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性皮肤病试题

病毒性皮肤病试题

病毒性皮肤病试题试题一、单选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1. 以下不能传播传染性软疣的途径有( )A、皮肤间直接接触B、性接触C、游泳池等公共设施D、输血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皮损消退后神经痛持续( )A、1周以上B、2周以上C、1个月以上D、半年以上3. 带状疱疹最易累及的部位是( )A、颈神经支配区域B、肋间神经支配区域C、三叉神经支配区域D、腰骶神经支配区域4. 带状疱疹典型的皮损是( )A、全身散在分布的浆液性小水疱B、沿单侧神经分布的集簇性小水疱C、皮肤-粘膜交界处的集簇性小水疱D、散在分布的乳头瘤样增生5. 以下病毒性皮肤病一般不再复发的是( )A、带状疱疹B、单纯疱疹C、尖锐湿疣D、传染性软疣6.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潜伏于( )A、真皮层皮肤附属器B、基底膜带C、脊髓后跟神经节D、感觉神经轴索7. 关于水痘和带状疱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病毒致病B、抵抗力低下时导致水痘C、愈后均遗留瘢痕D、无获得性免疫力8. 糖皮质激素使用于带状疱疹老年患者的目的是( )A、止痛B、抗感染C、抑制炎症过程D、促进神经修复9. 寻常疣的典型皮损为( )A、散发性红斑B、群集性小水疱和浅表溃疡C、乳头瘤状增生D、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的半球形丘疹10.带状疱疹患者局部水疱已破溃,红肿明显,宜用( )A、炉甘石洗剂外用B、硼酸溶液湿敷C、万乃洛韦软膏外用D、龙胆紫外用11.以下疾病中可发生同形反应的是( )A、尖锐湿疣B、传染性软疣C、寻常疣D、扁平疣12.以下疾病不是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是( )A、寻常疣B、尖锐湿疣C、传染性软疣D、扁平疣13.以下关于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为RNA病毒B、有20余种亚型C、引起的皮损主要为赘生物D、主要通过血液传染14.顿挫型带状疱疹表现为( )A、仅出现红斑、丘疹而无水疱B、同时侵犯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皮损C、不出现皮损而仅有神经痛D、侵犯肺、脑等器官15.跖疣形成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的原因是( )A、感染病毒的种类不同B、足底受压C、多个丘疹融合D、局部长期摩擦16.引起带状疱疹的病原微生物是( )A、人类乳头瘤病毒B、麻疹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17.单纯疱疹好发生于( )A、四肢B、躯干C、口腔D、皮肤-粘膜交界处18.复发性单纯疱疹的自然病程为( )A、少于1周B、1~2周C、2~3周D、1个月19.生殖器疱疹的病原微生物( )A、HSV-Ⅰ型B、HSV-Ⅱ型C、90%为HSV-Ⅰ型D、90%为HSV-Ⅱ型20.Kaposi水痘样疹又称( )A、口腔单纯疱疹B、眼疱疹C、生殖器疱疹D、疱疹性湿疹21.以下关于疱疹性口龈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老年人B、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软腭、咽等部位C、典型皮损为群集性小水疱和浅表溃疡D、病程约2周22.婴幼儿初次感染HSV最易引起( )A、口腔单纯疱疹B、眼疱疹C、皮肤疱疹D、接种性疱疹23.原发性单纯疱疹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A、神经痛B、大疱C、群集性小水疱D、局部淋巴结肿大24.以下关于单纯疱疹诊断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检查见到多核巨细胞有助于诊断B、PCR检测HSVDNA是诊断的金标准C、病毒培养鉴定有辅助诊断价值D、HSVIgG型抗体检测有辅助诊断价值25.原发型单纯疱疹的潜伏期平均为( )A、1周B、2周C、1个月D、2个月26.单纯疱疹频繁复发指的是( )A、1年复发1次B、1年复发3次以上C、1年复发6次以上D、1个月复发1次27.以下关于单纯疱疹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为RNA病毒B、人为单纯疱疹病毒的中间宿主C、HSV-Ⅰ型病毒主要引起生殖器外的皮肤粘膜及脑部感染D、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可阻止复发28.引起单纯疱疹的病原微生物是( )A、人类乳头瘤病毒B、麻疹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9.以下不属于病毒性皮肤病的是( )A、手足口病B、脓疱疮C、丝状疣D、带状疱疹30.以下属于RNA病毒的是( )A、单纯疱疹病毒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C、柯萨奇病毒D、人类乳头瘤病毒31.以下病毒具有嗜神经性的是( )A、疱疹病毒B、人类乳头瘤病毒C、麻疹病毒D、柯萨奇病毒32.传染性软疣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无菌条件下用齿镊或弯钳夹破,挤出内容物B、外用莫匹罗星软膏C、手术治疗D、激光治疗33.在单纯疱疹病毒亚临床感染患者中可检出相应抗体的占( )A、10%~20%B、20%~30%C、30%~40%D、40%~50%34.传染性软疣的典型皮损为( )A、散发性红斑B、群集性小水疱和浅表溃疡C、乳头瘤状增生D、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的半球形丘疹35.以下疾病易发生于儿童的是( )A、带状疱疹B、手足口病C、须疮D、花斑癣36.以下关于复发性单纯疱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布广泛B、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持续时间长D、病程1~2周37.手足口病的病原微生物是( )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B、传染性软疣病毒C、柯萨奇病毒D、人类乳头瘤病毒38.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患者可能存在( )A、体液免疫缺陷B、细胞免疫缺陷C、联合免疫缺陷D、恶性肿瘤39.免疫力低下的传染性软疣患者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 )A、MCV-ⅠB、MCV-ⅡC、MCV-ⅢD、MCV-Ⅳ40.传染性软疣的病原微生物是( )A、单纯疱疹病毒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C、传染性软疣病毒D、人类乳头瘤病毒41.位于足底的圆锥形角质环,外周有透明黄色环的皮损为( )A、跖疣B、鸡眼C、胼胝D、足癣42.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相比( )A、潜伏时间长B、易于复发C、自觉症状重D、并发症多43.可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继发细菌感染的是( )A、3%阿昔洛韦软膏B、1%喷昔洛韦软膏C、1%特比萘芬软膏D、莫匹罗星软膏44.单纯疱疹患者禁用( )A、新霉素软膏B、炉甘石洗剂C、皮炎平霜D、阿昔洛韦软膏45.以下关于单纯疱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口周单纯疱疹均由HSV-Ⅰ型引起B、第一次发病病情较轻C、生殖器疱疹均由HSV-Ⅱ型引起D、新生儿单纯疱疹HSV-Ⅱ型感染较多见二、名词解释1. 疱疹性瘭疽2. 镶嵌疣(mosaicwart)3. 甲周疣(periungualwart)和甲下疣(subungualwart)4. 播散性带状疱疹5. 泛发性带状疱疹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7. Ramsay-Hunt综合征8. 软疣小体9. 疱疹性湿疹(eczemaherpeticum)10.顿挫型带状疱疹三、问答题1. 简述扁平疣的临床表现。

2. 试述带状疱疹的内用药物治疗方案。

3. 根据皮损形态不同简述病毒性皮肤病的分类及常见病种。

4. 简述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

5. 简述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6. 简述原发性单纯疱疹的临床类型及其特点。

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 D2. C3. B4. B5. A6. C7. A8. C9. C10.B11.D12.C13.C14.C15.B16.D17.D18.B19.D20.D21.A22.A23.C24.A25.A26.C27.C28.C29.B30.C31.A32.A33.D34.D35.B36.D37.C38.B39.B40.C41.B42.B43.D44.C45.D二、名词解释1. 发生于手指的接种性单纯疱疹表现为位置较深的群集性、疼痛性水疱,称疱疹性瘭疽。

2. 含有多个角质软芯的跖疣称之。

3. 寻常疣发生在甲周者称甲周疣,发生在甲床者称甲下疣。

4. 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病毒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5. 指带状疱疹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的皮损。

6.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7. 带状疱疹患者如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Ramsay-Hunt综合征。

8. 传染性软疣半球状皮损中的乳白色干酪样物质称之。

9. 又称Kaposi水痘样疹,多发生于患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常由HSV-1所致,表现为原皮损区域及周围皮肤红肿并突然发生多数脐窝状水疱、脓疱,融合成片成批出现,常伴全身症状。

10.指仅有神经痛而不出现典型水疱的带状疱疹。

三、问答题1. 好发于青少年的颜面、手背及前臂;典型皮损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多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且密集;搔抓后,皮损可呈串珠状排列,即同形反应;病程慢性,多可自行消退,少数患者可复发。

2. (1)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1000mg/d,分5次口服,疗程5~10天,或1200mg/d,分3次口服,疗程5天;或伐昔洛韦3000mg/d,分3次口服,疗程7天;或泛昔洛韦1500mg/d,分3次口服,疗程7天。

(2)止痛:可酌情选用去痛片、吲哚美辛、扶他林、消炎痛和卡马西平等。

可同时用维生素B,维生素B是营养神经药。

(3)糖皮质激素:应用有争议,多认为及早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过程,减轻背根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

病程在7天内的老年体健患者,可口服泼尼松30mg/d,疗程7天。

3. 根据皮损形态不同,病毒性皮肤病可分为三种类型:(1)新生物型:临床表现以疣状增生物为主,常见于各种疣;(2)疱疹型:临床表现以水疱为主,常见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3)红斑发疹型:临床表现以红斑、丘疹为主,常见于麻疹、风疹等。

4. 多累及儿童、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潜伏期1周~半年;皮损可见于任何部位,儿童好发于手背、四肢、躯干及面部,成人如经性接触传播,可见于生殖器、臀部、下腹部、耻骨部及大腿内侧等;典型皮损为直径3~5mm大小的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软疣小体)。

5. (1)前驱症状: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患处自觉灼热或神经痛,持续1~3天,亦可缺如。

(2)皮损: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水疱群间皮肤正常,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

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遗留暂时性红斑色素沉着。

(3)症状: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