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中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1中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在养生防病中顺应自然规律,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因 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请大家思考:喝绿豆粥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吗?吃 羊肉、狗肉、火锅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吗?
☞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不同(主要 指社会的变迁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造就 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
诊治上的整体性: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在诊察疾病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五体、
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来推测内在
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
提供可靠依据。 在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在
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
上确立适当的治则与治法。
如本例患者,整体来判断,为脾、胃、
肝的气郁热证,当疏肝泄热,调和脾胃。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养生康复的整体性: 在康复治疗疾病时,应形神共调。尤其 应当重视调理精神情志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康 复过程中的作用,即强调首先“治神”。 在养生防病方面,强调形动神静、形神共养。 如本例患者的治疗,不仅仅是开内服药 物,还应帮助患者调理情志、注意饮食,予 以食疗指导,如煮粥,疏肝的花茶等。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学则恒 医则仁心
谢谢!
临床中成药应用 中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主讲教师:李勇华(博士、教授、主任医师) 2020.05
☞学习目标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掌握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的整体观念; 熟悉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整体观念; 了解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的整体观念。
☞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先看这样一个病例: 某女,45岁,素有慢性胃炎,经常腹胀, 纳呆,大便干燥,心烦,急躁,胃胀,嗳气, 吐酸,烧心,消瘦,口干,口苦,口臭,唇 干,唇上生疮。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滑数。
容易得风湿病;吃炒花生、烤火、油炸食品 容易口舌生疮;春天、夏天容易困重嗜睡; 夏天心烦。中、西医怎么解释。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 活动和病理变化,因而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重 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遵循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 的客观规律。
☞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a.顺应季节气候。 b.顺应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
如治疗失眠之用半夏、夏枯草(季节), 中午下午晚上(昼夜)才喝中药之用。
c.顺应地域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仍为季节、昼夜和地域的影响。 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些现象:居住地潮湿
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剧烈、骤然变化的社 会环境,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不利的社会环境,不 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的病 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
看看这次新冠肺炎流行,各国的抗疫实践就很明显 的显示了社会与人体与疾病的关系。
☞总结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人体与自然的整体性 人体与社会的整体性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形神一体观”,是指人的形体和精神 的结合与统一的观点。本例患者的心烦、急 躁,即为精神方面的改变。形体和精神是一 体的,生理上相互依附,不可分离,协调平 衡。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病理变化的整体性:局部的病变,可引 起整体性病理反应;内脏有病,可反映于相 应的五体、官窍;五脏中一脏有病,可影响 他脏;形与神相互影响。 如本例患者,脾、 胃、肉、口、唇这样一个脾系统及精神方面 均整体的发生了病变,形成了有内在联系的 证候群。
学则恒心 医则仁心
中医的整体观念,首先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中医认为,人在生理上是一个整体,主要体现于 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是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 相统一的观点。如本例患者,腹胀、纳呆、大便干 燥,中医认为是脾的问题;胃胀、嗳气、吐酸、烧 心,是胃的问题;消瘦,是四肢肌肉的问题;口干、 口苦、口臭,是口的问题;唇干、唇上生疮,是口 唇的问题。中医认为,五脏的脾、六腑的胃、五体 的肉、官窍的口及唇就构成了“脾系统”,是一个 内在紧密联系的整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