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
∴∠B=∠D=90°,
在△ABC1和△C2DE中,
∴△ABC1≌△C2DE,
∴∠A=∠EC2D,
又∠A+∠AC1B=90°,
∴∠EC2D+∠AC1B=90°,
∴∠C1MC2=90°,
∴AC1⊥EC2.
4、解决问题
例2、(2015北京一五六中学期中)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
(2)①如图2,α+β=180°;理由如下:
∵∠BAC=∠DAE,
∴∠BAD=∠CAE;
在△BAD与△CAE中,
AB=AC
∠BAD=∠CAE
AD=AE
∴△BAD≌△CAE(SAS),
∴∠B=∠ACE,β=∠ABC+∠ACB,
∴α+β=180°.
②当D在线段BC右侧时,如图所示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收获,同时也可以谈谈你还有没有什么困惑……
漳州正兴学校2016-2017学年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教案
课题
4.3.4三角形全等的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解决三角形全等的综合问题的过程,总结一般步骤。
2、灵活运用解题步骤和技巧进行对复杂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教学重点
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先证全等
?
再得边(角)相等
?
利用边(角)相等推理结论
提升解题难度,
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对难题的解题经验,通过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问题之中,从中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回顾对整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利用课后梳理,巩固知识
板
书
设
计
三角形全等的综合运用
分析:(1)可以证明△BAD≌△CAE,得到∠B=∠ACE,证明∠ACB=45°,即可解决问题.
(2)证明△BAD≌△CAE,得到∠B=∠ACE,β=∠ABC+∠ACB,即可解决问题.
(3)证明△BAD≌△CAE,得到∠ABD=∠ACE,借助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BCE=90°,
1、三角形全等的几个判定方法:
①SSS②SAS③ASA④AAS
2、三角形全等的“用途”
“对应边相等,对边(角)相等,利用边(角)相等推理结论
4、常用技巧:等量代换,联系上文
教
学
反
恩
一、复习
1、三角形全等的几个判定方法:
①SSS②SAS③ASA④AAS
2、三角形全等的“用途”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导入
①师:从分析三角形全等的用途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由三角形全等一定要想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②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由此我们就能得到一般问题的解题步骤了:
先证全等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则∠BCE=______度;
(2)设∠BAC=α,∠BCE=β.
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D在直线BC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6、作业
今天的作业就是,将课堂上的两个问题的过程理清楚,做在作业纸上。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采用教师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解题的一般步骤。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题目之间的联系、提示思路,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回顾旧知识
激发学生兴趣
从相对简单的问题入手,让学生体悟解题的一般步骤:
理由是:∵AB⊥BD,
∴∠ABC=90°,
∵ED⊥BD,
∴∠EDC=90°,
在△ABC和△CDE中
,
∴△ABC≌△CDE(SAS),
∴∠A=∠ECD,
∵∠B=90°,
∴∠A+∠ACB=90°,
∴∠ACB+∠ECD=90°,
∴∠ACE=90°,
∴AC与CE垂直.
(2)成立.如题图(2),
∵AB⊥BD,ED⊥BD,
↓
再得边(角)相等
↓
利用边(角)相等推理结论
3、探索问题
例1、如图1,已知AB⊥BD,ED⊥BD,AB=CD,BC=DE
(1)请说明△ABC≌△CDE,并判断AC是否垂直CE?
(2)若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如图2的位置时,且其余条件不变,则A1C1是否垂直于CE?请说明为什么?
解:(1)AC与CE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