却非宜 视勿移
程门立雪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游酢(zuò)、 杨时见程颐于洛(今 洛阳),时盖年四十 矣。一日见颐,颐偶 瞑坐,游酢与时侍立 不去。颐既觉,则门 外雪深一尺矣。” —— 《宋史· 杨时传》
弟 子 规
入则孝 出则弟
入则孝
父母呼___父母命___ 父母教___父母责___
冬则温___晨则省___
事虽小___苟擅为___
出必告___居有常___
物虽小___苟私藏___
亲所好___亲所恶___
亲爱我___亲憎我___ 谏不入___号泣随___ 丧三年___居处变___
身有伤___德有伤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