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安装孔位置度的标注方法和计算
关于安装孔位置度的标注方法和计算
由图9 得: Nhomakorabea当:
时
即: 连接件1通孔的置度度公差值T1为
连接件2螺孔的位置度公差值T2为
连接件2螺孔的垂直度公差值S为 标注方法: 连接件1 通孔的标注方法如图1 ; 连接件2 螺孔的标注方法如图1 。
3 、 延伸公差带 通孔和螺孔的实际中心线虽在位置度公差值范围内, 但产生了较大的倾斜后
有可能会影响到螺钉的拧入。为了保证在此情况下螺钉仍能顺利地通过通孔, 对螺孔的位置度可采用延伸公差带。延伸公差带, 就是将螺孔位置度公差带沿 其理想位置, 自零件实体移至被测要素长度界限以外。
为了便于计算位置度公差值, 可根据图4 的极限状况画出尺寸联系图如图5。
图中: OO—理想正确的通孔中心线位置; O1O1、O2O2—连接件l、2 上孔的实际中心线极限位置; D 1min、D2min—连接件l、2 上安装孔的最小极限直径;
且一般取: D 1min=D2min=Dmin; dmax —螺栓最大极限直径; T —两连接件孔的位置度公差值。
1、 缩小位置度的公差值 与螺栓连接时相同, 为了计算位置度公差值, 可根据图7 画出尺寸联系图, 如图8。
从图8 得:
而:
一般情况下L1二L2 即A=T 代入得: 即: 螺钉连接时, 连接件l 的通孔和另件2 的螺孔的位置度公差值T 均为:
位置度标注方法仍如图1。
2、 连接件2螺孔附加垂直度公差 螺孔的附加垂直度公差, 使螺孔中心线倾斜后的延伸部分不超过通孔泣置度公差值 范围, 如图9 所示。
一、 孔组位置度的常规标注方法及含义
1、 位置度的标注方法
孔组位置度的标注方法如图1。图1 是通孔、螺孔等位置度最常用的标注方式。
2、 位置度的含义 如图2 所示为按理论正确尺寸确定的四孔理想中心线. 规定四孔实际中心线分别
处于以理想中心线为轴线, 以公差值T 为直径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二、位置度公差值T 的分析与计算
由于螺栓连接和螺钉连接时位置度公差值不一样, 故分别计算。
1 、螺拴连接, 如图3
分析计算螺栓连接时位置度公差值的条件: 通孔与螺栓均处于最大实 体状态(即孔为最小极限尺寸, 轴为最大极限尺寸) ; 通孔实际中心线0 10 : 及仇仇有垂直度误差, 但只允许它们在位置度公差值范围之内, 且处在最 不利的极限情况, 如图4 所示, 仍能顺利装人螺栓而不发生干涉现象。
位置度公差值的计算及其标注方法
〔摘要〕位置度在机械工程图样上是一项重要的形位公差。本文比 较详细地介绍了位笠度公差值的计葬公式及如何标注。 关键词: 形位公差; 位置度公差; 标准尺寸; 延伸公差带
引言
在机械产品中, 构件之间的连接方法有很多种, 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用螺 栓、螺钉等作为紧固件来连接构件。由于在构件上加工孔时总有加工误差 的存在, 造成连接件上通孔或螺孔的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的一定偏差, 影响 螺栓、螺钉等紧固件的顺利通过。因此, 我们不仅要对孔规定必要的直径 尺寸及公差, 而且要对孔的位置提出一定的要求, 即规定位置度的公差值。 当连接件上的安装孔处在公差带的极限位置时, 为了保证螺栓、螺钉等紧 固件在装配时仍能顺利地通过连接件上各安装孔, 而不发生干涉现象, 且保 证装配要求, 就需要靠孔与轴(螺栓、螺钉等圆柱部分)的配合间隙来补偿连 接件上孔的加工误差. 换句话说, 就是使孔的加工误差之和限制在间隙所能 补偿的范围之内. 因此, 位置度公差值的确定, 就是根据间隙来计算所允许 的各项误差之和及各项误差值。
从图5 得:
Dmin=Dmin/2+T/2+dmax/2 得:T=Dmin-dmax
即: 螺栓连接时两连接件位置度公差值T1 T2均为Dmin-dmax 位置度标注方法如图1。
二、螺钉连接(如图6)
螺钉连接时位置度公差值计算的条件与螺栓连接时相同. 此时装配连接时的最 利的极限位置如图7 所示。为了保证螺钉能顺利通过另件1 的通孔而拧入另件2 的螺孔中,则位置度公差值有三种标注方法。
参考文献 【1】廖念钊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北京: 计量出版社,1991 【2】卞铬健.工艺尺寸链计算.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谢谢欣赏
延伸公差带的标注方法如图11。 位置度公差值T 可根据图9, 得
三、几点说明
按本文计算的位置度公差值T 经圆整后,按GB ll84一80规定选取标准公差值。 上面推出了不需要调整的固定连接时位置度公差值的计算方法。但有时机械产品在 装配时, 需用通孔与螺栓、螺钉等之间的间晾作为补偿尺寸, 进行必要的调整, 使固定 在连接件上面的有关零件的相互位置精度达到装配技术要求, 这时间隙就不能全部用 于位置度公差值, 而必须留出一部分供调整用. 此时位置度公差值: Tz = (0.6~0.8 )T . 如果要连接件上面的有关零件相互位置精度达到较高的技术要求, 又要满足加工和测 量的经济性时, 则在连接强度允许的前提下, 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通孔直径的尺寸来扩大 装配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