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切断机安全操作规程1.检查机器润滑是否良好,供油系统是否畅通。
2.检查刀片是否完好、安装是否正确、牢固、间隙是否合适。
3.检查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可靠。
4.检查电动机接线是否牢固,接地是否良好,电压是否相符。
5.工作前使机器空运转,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操作。
6.机器起动装置应设在操作人员方便处,高度不得超过1.5m。
7.机器工作中不允许检修、加油、更换部件。
8.工作时要注意刀片的水平、垂直间隙位置,如有变化要及时停车调整。
9.切断细钢筋时要将钢筋摆直,不能形成弧线。
10.切断料时要将钢筋握紧,并在活动刀片向后退时,将钢筋送入刀口,以防钢筋末端摆动或蹦出伤人,不要在活动刀片向前推进时向刀口送料,以防发生机器或人生安全事故。
11.在切料配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
12.禁止切断超过机器性能规定范围内的钢材和超过刀片硬度或烧红的钢筋。
13.长度在30cm以下的钢筋不能直接用手送料,长钢筋切断20cm以下的短头时,应将长钢筋从切断机一侧送料。
14.切断机断料端机身一侧严禁站人,防止断料时横向甩动伤人。
15.工作完毕后,应关闭电源,保护好电器开关。
16.按要求对机器进行例保工作。
钢筋弯曲机安全操作规程1.检查起动和制动是否正常,机器的润滑是否良好。
2.检查机身接地是否良好,电源不允许直接接到倒顺开关上,应另设闸刀开关控制。
3.检查传动和转动部件是否安全、可靠。
4.空载试运转,待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操作。
5.操作前注意工作盘的速度和允许钢筋直径的范围。
6.改变工作盘转动方向时,倒顺开关应从“正”到“停”再到“反”,不允许由“正”扳到“反”或由“反”扳到“正”。
7.工作中机器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
8.弯曲未经冷拉或带有锈皮的钢筋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
9.工作完毕后,关闭电源,保护好电器开关。
10.倒顺开关置于“停”上,清理工作场地。
11.按要求对机器进行例保工作。
振动沉拔桩锤安全操作规程1.动力源和电缆线应完好,安全。
2.划定安全作业区,严禁行人、车辆通行。
3.主机运行时,严禁搬动手动换向阀。
4.严禁过载使用。
5.作业中严禁进行任何检查和维修。
6.作业中经较长时间桩贯入深度小或未入土时,不得强行作业。
模板工安全操作规程1.凡锈蚀、变形严重的钢管、门式架及配件均不得使用。
2.凡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雨、大雾及6级以上的大风,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风力达到5级时,不得进行大块模板、台模等大件模具的露天吊装作业。
3.在高空拆模时,作业区周边及进出口应设围栏并加设明显标志和警告牌,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
垂直运输模板和其它材料时,应有统一指挥、统一信号。
4.脚手架的操作层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超载的材料。
交通过道应有适当高度。
工作前应检查脚手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5.在模板支撑系统末钉牢前不得上人,在未安装好的梁底板或平台上不得放重物或行走。
6.登高作业时,连接件(包括钉子)等材料必须放在箱盒内或工具袋里,工具必须装在工具袋中,严禁散放在脚手架上。
7.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模板应随装随转运,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
已松动模板必须拆卸完毕方可停歇,如中途停止拆卸,必须把松动件固定牢固。
钢筋工安全操作规程1.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
2.拉直钢筋时,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米区域内禁止行人。
3.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4.切断小于30百米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
5.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等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
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6.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7.绑扎立柱、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
柱筋在4米以内,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楼地面上绑扎,整体竖起;柱筋在4米以上,应搭设工作台。
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8.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凳。
9.绑扎建筑的挑檐、外墙边柱钢筋时,应搭设外挂架或安全网。
绑扎时应挂好安全带。
10.起吊钢筋骨架时,下方禁止站人。
必须待骨架降落到离地1米以内方准靠近。
11.绑扎立柱、墙体钢筋时,不准将木棒或衡木插入钢筋骨架内,并坐在木棒或衡木上操作。
12.钢筋超长时,捆扎应牢固,使用井字架提升机的独立把杆应在起重工指挥下进行吊运到施工层面的作业。
若使用人工传递应拟定操作方案并应在监护下进行操作。
13.在操作平台上堆放钢筋或物料应牢靠,操作工具不用时,必须装在工具袋内,以防坠物伤人。
使用钢筋冷拉机、切断机、弯曲机,应遵守钢筋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先检查后使用,使用后切断电源,设备应做好十字作业(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
混凝土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一、作业前的检查1、固定式搅拌机的操纵台应使操作人员能看到各部工作情况,仪表、指示信号准确可靠,电动搅拌机的操纵台应垫上橡胶板或干燥木板。
2、检查传动机构、工作装置、制动器等,均应紧固可靠。
保证正常工作。
大齿圈、皮带轮等部位,应装设防护罩。
3、骨料规格应与搅拌机的性能相符,超出许可范围的不得使用。
4、向大齿圈、跑道等转动磨损部位加注润滑油(脂)。
5、空车运转,检查搅拌筒或搅拌叶的转动方向,各工作装置的操作、制动,确认正常,方可作业。
二、作业中注意事项1、进料时,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料斗与机架之间察看或探摸进料情况,运转中不得用手或工具等物伸入搅拌筒内扒料出料。
2、料斗升起时,严禁在其下方工作或穿行。
料坑底部要设料斗的枕垫,清理料坑时必须将料斗用链条扣牢。
3、向搅拌筒内加料应在运转中进行;添加新料必须先将搅拌机内原有的混凝土全部卸出后才能进行。
不得中途停机或在满载荷时起动搅拌机,反转出料者除外。
4、作业中,如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运转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进行检修。
三、作业后注意事项1、作业后,应对搅拌机进行全面清洗,操作人员如需进入筒内清洗时,必须切断电源,设专人在外监护,或卸下熔断器并锁好电闸箱,然后方可进入。
2、作业后,应将料斗降落到料斗坑,如须升起则应用链条扣牢。
3、移动式搅拌机长期停放或使用时间超过三个月以上时,应将轮胎卸下妥善保管,轮轴端部应做好清洁和防锈工作。
4、冬季作业后应将水泵、放水开关,量水器中的存水放尽。
混凝土搅拌输送车安全操作规程1、起动发动机后,对发动机进行5—10min以上的加温空转。
在发动机预热运转时,检查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应正常;发动机的声音和排气应正常;各操作杆应置于正确位置;制动气压应达到规定压力;各部件管路应无漏油和漏水等到不良现象。
2、低速运转滚筒数分钟,油泵及滚筒等应正常。
3、在车辆停止和清洗时,特别注意滚筒的驱动部分及其旋转部位,切忌被卷绕进去。
4、在进料、排料作业或其它原因需要离开驾驶室时,应将车完全制动,并用制动器具个楔定好车轮后,再进行作业。
5、操作杆的操作要小心在意,切忌粗暴地操作。
操纵滚筒的旋转时,一定要遵守从正转—停止—再反转的程序,避免其快速的反转损坏机械。
6、汽车禁止在气压不足、红灯闪亮或蜂鸣器鸣响时行驶;禁止快速换档和急起动,急刹车;禁止不正常的使用半离合器和差速器锁。
7、混凝土装料、搅拌、出料应遵守操作规则,将操纵杆置于规定位置,选择正确的旋转速度。
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理的搅拌时间,冬季混凝土必须在60min内到达现场,夏季混凝土必须在30—40min左右抵达现场。
8、行走前再次检查水箱里的水量,滑槽销子是否确实地锁上。
9、行走时滚筒转速应控制在1—3r/min,禁止高速旋转。
转弯处车速应放慢,防止重心偏斜。
10、上坡时,应随坡度的缓急,减轻所载拌合混凝土的重量,下坡时应避免发生超限运动。
11、汽车进入不平路面时,应停止滚筒转动,汽车行驶速度保持在15km/h 以下。
在离开不平路面后,再旋转滚筒,以防止滚筒链的脱落。
龙门吊安全操作规程1、龙门吊应有专人开车,司机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本机的结构特点和操作方法,并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合格证书,才允许开车。
2、严禁非司机开车。
3、司机工作时,只听地面上专门人员指挥(并且只能有 1 人指挥),但是无论什么人发出停车信号时均应停车,查明情况再开车。
4、每日每次开车前,必须检查所有机械和电器设备是否良好,操作系统是否灵活,并按规定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润滑。
5、每班第一次吊运物品以使吊运接近额定负荷的物品时,司机应先将重物起重至不超过0.5m 高度,然后下降到接近地面时制动。
6、禁止超负荷使用。
7、禁止倾斜吊运物品。
8、龙门吊吊运物品时,应鸣铃让人躲开或绕开,禁止从人头顶通过,开车前必须发出开车警告信号。
9、禁止人随物品一起升降。
10、不允许长时间吊重于空中停留,龙门吊吊装重物时,司机和地面指挥人员不得离开。
11、交接班时,两个班的司机应共同检查全机的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情况,并填写司机日表。
12、检查时应切断电源,且挂“有人检修”的牌子,以免误开车造成重大事故。
13、龙门吊工作完毕后,开到指定地点,将所有手柄均转到零位,切断电源。
14、突然断电时,要将主电路开关切断,将所有控制器手柄转至零位。
15、禁止六级以上风力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