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一、近五年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从商品来看,从非主流商品拓展到了主流商品。

从行业来看,从图书、3C等扩展到了服装、家居、机械等众多行业。

从人群来看,从非主流人群扩展到了主流人群。

从地区来看,从大城市延伸到了中小城市和农村,从沿海发达地区扩展到了中西部地区。

从交易规模来看,2012年我国网络零售就突破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1万亿元。

从模式和机制来看,诸如网络信用体系、大规模定制的商业模式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从社会经济影响来看,电子商务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价值也逐渐发挥出来。

从全球来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全面超越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在部分领域已经比肩美国。

趋势一:全球化,买全球、卖全球
跨境电子商务是外贸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扩大海外营销渠道,实现外贸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同时它也正在引发全球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

对正在面临转型升级困境中的“中国制造”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的开放、高效、便利的贸易环境,极大地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优化了外贸产业链,为产品创新和品牌创立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和宝贵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成千上万的中小微企业涌入到外贸市场,并将诞生更多国际品牌,这将彻底改变中国外贸格局。

帮助“中国制造”实现利润回归,还让中国的消费者足不出户尽享全球优质商品,享受人民币汇率上升带来的“实惠”。

趋势二:个性化,C2B让消费者成为中心
未来,生产与消费更加融合:信息(数据)作为一种柔性资源,缩短了迂回、低效的生产链条,促进了C2B方式的兴起,生产与消费将更加融合。

信息时代的商业模式将会是以客户和消费者为中心、按需驱动、先消后产的大规模定制,乃至个性化定制。

大规模定制的基石“柔性化生产”已经较为成熟;社会化的物流服务网络,在发达国家也已经成为普遍化的现实;互联网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个性化营销,使得个性化定制模式在经济上成为了可能,实现个性化定制所需更高成本和群体采购所要求的低价格之间的平衡。

趋势三:数据化,数据将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伴随云计算能力的增强,无论是处理视频、图片、日志、网页等非结构化的数据,还是常常高达上百TB的离线数据,抑或是实时处理数千万乃至数亿条记录都将成为现实。

与此相关的,数据将与资金、技术、土地、人力等一样成为零售企业的生产要素。

趋势四:移动化,指尖上的商务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呈现爆发性增长。

2014年,我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956.85亿元,年增长率达234.3%。

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消费者跨越PC互联网支付,直接进入移动支付世界。

支付宝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各省移动支付笔数占比的排名中,西藏、陕西、宁夏、内蒙古排名前4。

未来,随着移动搜索、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以及移动支付等业务的融合使本地服务市场更加丰富。

用户通过LBS自动识别地理位置后,可以及时发现周围的商店、酒店、影院等服务设施,更加便捷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从预订到支付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移动电子商务让碎片化的需求、时间得到最大化利用。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方面
(1)O2O,线上线下的总体的融合。

因为传统的线下零售有它的优势,东西可以看得到,摸得着,有逛店的乐趣,商品立即可得,店员近距离的服务。

而电子商务不受时间,空间,货架的限制。

线上线下的融合可以充分的把二者的优势充分的让顾客享受。

(2)物联网,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让人与人相连,人与物相连,物与物相连。

试想将来把一瓶牛奶放到冰箱去的时候,马上它就可以因为这种感应,马上知道这个牛奶的生产日期,过期日期,使用的量,等差不多用量要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马上提醒再下单,甚至自动下单。

将来的生活就是电子商务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3)云服务,云服务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将来是无商不电商,每一个企业都会尝试某一种方式的电子商务。

也许有自己的电网,或者在现有的平台上实现电子商务。

或者某一个代理云商帮你做电子商务,但是现有的特别优秀的电商,开发了大量的能力,比如说它的系统,流程,物流能力,服务能力,可以为现在很多传统的零售或者品牌商实现电子商务。

(4)大数据的运用,电子商务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是有大数据,可以知道顾客从哪里来,顾客在网上的购物路径是什么,购买商品的周期性都有。

经过这种数据的分析之后,把大数据的价值一步一步体现的,比如原始的数据是零散的,但是经过这种过滤,整合之后,它变成信息了。

而这些信息呢把它有效的展示和
有效的关联起来之后变成了知识。

对一些知识的深刻的理解,领域和举一反三之后,它变成我们的智慧。

怎么样把这些数据从原始的零散的搜集起来,一步步的过滤、整合、展示,和最后建造各种各样的数据模型,能形成我们的知识和智慧,这个就是大数据挖掘的任务。

(5)精准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电子商务的销售是一种推动的方式,卖给顾客的是一种TO的方式,就是顾客想要什么,你为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提供他想要的个性化的商品。

(6)互联网金融,由于有了平台,有了众多的商家,这些商家又提供更多了服务和更多的产品,而这些商家又需要多种的服务,包括金融服务。

现在已经开始提供小贷、基金等等服务,怎么样让商家更好的销售产品,更好的为顾客服务。

三、电子商务发展的社会化平台
(一)消费升级、需求驱动、巨国效应培育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沃土
中国庞大的人口与网民数量,具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在电子商务领域已经显示出了一种显著的巨国效应。

到2014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48亿人,移动互联网用户5.57亿人,网购人数为3.61亿人,网购使用率为55.7%。

预计未来15-20年,中国网民人数将超过10亿,是美国的4倍左右。

(二)庞大、丰富的中国制造业资源,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各地大量存在的产业集群,相当数量的外贸出口加工企业,甚至于一些行业里存在的过剩产能,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最为丰厚的沃土。

很多制造企业或是直接到网上开店,打造自身品牌,拓展渠道体系,或是为在线零售商供货、代加工,显示出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三)巨型互联网商业平台及其生态系统,是推动中国电商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就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来看,阿里巴巴、支付宝等平台企业、以及京东和当当等具有平台属性的企业,自身就是电子商务服务业的重要主体,它们同时还集成了、IT、金融、物流、信用体系、商品体系、咨询、营销等众多服务流程、模块与服务商,在过去10多年来它们已经成为了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最为重要的驱动力。

(四)传统商业体系的不完善,是中国电子商务赶超式发展的背景
从地区来看,尽管与城镇相比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依然较低,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和三四线城市里的网络购物反而显示出了巨大潜力。

网络零售弥补了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实体零售相对落后的局面,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同等待遇和机会,实现“无差别消费”。

(五)宽松、灵活、市场化的政策环境,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总体来看,这种开放、积极、灵活、创新的政策取向,是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电子商务领域的政策基调,一些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甚至明确地提出了对于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要“高看一眼、网开一面”,正是这种务实、前瞻的取向和行动,对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六)大众创业创新精神,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精神力量
创业和创新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创业者们所带来的机会,可能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门槛最低、最大众化、最没有歧视性的创业和经商机会。

马云、李彦宏、马化腾、丁磊、陈天桥、刘强东等企业家在这轮浪潮中,体现出了一种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强烈的使命感和创新意识,他们自身迅速地实现了过去要几十年才能实现的商业梦想。

但这些著名企业家,也仅是这轮创业浪潮中极小的一部分,在他们背后,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创业者群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