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卢氏县钾长石矿基本情况介绍一、钾长石矿产资源概况(1)卢氏县黄家湾钾长石矿1978年3月16日原河南省地质四队曾进行过地质普查,并提交《河南省卢氏县黄家湾钾长石脉地质普查简报》。
钾长石脉位于卢氏县西部十公里处的黄家湾附近,属沙河乡管辖,卢氏至潘河公路途经矿区,交通方便。
该区分布地层主要为蓟县系官道口群,龙家园组隧石条纹白云岩,隧石条带白云岩,东西走向、北倾。
南部为绢云绿泥千枚岩和含碳质千枚岩。
钾长石脉产于白云岩系中,为顺层侵入。
岩脉厚度30-40米,最厚60米左右,岩脉走向90°,北倾、倾角35-40°。
大部分出露地表,少数黄土覆盖层厚度小,一般2-3米,最厚4-5米岩石自然风化。
蚀变主要为高岭土化,蒙脱石化。
粒状结构,地表疏松,有的呈砂粒状,易开采。
该矿脉部分进行槽探工程揭露,控制长度1500米左右。
矿石主要由钾长石组成,含有少量白云母、石英;微量矿物有榍石、白太石、磷灰石、黄铁矿、褐铁矿等。
钾长石为肉红-灰白色,局部呈青灰色,自形晶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钾长石呈长柱状晶体杂乱分布。
粒径在0.15×0.8mm-0.4×4.5mm之间,可见卡氏双晶,钾长石含量90-95%,在槽探工程取样分析结果中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氧化钾(K2O)平均12.34%,最高为13.80%,最低为9.28%。
二氧化硅:(SiO2)平均57.49%;氧化镁:(MgO)平均0.55%;氧化钙:(CaO)平均0.43%;氧化钠:(Na2O)平均0.49%;三氧化二铁:(Fe3O2)平均4.68%。
该钾长石矿脉:地表出露长达5公里,厚度平均大于30米,斜深100米,比重2.5吨/米3计算,矿石储量达3750万吨,为一大型矿床,是钾肥的优质原料。
如作选矿,提取铁后,可作电瓷工业、陶瓷工业的急需资料。
可缓解我国缺钾资源的状况。
(2)黄柏沟钾长石矿黄柏沟钾长石矿区位于河南省卢氏县狮子坪乡,距县城直距38.5Km2,属卢氏县狮子坪乡管辖。
矿区由4个拐点坐标构成,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面积2.9898Km2。
矿区位于北秦岭褶皱带(Ⅱ1)二郎坪—刘山岩地向斜褶皱带(Ⅱ)的南西端,朱(阳关)夏(馆)大断裂的南侧。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新元古界峡河岩群寨根岩组斜长角闪片岩等,其间发育花岗伟晶岩脉是钾长石矿的成矿母岩。
按照工业指标和工程控制,区内共核实3条规模不等的含钾品位较高的工业矿体。
经资源储量估算,本次共核实(111)+(112b)类钾长石基础储量18.75万吨,扣除已动用0.45万吨,保有基础储量18.3万吨,矿脉平均品位K2O(12.13%),K2O+Na2O(14.56%),属小型矿床。
矿石的可选性能较好,经概略评价,按照年处理矿石3万吨的规模,其基础储量可服务4.525年,并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里墁坪钾长石矿里墁坪钾长石矿区位于河南省卢氏县瓦窑沟乡至狮子坪乡一带,属卢氏县瓦窑沟乡管辖。
矿区由5个拐点坐标构成,面积约8.4103Km2。
受采矿权人卢氏县矿产开发公司的委托,本次核实工作由洛阳康梁地质工程勘查技术有限公司承担。
核实工作始于2008年7月,同年9月提交核实报告。
矿区位于北秦岭褶皱带(Ⅱ1)二郎坪—刘山岩地向斜褶皱带(Ⅱ12)的南西端,朱(阳关)夏(馆)大断裂的南侧。
矿区出露地层岩性为中---新元古界峡河岩群寨根岩组斜长角闪岩,其间发育的花岗伟晶岩脉是钾长石矿的成矿母岩。
按照工业指标和工程控制,区内共核实4条规模不等的含钾品位较高的工业矿体。
经资源储量估算,本次共核实(111)+(112b)类钾长石基础储量32.75万吨,扣除已动用4.06万吨,保有基础储量28.69万吨,矿脉平均品位K2O(11.95%),K2O+Na2O(13.23%),属小型矿床。
矿石的可选性能较好,经概略评价,按照年处理矿石3万吨的规模,现有基础储量可服务7.17年,并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吴沟长石矿吴沟长石矿位于卢氏县狮子坪乡吴沟至韭菜沟一带。
矿区距狮子坪街约15公里,南有狮子坪至瓦窑沟公路通过,东临209国道,交通十分便利。
区内伟晶岩主要呈脉状及不规则脉状分布。
岩脉长度100—200米,宽2—10米。
走向280°—300°,倾向南西,倾角70°—85°,总体与区域构造线一致。
已确定有开发前景的伟晶岩脉4条,组成伟晶岩的主要矿物为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更钠长石),一般含量55—60%,石英25—35%;次要矿物有白云母,含量1—3%,富者5—8%,黑云母1—3%,黑电气石、石榴子石;微量矿物有磁铁矿、黄铁矿、独居石、锆石、磷钇矿、铌钽铁矿、晶质铀矿、绿柱石等。
岩石化学成份含Fe2O3 0.38—0.63%,MgO 0.15—0.49%,含量较低;含K2O+Na2O较高,为8.05—8.49%。
本区矿体获得可利用储量(333)3.67万吨。
(5)大中山长石矿大中山长石矿位于卢氏县瓦窑沟乡大中山村至琵琶沟脑一带。
矿区距瓦窑沟街约3-5公里,南有狮子坪至瓦窑沟公路通过,东有209国道穿越,交通十分便利。
区内伟晶岩主要呈脉状及不规则脉状分布。
岩脉长度100-200米,宽2-10米。
走向280°-300°,倾向南西,倾角70°-85°,总体与区域构造线一致。
区内,已确定有开发前景的伟晶岩脉7条,组成伟晶岩的主要矿物为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更钠长石),一般含量55-60%,石英25-35%;次要矿物有白云母,含量1-3%,富者5-8%,黑云母1-3%,黑电气石、石榴子石;微量矿物有磁铁矿、黄铁矿、独居石、锆石、磷钇矿、铌钽铁矿、晶质铀矿、绿柱石等。
本区岩石以细粒结构、中粒结构最发育,粒经1-5厘米;粗粒结构带及长石、石英块体结构带在少部分岩脉中见到。
岩石化学成分含Fe2O3 0.38-0.63%, MgO 0.15-0.49%, 含量较低;含K2O+Na2O较高,为8.05-8.49%。
可利用储量为3.79万吨。
(6)狮子坪乡毛河村杨树沟长石矿杨树沟长石矿位于卢氏县狮子坪乡毛河村,北距县城110公里,有公路从矿区通往209国道,交通尚属便利。
区内伟晶岩主要呈脉状及不规则脉状分布。
岩脉长度400多米,宽3—5米。
走向280°—300°,倾向210°,倾角70°—80°,总体与区域构造线一致。
组成伟晶岩的主要矿物为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更钠长石),一般含量55—60%,石英25—35%;次要矿物有白云母,含量1—3%,富者5—8%,黑云母1—3%,黑电气石、石榴子石;微量矿物有磁铁矿、黄铁矿、独居石、锆石、磷钇矿、铌钽铁矿、晶质铀矿、绿柱石等。
岩石化学成份含Fe2O3 0.38—0.63%,MgO 0.15—0.49%,含量较低;含K2O+Na2O较高,平均为10.7%。
本区矿体获得资源量(333)7.71万吨。
(7)其它长石矿由于我县地质构造复杂,除上述长石矿外,在朱阳关庄子沟、瓦窑沟、狮子坪黄柏沟、官坡一带地区均有长石矿脉出露,尚未探明的还有杜关寨上岩脉、上湾岩脉、段树村等岩脉钾长石含量均超过65%,估计钾长石总量超过1亿吨。
二、长石矿开发现状目前有采矿权5个,瓦窑沟地区有卢氏县隆基矿业有限公司采矿权黄柏沟和里墁坪2处、瓦窑沟大中山采矿权1处,开采规模较小,以销售长石粉为主,主要销往外地。
09年市国土资源局新立采矿权1个,为毛河杨树沟长石矿,处于基建阶段。
三、地理位置及水系卢氏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隶属三门峡市。
北邻灵宝,南靠西峡,东接洛宁、栾川,西与陕西省的洛南、商南接壤。
地理坐标:东经110°34'~ 111°34',北纬33°32'~ 334°23',总面积达4004km2,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县。
卢氏县地处长江黄河分水岭处,北依崤山,南视伏牛,中跨熊耳,县城位于卢氏盆地。
境内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最高峰玉皇尖海拔2057.9m。
熊耳山脉为长江、黄河分水岭,其北发育有洛河、杜关河,属黄河水系,其南为老灌河、淇河属长江水系。
(1)、水系洛河源于陕西省洛南县,境内全长113km,流域面积2427 km2,支流有杜关河、沙河、潘河等19条。
杜关河源于本县杜关火焰山,流经灵宝注入黄河,境内流长37km,流域面积157 km2。
灌河源于栾川县冷水庙岭下,境内流长57.5 km,流域面积589 km2,经西峡、淅川注入丹江。
淇河源于本县狮子坪乡大阴壕,流经狮子坪、瓦窑沟至淅川入丹江。
境内流长60.1 km,流域面积257平方公里。
全县水资源总量8.46亿立方米。
(2)、气候卢氏县地处暖温带,为北亚热带过度地带,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南为北亚热带气候。
全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达12.7℃,最高13.6℃,(1961年),最低11.7℃(1956年)。
7月平均气温高达25.6℃,1月平均气温为-1.5℃,极端高温42.1℃(1966年6月22日),低温-19.1℃(1955年1月10日)。
全县历年平均降雨量为629.9mm,最多的是1958年,降水量1011.7mm,最少为1969年447.7mm。
全年日照平均时数为2118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115.88千卡/cm2,全年无霜期为179天。
(3)交通卢氏县境内209国道纵贯南北,北接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相连,南连宁西铁路,铁索关—西峡公路横跨东西。
全县各级公路总里程达2000 km。
通往各石英矿区均有村村通水泥路和209国道相通,交通尚属便利。
纵贯全县南北的高速公路、运西铁路计划09年动工修建,该项目实施后,将在卢氏形成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网络,为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4)电力及能源卢氏电网位于三门峡地区电网西南部,担负着全县19个乡镇的供电任务,现有110KV变电站2座,主变3台,总容量70500KVA;35KV变电站12座,主变17台,总容量74350KVA。
第二电源也已建成投入运行。
卢氏县居民和工业用煤主要依靠两条途径外调保障。
一是山西、三门峡渑池、义马地区是优质煤炭基地,距卢氏县城100--200公里,运三高速、310国道、209国道为主要运输通道,08年前我县居民和工业用煤全部从上述地区通过公路运输调运。
二是平煤集团09年计划在卢氏投资3000万元建设年处理300万吨的电石用石灰石生产基地,该项目09年6月可投产,届时运送矿石的车辆返卢时运煤,平煤集团承诺该煤矿价格每吨低于市场价50--100元,由此一来将大大降低运输成本,估计09年后卢氏县居民和工业用煤主要依靠次途径作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