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树立三观-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正确树立三观-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正确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同志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探讨的内容是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怎样做好今后的工作。

围绕这个主题,我今天讲三个方面:第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要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如何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今后的工作?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大家都知道,我不再赘述。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着重说明什么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大家都读过,在这部影响巨大的名著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人生观。

这是典型人生观的表述,这也是基本的人生观问题,实质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时时刻刻面临着来回答自己的一生怎么度过的问题。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这样看待人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

这是雷锋的人生观,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

与进步的革命的人生观相反,也存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腐朽没落颓废的人生观,比如有一种人生观就是‚人生苦短、及时享乐,雷锋说生命是有限的,这个人生观也说生命是有限的,但结论不一样,这个结论是:人生这么短暂,赶紧及时享乐吧。

就不讲奉献,而是只讲享受。

还有一种人生观,是极端利己主义的,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活着干什么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为了财。

对待金钱的态度,它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

对待金钱,有的人认为‚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另外还有人认为不是这样,就是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入坟墓。

这就是对金钱的态度,也是反映了人生观。

价值观就更丰富了、更具体了。

匈牙利著名爱国诗人裴多菲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他把生命、爱情、自由三种都极其珍贵的东西进行了比较,结论是自由具有最高的价值,为了自由,生命和爱情都可以扔掉,这就是价值观,他回答什么最值得的。

这就是裴多菲的价值观。

革命先烈夏明翰在奔赴刑场时大义凛然地喊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言壮语。

在共产党人看来,主义,也就是我们的信仰,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主义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孙中山先生主张‚天下为公,这是他的政治理念,也是一种价值观。

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替法西斯而死,替剥削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这里讲的是生死观,实际上也是价值观,就是回答怎样死是值得的,怎样死是不值得的。

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是空泛的大道理,不是虚幻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如影相随、伴我们终生的东西。

只要是个活着的人,只要你有思想,你就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配,无非是你受什么样的世界观、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什么样的价值观的支配。

二、要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家今后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从大的方面说,大家肯定说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小的方面具体讲,我想结合我个人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在世界观方面,我认为一定要尊重客观,顺应潮流,改造自我,与时俱进。

为什么要尊重客观?因为一个人只能尊重客观,认识客观。

客观就是世界,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你只能去认识它,去适应它。

要顺应潮流,孙中山讲世界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人要顺着潮流,这也是个世界观,你不能逆着潮流来。

现在我们全国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这就是潮流,如果不跟着这个潮流,那就是世界观出了问题。

在世界观和自我之间,自己的主观要适应客观世界,如果不适应就要改造自我,使自己适应客观,不能倒过来,让世界按照我的意志来运转,那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任何一个逆历史潮流的人下场都不好,最终都要自取灭亡,具体就不多讲。

同时,还要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要落后,就要被社会淘汰。

在人生观方面,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基本的人生观,这不是空话大话,我们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为老百姓服务是我们的本职。

那么怎么为人民服务,具体到点上,就是要做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我们现在要打造的服务型政府,也就是说政府的职能就是服务,那么政府内的所有岗位的落脚点就是服务群众,我们作为履行具体岗位职责的同志,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当然有的人是直接面对群众,有的人是间接面对群众,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为群众服务都是为人民服务。

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在社会上还要扮演好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比如要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做一个好子女,在子女面前做个好父亲,在妻子面前要做个好丈夫,在丈夫面前要做个好妻子,在子女面前做个好父母,在上级面前做个好下级,在下级面前做个好上级。

大家是烟草员工,享受着国家的特殊政策,就更应该尽全力为人民服务,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树好自身形象。

我们都按照这些方面去做,人生观也就解决了。

把这几个角色都做好是不容易的,把这几个角色都做好那就是为他人谋利益的,就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在价值观方面,我认为最值得追求的就是所谓三不朽:就是古人讲的立德、立功、立言。

所谓立德,就是在道德上一定要达到很高的境界,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所谓立功,就是做事,就是干事创业。

温总理说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大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岗位,这个岗位就是事业的平台,要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上做出成绩,这才是大家现在要追求的目标。

所谓立言,就是我们的一些理念、一些想法能够成立,能够留下来,能够发生作用,发生影响。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就是这个道理。

二、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做好今后的工作?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这是我今天重点要和大家探讨的内容。

毛主席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头脑中固有的吗?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都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我们长期的学习、实践形成的,特别是在长期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实践考验形成的。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离不开工作实践,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当中体现出来。

一要高度重视学习。

有知识的人,知识比较丰富的人,是精神比较饱满的人,是充实的人,很少发生精神空虚的现象。

反过来说,长期不学习就容易精神空虚。

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聪明,读书使人努力,读书使人高尚。

那么我们要读哪些书呢,这里我认为没有必要千篇一律,只要是能增长我们知识的书我觉得都可以读,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一个人只有知识很丰富,境界才高尚。

同时,学习的目的应当是多层次的,也就是说,学习不仅是为了增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明事理,为了提升精神境界。

毛主席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但精神境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塑造的。

讲正气,必须养正气,加强修养就要不断地学习和读书,知识多了,本领就会增大,精神境界就会提高。

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必然会鼠目寸光、趣味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形势,一些人之所以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读书、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学习是完善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升华自己,最后才能不断达到崭新的境界。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们都有追求真善美的愿望,都有完善自己的愿望,怎么完善,只有学习,学习有用的东西,学习好的东西来完善自我。

二要坚定理想信念。

这里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场突然而来的沙漠风暴使一位旅行者迷失了前进方向。

更可怕的是,旅行者装水和干粮的背包也被风暴卷走了。

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找到了一个青青的苹果。

啊,我还有一个苹果!旅行者惊喜地叫着。

他紧握着那个苹果,独自在沙漠中寻找出路。

每当干渴、饥饿、疲乏袭来的时候,他都要看一看手中的苹果,抿一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会增添不少力量。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

第三天,旅行者终于走出了荒漠。

那个他始终未曾咬过一口的青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他却宝贝似地一直紧攥在手里。

在深深赞叹旅行者之余,人们不禁感到惊讶:一个表面上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的青苹果,竟然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是的,这是信念的力量!这是精神的力量!信念,是成功的起点,是托起人生大厦的坚强支柱。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随人愿。

有的人身躯可能先天不足或后天病残,但他却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创造出常人难以创造的奇迹,这靠的就是信念。

对一个有志者来说,信念是立身的法宝和希望的长河。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

信念,是保证一生追求目标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在座的每位同志都有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一直都在努力奋斗,在这里我要说的就是,一定要坚定信念,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实现理想作为从事国家公职的人员,确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还要勇于面对考验,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考验越严峻,越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本色,越能检验出理想信念的根基牢不牢。

三要树立良好心态。

俗话说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心态决定一切,当前要树立什么样的心态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阳光心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那么阳光心态具体指的是什么?清华大学有个专家——吴维库博士,他有一本很有影响力的著作——《阳光心态》,推荐大家读一读。

在这本书里,他系统阐述了什么是阳光心态,如何在繁忙复杂的工作、节奏紧凑的生活、高强度的压力下,通过树立阳光心态,让自己学会调整、改变和驾驭自己的心态,避开心理误区,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艰难险阻,从而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成为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这里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阳光心态。

1、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

先讲一个小故事:从前,在还没有发明鞋子以前,人们都赤着脚走路,脚被扎被磨的痛苦。

某个国家,有位大臣为了取悦国王,把国王所有的房间都铺上了牛皮,国王踩在牛皮地毯上,感觉双脚舒服极了。

国王下令,把全国各地的路都铺上牛皮。

众大臣听了国王的话都一筹莫展,知道这实在比登天还难。

即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凑不到足够的牛皮来铺路,而且由此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有多少。

正在大臣们绞尽脑汁想如何劝说国王改变主意时,一个聪明的大臣建议说:大王可以试着用牛皮将脚包起来,再拴上一条绳子捆紧,大王的脚就不会忍受痛苦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