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听长辈讲那过去的故事
爷爷的勤俭之道
小时候,有一次我和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吃饭。
爷爷突然说:“晟轩,你看你那里。
”
我抬起头看了看,什么也没有。
爷爷示意我再看,我才看到桌边有一圈小小的“丘陵”。
爷爷见我满不在乎的样子,便严肃地对我说“晟轩,我们小时侯都很穷,人们都很节省。
那是1960年左右,粮食特别紧张。
全国各地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兄弟姐妹又多,常
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最饥饿时,我甚至要把从地上捡起来的生玉米粒用针尖扎住,在油
灯上稍微一燎就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
直到过年我才能吃上一顿饱饭或者几片肥肉。
粮食
是一颗都不能浪费呀,现在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浪费得也多了,你可不要学习呀。
”我一想,是呀,家里虽然条件不错,爷爷平时还是特别节俭。
袜子上都破了几个洞了还舍
不得扔,平日里也不吃大鱼大肉,穿的鞋也是破了才仍。
我有些惭愧,赶紧捡起桌上的米粒。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旁边的奶奶和蔼地摸着我的头说:“你爷爷从小穷怕了,不管在任何时候,都非常勤俭。
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家人也是如此。
”“我小时候经常是铅笔握不住了还不能扔,
作业本反面写得也是密密麻麻。
每天中午和煤、抬水,就是我的家庭作业。
”爸爸插嘴说,“现在别人都夸我是个勤劳又节俭的人,这都是你爷爷的功劳啊。
习惯很重要。
”爸爸得
意地挤挤眼,为自己竖起来了大拇指。
“曾国藩的家训就是: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
能俭,永不贫贱。
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家风。
”当校长的爷爷开始了训话。
妈妈随声附和:“我们的小轩轩不能掉队哦。
”我使劲地点点头。
真是奇怪,这些平日里一句都不想听的话,我今日听起来却是格外温暖。
从此我做事再也不敢懒惰、浪费了。
可在爷爷的心里我
做得还不够好,总要用他的勤俭之道来指点教育我。
听长辈们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确实,这些都是从艰苦岁月中走来的爷爷的肺腑之言。
再想想现在,人们确实铺张浪费。
勤俭的传统美德,还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坚持啊!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