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九年级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10页参考答案1、⑵、⑷、⑸、⑹、⑺、⑻为物理变化,⑴、⑶、⑼、⑽为化学变化。

2、要求学生结合实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讲清变化前后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对于善于思考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如何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3、对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身边的物质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并罗列出用途。

例如:试一试物质在水中、油中的溶解性,比较硬度等。

4、颜色、气味等方面。

例如:馒头如果变酸,则说明已经变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P16页参考答案1、石蜡由固体变为液体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石蜡放在水中浮于水面属于对物理性质的描述;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属于对化学性质的描述。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P23页参考答案1、胶头滴管试管量筒烧杯2、B3、按教科书要求利用家中的替代品进行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和排水集气等操作练习。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师要注意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P32页参考答案1、氮气氧气氮气氧气2、①③⑤⑥,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或其他合理答案)3、(1)B (2)C (3)A4、氮气,做保护气;氧气,抢救危重病人;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或其他合理答案)。

5、此题属于开放性的习题,学生答案可有多种,不强求一致。

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一般空气质量较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在农村广阔的田野中,空气质量较好。

6、此题属于开放性的习题,学生可从多方面来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例如,制取氧气用于钢铁工业、医疗等。

课题2 氧气P36参考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说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2、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3、(1)C (2)C (3)D (4)C (5)D4、此题属于开放性的习题,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得出正确结论。

燃料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家用燃料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课题3 制取氧气 P41、2、(1)C (2)B (3)A (4)D3、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不但可以防止燃烧产物下落使集气瓶炸裂,同进还可以溶解吸收实验产生的某些污染物。

如硫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加水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所以,硫燃烧时不宜用细沙代替水。

而铁丝、木炭燃烧时,没有吸收污染物的问题,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中的水。

4、(1)“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在加入二氧化锰的同时迅速产生大量氧气。

“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装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气流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而产生。

第2种方法比较容易控制产生的气流,便于控制。

(2)这是一道探究活动习题,综合了氧气的知识,有助于培养鸡学生的能力。

用氧化铜、氧化铁、红砖粉末等都可以代替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学生也可以再试一试身边的其他物质是否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P51参考答案1、(1)间隔 间隔大 间隔小 (2)分子 原子 (3)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2、(1)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2)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3)分子在不断运动,香水、汽油如果不密封,分子会运动到容器外,造成损失。

(4)分子在不断运动着,而且温度越高,运动的速率越快。

(5)分子间有间隔,而且压强越大间隔越小(6)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组成的。

3、(1)C (2)B 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P57、参考答案1、(1)分子 原子 离子 氢分子 汞原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2)正电荷 阳 负电荷 阴 离子。

(3)16 3 8 6 得。

(4)少于 失去 多于 得到 8 2。

(5)8 8;16 16;12 12。

2、(1)B (2)B (3)B (4)D3、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氧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4、氮:14.0;硫:32.1;氯:35.5;钙:40.1;5、钠:23;镁:24;铝:27。

钠最多,铝最少:设三种原子的质量都为1g ,其原子个数比为271:241:231。

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51210993.110288.92626=⨯⨯--kgkg课题3 元素课本P65、参考答案1、(1)氧元素 一个氧原子 两个氢原子。

(2)O 8 16 氢 H 1 1 碳 C 6 12。

2、(1)D (2)A (3)A (4)D (5)B3、N Cl S P Mn Cu Au4、氦 氟 硅 钾 银 汞5、铜Cu 锌Zn 银Ag 氯Cl 钙Ca6、钙,Ca :如果缺钙,青少年易患佝偻病。

铁,Fe :如果缺铁,易患贫血症,铁制品的应用非常广泛;碘,I :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因此家用食盐要加碘。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P73参考答案1、农业用水61.9%,工业用水23.7%,生活用水12.3%,图略。

2、(1)略(2)1650mL3、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专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 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4、4.32L ;滴漏浪费巨大,应及时修理,并且平时应注意定期检修。

5、开放性习题,只要认真思考和行动了都应给予鼓励,并肯定其合理的内容。

6、同题5课题2 水的净化 P78、参考答案1、(1)吸附 沉降。

(2)硬 软。

(3)过滤和静置沉淀 蒸馏 蒸馏 沉淀、过滤、蒸馏。

2、B3、自然界中的水始终处于开放的环境中,其中必然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

4、开放性习题,只要列举出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即可,比如过滤等。

5、开放性习题,只要认真思考和行动了都应给予鼓励,并明定其合理的内容。

课题3 水的组成 P82、参考答案1、无色无味的液体 100 0 1。

2、氢气 氧气 2:1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通电氢气+氧气。

3、B ACD CD A4、混合物⑴,纯净物⑵⑶⑷⑸⑹⑺⑻;单质⑵⑹⑺,化合物⑶⑷⑸⑻,氧化物⑶⑷⑻。

5、(1)不正确。

自然界中的氧气、氮气就是单质。

(2)正确。

(3)不正确。

冰和水是同一化合物的两种状态。

(4)正确。

(5)不正确。

只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才是氧化物。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P88、参考答案1、(1)4CO 2(2)3K (3)8NO 2(4)7N (5)H 22、(1)B (2)B (3)C (4)B (5)A (6)C3、S +4 Na +1 Ca +2 Ag +1 W +64、(1)+2(2)+4(3)+5(4)—35、BaO SO 2 CO N 2O 5 MgO CaO6、KCl FeCl 2 AlCl 37、(1)152(2)7:12(3)36.8%8、碳酸氢铵9、略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P98、参考答案1、S 和O 2 SO 2 点燃 32 32 642、(1)B (2)D (3)D (4)C3、(1)铜粉在空气中加热,是铜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氧化铜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铜粉和氧气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

(2)由于纸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后逸走,故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高锰酸钾的质量应当等于生成物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由于氧气逸出,所剩余固体的质量必然比原高锰酸钾的质量要小。

4、(1)不正确。

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

(2)不正确。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到空气中去了。

(3)不正确。

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这个反应同样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P101、参考答案1、(1)2H 2O 通电=2H 2↑+O 2↑(2)2Mg+O 2点燃=2MgO2、(1)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2)2NaOH+CuSO 4=Cu(OH)2↓+Na 2SO 4 (3)Fe 2O 3+3H 2高温=2Fe+3H 2O (4)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3、2KClO 32MnO 加热=2KCl+3O 2↑4、(1)不正确。

未配平,没有注明反应条件“△” (2)不正确。

“↑”符号使用不当。

(3)不正确。

未注明MnO 2催化的条件,O 2未注明“↑”符号,未使用等号。

5、CH 4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P103、参考答案1、(1)B (2)D (3)D2、消耗水的质量是112.5kg ,同时可得到的氢气的质量是12.5kg 。

3、可制得氢气0.2g ,氯化锌13.6g 。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P112、参考答案1、碳2、(1)做钻头(2)做电极(3)做冰箱除味剂(4)冶炼金属(5)制墨(6)取暖3、D4、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软且为深灰色。

5、碳素墨水中所含的碳元素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6、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二氧化氮气体,所以红棕色会消失。

7、C+2CuO 高温=2Cu+CO 2↑ 6g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P116、参考答案1、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向上排气法 CO 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CO 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集满;反之,则不满。

2、①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到液面下,产生的气体可能从长颈漏斗逸出;②锥形瓶内的导气管伸入液面下是错的,因为导管被液封,气体无法从锥形瓶中排出;③用向下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是错的,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3、①C+O 2点燃=CO 2化合反应(或C+2CuO 高温=2Cu+CO 2↑或3C+2Fe 2O 3高温=4Fe+3CO 2↑) ②CaCO 3高温=CaO+ CO 2↑分解反应(或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 ③H 2CO 3= CO 2↑+H 2O 分解反应 ④2C+O 2点燃=2CO 化合反应5、(1)①②⑦⑧ 石灰石和稀盐酸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

相关主题