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医科大学空港国际医院一期直线加速器房专项施工方案

天津医科大学空港国际医院一期直线加速器房专项施工方案

天津医科大学空港国际医院一期直线加速器机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发布日期: 2012年9月10日执行日期:2012年9月18日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目录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2 本施工方案的发放范围 (1)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二章施工重难点分析 (3)第三章施工部署 (4)1 施工目标 (4)2 施工组织 (4)3 施工准备 (5)第四章施工工艺 (7)1 工艺流程 (7)2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7)3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 (8)4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10)第五章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措施 (15)第六章成品保护措施 (16)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2版)1.3《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66-2008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1.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7《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8 本工程有效的施工图1.9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0直线加速器厂家相关要求1.11公司相关管理办法2 本施工方案的发放范围分公司:技术部;工程部。

项目部: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技术经理;商务经理;机电经理;工程部;技术部;质量部;安全部;机电部;物资设备部;商务合约部;综合办公室。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医科大学空港国际医院一期工程项目部2012.9.6第一章工程概况天津医科大学空港国际医院一期工程项目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直线加速器机房在门诊楼地下室中,其抗震等级为二级。

直线加速器机房长22.9米,宽13.85米,高6.55米,面积为305㎡,共有两个独立房间,两房间为非完全对称布置,每个房间结构尺寸多变,两个房间共含6.85米的柱子12根,且柱子截面、配筋不同。

其中剪力墙厚度有800mm、1200mm、1300mm、1650mm、2000mm、2500mm、2850mm、3050mm共8种,顶板厚度为1850mm、2650mm两种。

直线加速器房砼浇筑共需1218方,采用泵送混凝土。

其中包括C30混凝土为860方,C35P6抗渗混凝土为358方。

本工程各结构部位使用的混凝土情况如下表:构件位置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构件尺寸剪力墙(室外)C35P6 宽:1650mm,1300mm,2500mm剪力墙(室内)C30 宽:800mm、1200mm、1300mm、1650mm、2000mm、2500mm、2850mm、3050mm顶板C30 厚度:1850mm,2650mm梁C30800*600mm,800*2400mm,1200*1800mm直线加速器房位置详见下图第二章施工重难点分析1 直线加速器顶板厚度为1850、2650mm,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施工总荷载超出15KN/㎡,模板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施工需重点控制,确保施工安全。

2 由于直线加速器机房具有高放射性,该部位的墙体厚度从800~3050mm均有,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重点控制混凝土的材料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浇筑方法以及施工时段上控制,并采用专门的保温养护措施,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

第三章施工部署1 施工目标直线加速器机房作为放射性治疗功能性房间,其对结构密实性要求严格,要求放射性射线不能穿过墙体,对其他房间产生放射性危害。

因此在结构阶段,要求混凝土浇筑密实,不能出现施工冷缝,更不能出现裂缝,要保证主体的完整性。

混凝土浇筑时要求一区段内一次性浇筑完成,并在分隔缝处理位置做高低差处理,高低差处避开人体高度范围。

1.1 质量目标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要求进行支设,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并符合设计图纸及达到清水砼质量标准的要求。

1.2 进度目标确保不影响其他工作面的顺利开展。

1.3 成本目标节约材料、合理使用,严禁大材小用,不允许浪费混凝土。

1.4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危险事故发生。

1.5 文明施工目标钢筋、模板及半成品分类堆码整齐,并标示物资标志牌,模板材料严禁乱堆乱放、工完场清。

为确保“天津市文明工地”和争创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达标做努力。

1.6 工程管理目标确保“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2 施工组织直线加速器机房位于门诊楼四区地下室结构内,在直线加速器机房施工期间保证有充足的作业人员,在混凝土浇筑时保证有30个人轮换值班。

根据本工程的工作量,施工人员安排如下:采购、收料:蔡从平施工管理:李军质量监督:胡子征安全监督:蒋益林技术指导:王艳波施工期间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

未经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对本道工序检查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 施工准备3.1 组织准备由于放射治疗室在使用功能上的特殊性,其对质量要求十分严格,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项目上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项目指挥部,项目指挥部对现场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全面管理,保证现场正常运转。

砼浇筑前一天,由生产经理组织项目相关管理人员、搅拌站、劳务及砼班组召开砼浇筑前协调会,根据施工部署统一进行工作安排。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3.2 技术准备 1)在施工前由技术部制定具体的钢筋绑扎方案、模板支模方案、混凝土浇筑项目负责:卿信强 技术负责:王艳波 生产经理:田全禄 施工组:王磊质量组:胡子征技术组: 朱迪 机电组:林四化 材料组:蔡从平安全组:蒋益林方案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并对现场管理人员以会议加书面形式进行方案交底,并督促现场管理人员对劳务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所有一线操作工人都清楚工序顺序以及施工要领。

施工方案交底以及技术交底要有文字资料以及影像资料。

2)通过甲方提前与直线加速器生产厂家沟通,确保直线加速器机房的结构满足要求;3)根据直线加速器机房的相关要求,参与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满足要求。

3.3 材料准备在工序开始前将机械材料设备准备齐全,保证材料满足现场需求。

根据直线加速器机房的混凝土配合比,搅拌站准备充足的原材料,保证浇筑过程中材料不间断供应,项目技术部人员对混凝土搅拌站的材料配比进行不定时抽查。

第四章施工工艺1 工艺流程剪力墙:测量放线→绑墙钢筋→隐蔽验收→支墙模板→浇筑墙混凝土梁板:弹水平标高控制线→搭设支模架→支顶板、梁模板→隐蔽验收→浇筑顶板混凝土2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由于本工程顶板模板安装属于总荷载超过15KN/㎡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具体详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本施工方案仅对墙体模板工程安装进行说明。

2.1 墙体模板安装1)弹好墙体的墙身线及外引控制线。

2)墙身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线盒、预埋件安装完毕,办理完隐蔽手续。

3)吊立外侧模板→穿止水对拉螺栓→吊立内侧模板→加背枋竖楞、上钢管横楞临时固定→调校→加固→验收。

4)为防止模板下口跑浆,抹砂浆保护层。

2.2 墙模配置模板侧板采用1830mm*915mm*15mm厚木胶合模板,内龙骨为90mm×40mm木枋间距150mm,外龙骨为φ48mm×3.0mm双钢管,对拉螺杆为φ14高强止水螺杆,间距:基础底板以上150mm设置第一排拉杆,纵横向间距均为460mm(如下图);平面示意图2.3 注意事项2.3.1 模板安装注意事项:1)保证模板位置准确、垂直、平整,角膜与平模顺直。

2)模板安装前必须将模板清理干净并均刷脱模剂。

3)吊运时应防止碰撞,堆放合理,就位平稳、准确。

4)将一侧墙模板按控制线安装就位,穿入穿墙螺栓,上好背楞并将模板临时予以支撑固定,防止倾倒,然后按控制线安装另一侧模板。

5)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稳固,无误后将模板斜撑支设到位。

2.3.2 模板拆除注意事项1)拆除模板时,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持续3天没有较大变化2)拆模应从直线加速器门口向内逐步进行。

3)拆模前应全面检查架子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固结点是否稳固,若不符合安全要求应进行加固处理。

4)模板拆除顺序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5)模板拆除班组与搭设班组应为同一班组。

6)模板拆除过程中,下方不能站人。

3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墙体钢筋绑扎流程:弹钢筋控制线→检查调整立筋位置→立筋绑扎→水平钢筋绑扎→拉筋绑扎→安装保护垫块→自检→报监理隐蔽验收顶板钢筋绑扎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支放垫块→放马凳筋→绑上层钢筋→自检→报监理隐蔽验收3.2 钢筋绑扎3.2.1 双向纵筋基础内插筋墙身竖向纵筋在基础基础内插筋,先在基础底板上对各不同厚度的墙身放线定位,再墙体竖向纵筋设计规格和间距标出插筋位置,再进行插筋并定位焊牢。

柱墙定位箍焊接牢固柱墙钢筋定位3.2.2 钢筋连接方式所有钢筋直径≥Φ18的均采用直螺纹连接。

3.2.3 钢筋中铁马凳及垫块的设置为了保证顶板顶层钢筋位置,在板中间距1500mm梅花形布置铁马凳,铁马凳采用Φ18钢筋制作,高度为上层钢筋下口至板底之间的距离,如下图。

为了保证钢筋保护层的要求,在钢筋下部设置20mm厚的水泥垫块,间距为1000mm,梅花形布置。

墙柱竖筋保护层控制采用定型塑料保护层卡,设置间距不大于500。

3.3 注意事项3.3.1 原材料控制:钢筋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1)钢筋外观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直接、标牌、外形、长度、弯曲、裂痕、锈蚀等项目,如发现异常不允许加工。

2)钢筋试验的力学性能要满足设计以及国家规范中的要求。

3)抽样数量: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质量不大于60t。

4)由于此处钢筋为二级抗震,因此还需要满足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大于1.25。

下料控制:钢筋下料是根据图纸中构件配筋图,计算出所需下料钢筋的长度与根数,填写配料单,经审查无误后,方可以对此钢筋进行下料加工。

下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钢筋端部伸展不到位,锚固长度不够等问题,从而保证钢筋工程的质量。

钢筋除锈: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所以在钢筋下料前必须进行除锈,将钢筋上的油漆、漆污和用锤子敲击时能脱落的浮皮、铁锈清除干净。

对盘圆钢筋除锈工作是在其冷拉调制过程中完成,对直螺纹钢筋应在套丝中完成除锈过程。

2)钢筋调直采用钢筋调直机进行钢筋冷拉调直,钢筋冷拉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绑扎要求1)墙体钢筋绑扎前检查校正竖筋位置,检查焊接接头外观质量,按水平筋设置在竖筋上用粉笔画出水平钢筋间距线,水平筋依线绑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