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及注意事项(2016护理培训).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及注意事项(2016护理培训).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及注意事项一、检验标本采集原则(书108页)二、检验标本的种类:1、血液检验标本:全血、血浆、骨髓等2、体液检验标本:尿液、粪便、脑脊液、胸水、腹水、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胃液、十二指肠引流液、胆汁、痰液、羊水、泪液等。

3、其它特珠标本:如细胞穿剌、皮屑、指甲、毛发等的成分分析。

三、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一)主要影响因素:患者的状态;.患者的饮食;药物的影响。

1.不可变的生物因素:如年龄、性别等;2.可变的生物因素:情绪、运动、生理节律变化;3.采取标本时:体位:立位、卧位4.止血带的使用等。

5.年龄与性别:部分检验结果与年龄和性别而有所不同:红细胞总数:男:(4.0-5.7)*1012/L女:(3.7-5.1)*1012/L新生儿:(5.2-6.4)*1012/L婴儿:(4.0-4.3)*1012/L儿童:(4.0-4.5)*1012/L血清碱性磷酸酶:儿童:<500U/L成人:40-150U/L6.情绪原则上患者应在平静、休息状态下采集标本,特别是血液标本。

患者对采集标本时的恐惧、紧张,有时造成标本采集的失败。

有研究指出,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

7.运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GP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GOT)、乳酶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

8.劳累或受冷、热空气刺激,往往可见白细胞的增高。

9.昼夜生理变化分析物峰值时间谷值时间范围(日均值的%)钾14-1623-14-6铁14-182-450-70磷酸盐2-48-1230-40血红蛋白6-1822-248-15促甲状腺素20-27-135-15甲状腺素8-1223-310-20生长素21-231-21300-400泌乳素5-710-1280-100醛固酮2-412-1460-8010.体位从立位到卧位时Hgb下降4%;Hct下降6%;K下降1%;Ca下降4%;ALT下降7%;AST下降9%;ALP下降9%;IgG下降7%;IgA下降7%;IgM下降5%;TG下降6%;T4下降11%。

11.饮食一顿标准餐后,可使血中甘油三酯增高50%、血糖增高15%。

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可引起血糖增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氮及尿酸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血脂的大幅度增高。

餐后采集的血液标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

12.饮料及吸烟咖啡:可使AMY、AST、ALT、ALP、TSH、Glu等升高。

酒:可使Glu降低,使TG、G-GT、HDL-Ch升高。

尼古丁:可使儿茶酚胺、胃泌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碳氧血红蛋白、血球压积、癌胚抗原升高;使免疫球蛋白降低。

13.药物的影响引起WBC\RBC下降,ALT升高,凝血功能改变四、采集标本要选择最佳时间临床检验血液标本原则上晨起空腹时采集,其结果准确可靠,因它避免了摄入成分和生理活动对检测指标的影响。

比如需做血脂检查,在化验前24h要禁高脂饮食,12h禁流质。

若要做大便隐血试验,则要在收集标本前3天禁动物性饮食。

特定时间采血因人体生物节律昼夜的周期变化,所以24h内不同时间所采集的标本其检测结果是不同的,如糖、激素及药物疗效监测等。

尿常规采集晨尿,由于肾脏浓缩功能,易发现病理成分.急诊检验采血不受时间的限制,但在检验单上应注明采血时间和急诊字样,以便临床医生根据其特殊性综合分析检验报告。

受饮食影响较少的检验项目,如某些抗原、抗体的检测,某些酶类、尿素、肌酐、胆固醇测定等,也不受时间限制。

细菌培养应尽量争取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液感染的患者,需做血液细菌培养,采血宜在患者发冷、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时或发冷、发热前半小时为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查cTnT在发病4~6小时采样较好。

五、采集标本要选择最具代表性由于患者标本采集不当,常导致阳性率降低,因此标本的采集应具有代表性,比如大便标本应采取新鲜标本,且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取3~5g送检;应避免混有尿液、消毒剂及污水等杂物。

如痰液也要求新鲜,一般检查以清晨第1口痰作标本最适宜,做细胞学检查则以上午9:00~10:00留痰为好。

骨髓穿刺、脑脊液穿刺应防止外伤性血液的渗入,还应避免凝固。

血标本采集时患者应采取坐位或仰卧位,还应防止压脉带时间过长等。

六、采集标本要最大满足要求抗凝剂、防腐剂的正确应用:临床上很多检验项目涉及到抗凝剂、防腐剂的应用,如血沉检查,但由于抗凝剂比例不当造成血沉减慢的现象也常发生。

容器清洁度或无菌程度:如24小时或12小时尿中某成分分析需加防腐剂,而细菌培养的容器绝对不能有防腐剂;微量元素测定对容器洁净度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检测。

因此标本容器必须干燥、清洁、无污染物、无渗漏。

防溶血、防血脂、防污染:溶血标本引起的血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电解质离子及一些酶类、尿素、肌酐、尿酸、血糖等项目的变化临床上经常碰到。

脂血标本、被污染标本引起对实验吸光度的干扰,这些都应引起重视。

七、防止过失采集:不可利用输液、输血通道采集血液标本。

除急诊抢救外应尽量避免在输液、输血的同时采集标本;如确需抽血要在另一侧肢体抽取。

一般要求在输液、输血前或后1小时采集血液标本。

八、重视标本惟一性标志标本采集容器标签上应注明送检科别,床号,患者姓名,与检验单上应相对应,防止张冠李戴。

单上病案号,项目也应明确.静脉血采集一、静脉血标本采集前病人应注意的问题:1)避免剧烈运动,一般主张抽血前24h内不做剧烈运动,清晨取血,住院病人可在起床前采血,匆忙赶到门诊的人应至少休息15分钟后采血。

2)注意合理饮食。

除了急诊或其它特殊原因外,一般主张在禁食12h后空腹取血,延长空腹时间(饥饿)或餐后血液的化学成分都会引起变化,饮酒实验亦有影响。

3)药物的影响:很多的药物进入人体后可影响某些化验项目的结果,病人在化验前应尽可能停服对实验有干扰的药物。

二、静脉采血时护士应注意的问题:1)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多项化验采血顺序应首先将血注入血常规管,然后是其它抗凝管,最后是非抗凝管。

血常规、血凝、血沉抽血量务必准确抽取规定的量,并轻轻颠倒混匀。

2)采血时的体位建议以坐位5分钟后取血为宜,止血带使用应少于1分钟,以免引起血液淤滞,造成血管内溶血或血液某些成分改变。

3)当一侧手臂输液时应从对侧手臂取血,以免影响血糖、血钾等的浓度。

4)血标本应防止溶血,影响溶血的因素有:用止血带时间过长;抗凝管使用不当或抗凝混合时过度振荡;容器污染;血液中泡沫注入试管;标本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冷却和受热;离心力过大等。

5)正确使用抗凝剂。

三、血标本的分类:1.全血标本2.血清标本3.血培养标本四、静脉采血的常用部位: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五、常见采血方法:1.真空采血法:根据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真空采血管,将采血针按无菌操作规范进行穿刺。

,凶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入真空采血管。

2.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根据采血标本的种类准确计算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

采集完成后,取下注射器针头,根据不同标本所需量,分别将血标本沿管壁缓慢注入相应的容器内。

轻轻混匀,勿用力震荡。

3.经血管通路采血法:外周血管通路仅在置入时可用于采血。

短期使用或预期使用时间不超过48小时的外周导管可专门用于采血,但不能给药。

采血后,血管通路要用足够量的生理盐水冲净导管中的残余血液。

(一)血常规检验标本(EDTA抗凝管,紫色帽)采血。

采血注意事项:1.应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静脉血至2ml。

2.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需显微镜观察形态的标本采血后应及时推片固定,因为超过2h WBC形态会发生改变)。

(二)凝血检测(PT、APTT、TT、FBG)标本(枸橼酸钠抗凝管、蓝绿色帽)采血。

(抗凝剂:全血=0.2:1.8)采血注意事项:1.空腹采静脉血(餐后脂血影响检测结果,使因子Ⅶ活化,导致PT延长);2.采血时患者应保持平静状态30min以上(剧烈活动可使因子Ⅷ活化,APTT明显缩短);3.应单独1管血,必须准确采血至刻度线2ml;4.采血后应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凝块;5.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必须2h内检测)。

(三)血型与血交叉标本(EDTA(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紫色帽)采血.采血注意事项:1.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静脉血,采血量分别为1ml和2ml;2.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凝块,且不可用强力振荡,以免造成溶血。

3.最好血型与血交叉各采1管血,便于标本保存。

(四)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检验标本(枸橼酸钠抗凝管、黑色帽)采血。

(抗凝剂:全血=0.4:1.6);采血注意事项:1.单独采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2.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合5-10次,不可用强力振荡;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2h内检测)。

(五)临床生化检验标本临床生化检验多用非抗凝血标本,应使用真空负压采血管。

临床生化检验血标本采集主要注意事项是:1.多项化学检测一般可采1管血;2.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不同而异,单管通常为4.0~5.0ml;3.如果检测项目不是很多,生化和免疫也可以采1管血;4.多项检测同时采血时应按下列顺序采血:①血培养;②无添加剂管;③凝血管;④有添加剂管的顺序为:a.橼酸盐管;b.肝素管;c.EDTA管;d.草酸盐/氟化钠管。

尿液常规检查标本1.尿液常规检查标本应按以下原则进行采集:(1)新鲜晨尿最佳,门诊病人亦可留随机尿;(2)尿液采集于干净带盖容器中,不可使用未经洗涤的装药物或试剂的器皿;(3)避免混有经血、白带、精液和粪便;(4)尿液成分定量检查应留取24h防腐混合尿100~200ml(须记取24h尿液总量);2.尿液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方法:(1)晨尿最好(安静状态下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浓缩,无其他影响);(2)随机尿较常用(随时留尿,适用于门诊和急诊病人,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3)清洁尿(中段尿、导管尿、膀胱穿刺尿,用于病原微生物学培养、鉴定和药敏);(4)24h尿(用于尿液成分24h定量检查分析,一定要教会病人留取24h尿正确方法)。

(5)3h、12h等计时尿和餐后尿等特殊实验尿,则应按医嘱要求进行留尿。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1.一般应为新鲜的自然排出的粪便3~5g,必要时可肛拭子采取;2.送检粪便应盛于洁净带盖的塑料盒中送检,要做好标记;3.要选取粪便的脓、血、黏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4.检查蛲虫卵需用透明塑料薄膜于半夜12pm或早晨排便前,于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标本,并立即送检;5.做便隐血试验时,应嘱病人检查前3d内禁食肉类、含动物血的食物及某些蔬菜,禁服铁剂和维生素C等对实验有干扰作用的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