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定修改删除(1)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2. 阅读《溪边》,回答问题。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把文中的比喻句抄下来。
(2)《溪边》这首诗中小朋友在干什么?(3)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这首诗有静、有动,如两幅水墨画。
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横线。
(5)照样子,填一填。
①例:红彤彤(ABB式)、______、______②例:依依不舍(AABC式)______、______3. 古诗默写。
(1)《迢迢牵牛星》中反映牛郎织女相隔银河两岸只能相互对望,眉目传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寒食》中景物描写富有动感,暗写春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中诗人不正面描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句式委婉表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寒食》中委婉地讽刺当时宦官专权地句子是______,______。
(5)《人日立春》中表达自己要珍惜时间,严于律己,悔过自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 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填空。
(1)孔子说“______,______”,就是教导我们要不断地复习,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甚至可以成为老师了。
(2)古诗词是我们祖国的瑰宝。
陆游《示儿》中的“______,______”一句给儿子留下了遗嘱,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而张志和《渔歌子》中的“______,______”则通过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大自然春天的秀丽图画。
(3)你想祝愿好友今后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取得佳绩,充实自我时,你会说:“______,______。
”(用上成语或诗句)游览了苏州、杭州后,人们会由衷地感叹:______。
(以俗语称赞最佳)(4)______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莫泊桑被称为“______”。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风叶圣陶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1)这首诗共有______小节。
(2)在这首诗中,风“藏”在了哪里呢?()(3)“风”还会藏在哪里?仿写诗句。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______。
6. 根据语境填写词、句、诗。
(1)林则徐的“海纳百川,______;______,无欲则刚”告诉我们只有胸怀宽广,为人正直,方可站得稳,行得正。
(2)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但古人写的送别诗中,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王勃的“______,______”就是这样的名句。
(3)陶醉于六月的西湖美景,我不禁想起杨万里的“______,______”的诗句。
而王籍的“蝉噪林逾静,______”则带给我们空山鸟语的恬适和悠闲。
(4)农谚是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对自然的观察积累下来的生活生产经验,如“______,瑞雪兆丰年”和“芒种火烧天,______”可以帮我们通过对天象的观察,从而来推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的变化。
7. 根据提示填入恰当的句子。
(1)从许多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
从杨万里的《舟过安仁》里找寻到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______,______。
从吕岩的《牧童》里找寻到饥来即食、困来即眠、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______,______。
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里找寻到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小儿形象:______,______。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______,______”就生动地写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3)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可以借诗句“______,______”来表达。
(4)爸爸经常告诫我:“天行健,______。
”(5)对浪费时间、虚度光阴的同学,我们可以用《偶成》里的诗句“______,______”来劝诫他们。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
《芙蓉楼送辛渐》(2)螳螂捕蝉,______。
塞翁失马,______(3)百啭千声随意移,______。
《画眉鸟》(4)______,人直朋友多。
(5)有朋友的人,像______ ;没有朋友的人,像______。
9. 按课文填空(1)补充古诗。
①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②毕竟西湖______,风光不与______。
③______妆成一树高,______垂下绿丝练。
(2)______节,______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传统节日》)(3)《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让我明白了______。
10. 我会积累,我会读书。
(1)这学期我们已学了两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你能默写其中一首吗?别忘写上作者的姓名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本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请你推荐一本你认为比较好的书吧。
先写出书名:《______》简要谈谈你认为好的理由:______11. 读一读,回答问题。
顽皮的月亮夜静悄悄的,只有一个月亮。
在黑乎乎的天空玩着。
瞧.今天晚上的月亮多会玩啊!跑到西,跑到东,这顽皮的月亮,真拿他没办法。
(1)请你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反的词。
东——______黑——______(2)读一读短文,找一找,连一连。
静悄悄的______黑乎乎的______顽皮的______月亮夜晚天空(3)为什么说月亮很顽皮?()(填序号)12. 下列含蓄表露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A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 .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C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3. 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
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
”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
”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_____,天涯若比邻。
”14.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李白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
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
(2)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
15. 分析下列诗句,选择比较准确的理解。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大渡桥横铁索寒。
()16. 想象场景,将诗句补充完整。
(1)春来思乡时: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送别友人时: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
(3)赏游西湖时:______,______。
1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蒲公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给每个孩子,一把远飞的伞。
(1)请写出这首小诗给你的启示。
(2)即将毕业,老师们也已送你“一把远飞的伞”。
仔细回想,老师的那一句话镌刻在你的心底,写在下面横线上。
18. 读一读《我家住在大海边》,想一想。
我家住在大海边,天蓝蓝,海蓝蓝,我家住在大海边。
海边有个月亮湾,湾里有条打鱼船。
船上有位老爷爷,他的故事说不完。
(1)小朋友,大海美不美啊?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呢?你知道为什么大海是这个颜色吗?(2)你喜欢大海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大海。
(3)你知道大海里都有什么吗?(4)把你心中的大海画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19. 阅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
______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______年迈的大娘,______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1)把下列三个词语依次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填序号)①踏着②顺着③背着______弯弯的小路,______年迈的大娘,______路上的荆棘。
(2)找出诗中的一个疑问句,并画上横线。
(3)小路说了些什么?找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4)所选的这两节诗写了雷锋叔叔的一件什么事?______(填序号)①迷路的孩子。
②背年迈的大娘。
20. 2018年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唱响中国。
听着主题歌中“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我不由得想起《乌衣巷》中的诗句“______野草花,______夕阳斜”;“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让我想起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______”,“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让我想起诗句“______,润物细无声”。
21. 根据情境或提示填写诗词佳句。
(1)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自古就有人论述。
如“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再如《文心雕龙》中提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2)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我们展现了杭州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
他写的词《浣溪沙》,体现出他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其中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最令人振奋。
还有他写的诗句“______,______”启发人们看问题要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3)松、竹经冬不凋,梅花凌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其中你最敬慕的植物是______,我国古代诗人曾这样赞颂道:“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吞,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包含了哪些含义?23.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语文是一首诗,诗里有“昔我往矣,______”的不舍与缠绵;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是“大漠沙如雪,______”的神奇与梦幻;语文是一支歌,这歌是“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的兴奋与狂喜;语文是一段情,这情是“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的纯洁与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