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凡事怕认真

凡事怕认真

凡事怕认真
所谓认真,就是指不马虎,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去对待事物。

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个词恐怕都不陌生,从我们很小的时候起,无论是我们的家长,抑或是我们接受启蒙教育的老师,都会以一种严肃的口吻告诫我们:做事要认真,马虎不得。

毛泽东曾说:“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这句话是对这一命题的精确注解。

认真是一种品德。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会认真地对待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哪怕这种事情没有人监督,也会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除了外界因素外,在他们心里还有自我衡量的一杆秤——人的良知。

在他们看来,不管做什么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反之,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做事只求“过得去”,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在他们看来,做事是一种负担,良心、道义本就与此无关。

认真这种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锤炼而逐步养成,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认真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更多地体现在对待做事的态度上,也可以说是敬业精神。

古人说:“天下之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这“难”与“易”、“大”与“细”体现的是“量”与“质”互变的唯物辩证法的哲理,“难事”是相对于“易事”而言,“大事”则相对于“细事”而生。

试想,如果我们就连一件“易事”、“小事”都做不好,怎能做好“难事”、“大事”。

只有从小处着手,认认真真
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培养起足够的敬业精神,才能具有承载起“难事”、“大事”的能力。

这是一个积蓄能力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那样简单。

认真是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来自主观,而且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严谨的态度,这种态度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忠诚。

简单地说,就是用一种健康的、积极的、严谨的态度,把身边的每一件简单的小事做好。

对待一件小事的态度,不仅决定一个人的胸怀、视野,而且也决定着将来的作为。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对待小事的一种认真态度,如果不以“小善”为“善”,则势必成不了“大善”;如果不以“小恶”为“恶”,则势必成不了“大恶”。

东汉时期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

一天,其父好友薛勤来访,便对他说:“儒子何不洒少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但错的是他没有意识到“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而不“扫一屋”是断然不能实现“扫天下”理想的。

总之,要把认真这种品德、这种精神、这种态度进行融会贯通,用品德来统帅、用精神来支撑、用态度来衡量,只有这样才能“积小善而终成大善”、“积跬步以至千里”,进而出色地完成我们所承载的任务和使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