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品质系统稽核表
1.7 品質手冊是否包含了品質管理體系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1.8 供應商是否以顧客為中心、主動與美磊進行有效溝通以了解顧客的要求或抱怨?
※ 1.9 供應商是否定義和文件化其品質政策與其經營方針相適應?
1.10 品質政策是否包含了對滿足要求和持續改進品質管理體系有效性的承諾?
1.11 品質政策是否制定和評審品質目標的框架?
1.34 供應商是否提供了足夠的基礎設施(比如:工作空間、過程設備、運輸)以達成符合產品的要求?
1.35 供應商是否提供了足夠工作環境以達成符合產品的要求?
Self Score
Actual Score
Y=1 N=0 N/A=x Y=1 N=0 N/A=x
Documents
FORM NO:KMER021-C
1.29 供應商是否進行過外部審核(第二方審核或第三方審核),稽核的結果是否已經從系統方面進行分析改善?
1.30 供應商是否提供了足夠的人力資源以實施、維護品質管理體系持續有效?
※ 1.31 供應商是否有界定員工可以勝任工作之資格要求?
1.32 供應商是否確定了培養訓練的需求并提供相關訓練?
1.33 供應商是否有評估培養訓練的效果并維護其訓練記錄?
※ 1.16 公司員工是否了解部門內的品質目標和執行計劃?
1.17 供應商是否清楚定義了其組織內之職責、權限及其相互關系?
1.18 供應商是否指定了一個可以保證品質管理體系可悲執行和維護的管理代表并授予其相應的責任和權利?
1.19 供應商是否在一個適合的時間間隔評審品質管理體系并記錄,以確保其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MAG Remarks
FORM NO:KMER021-C
#DIV/0! 0 0
※ 1.2 供應商最高管理者是否承諾其組織致力於滿足顧客與法律法規要求?
1.3 供應商是否在對其品質管理體系策劃或更改時,保持其體系的完整?
※ 1.4 品質管理體系文件是否包含了品質手冊?
1.5 品質手冊是否定義了品質管理體系的范圍?
1.6 品質手冊是否包含了品質管理體系所建立的程序文件或對其引用?
Ref 4.1 Ref 5.1 Ref 5.4.2 Ref 4.2.2 Ref 4.2.2 Ref 4.2.2 Ref 4.2.2 Ref 5.2 Ref 5.3 Ref 5.3.b Ref 5.3.c Ref 5.3.d Ref 5.4.1 Ref 5.4.1 Ref 5.4.1 Ref 5.4.1 Ref 5.5.1 Ref 5.5.2 Ref 5.6 Ref 5.6.2 Ref 5.6.2 Ref 5.6.2 Ref 5.6.2 Ref 8.2.2 Ref 8.2.2 Ref 8.2.2 Ref 8.2.2 Ref 8.2.2
※ 1.20 管理評審是否包含了品質目標的達成狀況和顧客的回饋?
1.21 管理評審是否包含了稽核的結果,過程的表現和產品一致?
1.22 管理評審是否包含了預防和改善對策的狀況及上次管理評審的后續對策?
1.23 管理評審是否包含了對品質管理體系和顧客要求有關的產品改善的建議?
1.24 供應商是否定義了內部稽核程序并規定了策劃和實施稽核的標準、范圍、頻率、模式和職責?
1.25 供應商是ຫໍສະໝຸດ 按計劃的時間間隔進行內部審核,報告其審核并保存稽核記錄?
1.26 內部審核是否考慮審核的過程和區域的狀況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審核的結果?
1.27 稽核員是否有足夠的資格認可并保證了稽核過程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例如:稽核員不能稽核他們自己的工作)
1.28 供應商是否及時采取措施以消除內部稽核中發現的不合格及產生的原因并驗證所采取對策和報告結果?
Ref 6.1 Ref 6.6.2 Ref 6.6.2 Ref 6.6.2 Ref 6.3 Ref 6.4
品質系統稽核表
Self Avg Score: Counts:
Subtotal:
※ 1.1 供應商是否建立、文件化、執行、并維護品質體系持續有效?
#DIV/0! 0 0
MAG Avg Score: Counts: Subtotals:
1.12 品質政策是否為整個組織內部所知曉并得到溝通和理解并在持續適宜性方面得到評審?
1.13 供應商是否在組織的各相關職能和層次上定義了其相應的可量化的品質目標?
1.14 品質目標是否滿足產品所需要的內容并持續改進以體現其有效性和適宜性?
1.15 組織的各相關職能單位是否依據品質目標制定其細部執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