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会谈座次安排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会议、会谈座次安排及会议室
布置规范
一、会议、会谈座次原则
1.会议主席台设置
主席台要面向观众,居会场中央。
座次安排原则为: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领导居中,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3号领导排右边,其它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领导、2号领导同时居中, 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其它依次排列。
2.会场座次
左右排列法:从第一排开始,以会场或主席台中心为基点,向左右两边扩展排列座次,与主席台相同,确定第一个席位后,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3.合影时的排序(座次):
原则上不安排合影,如确需保留相关宣传资料需要合影的,基本原则为:第一位领导居中,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4.汇报、会谈的席位设置
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依照正门位置,面门而坐。
如正门在侧面,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应在进门右手边。
5.汇报、会谈的座次安排
确定第一位领导席位后,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的席位,右手边
是第三位领导的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6.大型会议座次安排
发言席:在国内正式会议上,发言席的标准位置有二,一是居于主席团正前方(见图 2.13);二是位于主席团右前方,见图 2.14。
主席团成员的排位,有单数(见图 2.13)与双数(见图 2.14)之分。
图2.13 主席团排位之一图2.14 主席团排位之二
7.会见(会客、会晤、会面)座次安排
(1)相对式:宾主双方面对面而坐,这种排列方式显得主次分明,“公事公办”之意,多适用于公务性会谈。
又分为两种情况:◇双方就座时,一方面对正门,另一方背对正门。
此时讲究“面门为上”,请客人就座,背对正门为下座,由主人就座。
(见图2.15)
◇ 双方就座时分为左右两侧,面对面就座。
此时讲究“以右为上”,即进门之后,右侧一方为上座,应让与客人,左侧一方为下座,应留给主人。
当宾主双方人员不止一人时,情况亦是如此。
(见图2.16与图2.17)
图2.16相对式会客排位之二 图2.17 相对式会客排位之三
(2)并列式:宾主双方并排就座,以暗示双方之间“平起平坐”,地位相仿。
多适用于礼节性会客。
又分两种具体情况: ◇宾主双方一同面门而坐、以左为上(见图 2.18)。
若双方人多,随员各自分别在主人或主宾的一侧就座(见图2.19)。
图2.18 并列式会客排位之一图2.19 并列式会客排位之二◇宾主双方一起并排就座于室内的右侧或左侧,此时讲究“以远为上”,即距门远处为上座,应让给客人,距门近处为下座,留给主人(见图2.20与2.21)。
图2.20并列式会客排位之三图2.21并列式会客排位之四(3)主席式:大多用于主人一方同时会见两方或两方以上的客人。
此时主人面对正门而坐,来宾则应在其对
面就座(见图2.22)。
有时,主人也可坐在长桌或椭圆桌的尽头,而请客人分坐于其两侧(见图
2.23)。
图2.22 主席式会客排位之一图2.23 主席式会客排位之二(4)自由式:宾主双方不分主次,不讲位次,而由大家自由择座。
进行多方会晤时,此法常被采用。
8.商务谈判座次安排 (1)双边会谈
横桌式:将长条桌或椭圆桌横放在会谈室内,客方人员面门而坐,主方人员背门而坐。
竖桌式:以进门时方向为准,右侧由客人一方就座,左侧由主人一方就座。
其它基本与横桌式排位相仿(见图
2.25)。
图2.24 横桌式会谈排位 图2.25 竖桌式会谈排位 (2)多边会谈:位次安排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主席式,只是在某一方发言时,才能够走上主席之位;二是自由式,即自由就座,不具体安排位次。
9.签约仪式(庆典活动)座次安排
(1)并列式:最常见的排位方式。
签字桌面门横放,双方人员并排排列,双方签字人员居中面门而坐,主方居右,客方居左(见图2.26)。
图2.26 并列式签字排位
(2)相对式:常见于双边签字仪式,大致做法与并列式相同,只是将双方随员席移至签字人的对面(见图2.27)。
图2.27 相对式签字排位
(3)主席式:适用于多边签字仪式。
各方签字人以一定的先后顺序依次走向签字席就座签字,签字之后,退回原处就座(见图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